毛鑫輝 惠琳琳 肖 竟
交互式語言是個人在交流的過程中對他人的話語做出準確的反應,是加強對語言和非語言行為的掌握并維系交流的重要因素。社會交往是孤獨癥兒童的核心障礙之一,尤其是中重度孤獨癥兒童在與他人對話的過程中交互式語言能力較弱,較難主動發(fā)起互動、恰當?shù)鼗貞说幕有袨?、進行雙向會話、維持互動等,這影響了他們自身社會交往能力的發(fā)展。因此,開展針對交互式語言能力的干預尤為必要。語言行為法(Verbal Behavior)是應用行為分析(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簡稱ABA)的一個分支干預方法,采用了刺激—反應—強化的原理,將手語、手勢、圖片交換等非語言形式看作一種可以塑造和強化的行為,這種方法強調語言的功能性,有助于提高中重度孤獨癥兒童的交互式語言能力。本文以語言行為法為干預基礎,以一名中重度孤獨癥兒童交互式語言能力的干預為例,梳理和總結干預過程,探索提高中重度孤獨癥兒童交互式語言能力的有效途徑。
小A(化名),七歲,特殊教育學校一年級學生,經(jīng)醫(yī)院評估診斷為中重度孤獨癥。小A認識常見的水果、動物,能聽從教師的指令,情緒基本穩(wěn)定;他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好,在教師的提示下能說一些基本需求或向他人問好,能模仿多字詞語及簡單的短句。小A具備初步的聽者技能,在教師輔助下可以回答“你是誰?”等簡單的提問。在各類兒歌活動中用填空的方式可以完成10個話輪,話輪的內容為常見的兒歌、三字經(jīng)。小A對話的形式和內容都有較大局限性,主動發(fā)起對話的頻率較低,因此提高填空式對話能力是小A當前交互式語言能力干預的重點。
小A交互式語言能力干預的主要內容包括兒歌填空對話、生活情境填空對話、回答日常提問等。同時,筆者根據(jù)小A當前認知能力及與他人溝通能力的情況,選擇了他熟悉的《動物叫聲歌》和《水果歌》作為此次干預的主要內容,同時拓展關于動物叫聲和水果顏色的填空對話內容,當小A達到干預目標后再拓展關于動物叫聲和水果顏色的簡單提問。
干預開始前,筆者使用學校自編的《兒童強化物調查清單》了解小A當前階段喜歡的強化物,他喜歡的食物類強化物包括海苔、妙脆角、櫻桃干等,玩具類強化物包括積木、拼圖等,肢體或語言獎勵包括擁抱、口頭表揚等。根據(jù)既定的干預活動設計,筆者準備了“注意聽”“請坐”等常用的視覺提示卡及與干預內容相關的任務卡。
干預環(huán)境為孤獨癥個訓室,筆者在個訓室中放置與干預內容相關的實物和圖片卡、視覺提示卡、小A喜歡的強化物、按摩球等,方便在干預過程中輔助小A完成干預目標。
普通兒童的交互式語言能力發(fā)展一般從語言的模仿到機械式填空對話再到基于興趣和動機導向的游戲式填空對話,由游戲式填空對話逐漸過渡至帶有生活內容的填空對話再到對“5W”(Who、What、Where、When、Why)問句的回應。筆者根據(jù)普通兒童的交互式語言能力發(fā)展過程,結合小A當前交互式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情況開展了三個階段的干預。填空對話的教學過程如圖1所示,在小A熟悉結構完整的常用句子后,筆者空出句子里的某一個部分引導小A說出缺失的內容。
圖1 填空對話教學過程
本階段主要開展兒歌填空對話,幫助小A理解歌詞內容的同時豐富他關于動物類與水果類詞匯的語言模仿能力。筆者先是哼唱兒歌《動物叫聲歌》,引導小A在聆聽的過程中模仿聽到的旋律并跟唱兒歌。在小A逐漸熟悉兩首兒歌的歌詞后,筆者唱出語言提示如“小貓,小貓……”接著輔助小A回答填空部分“喵喵喵”。在此階段中,若小A正確回答“喵喵喵”,筆者則提供強化物強化他的目標行為;若小A回答錯誤,筆者則示范正確的回答,給予小A視覺提示或語言提示,引導小A回答正確的內容;若小A毫無反應,筆者則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與小A重溫兒歌內容,再進入兒歌填空對話環(huán)節(jié)。
在此階段,筆者采用動作輔助和視覺提示來幫助小A理解兒歌內容。例如,在引導小A掌握《動物叫聲歌》的歌詞時,筆者一邊哼唱兒歌一邊向小A表演不同動物在發(fā)出叫聲時做出的動作。再比如,在引導小A掌握《水果歌》的歌詞時,筆者哼唱兒歌的同時向小A展示水果實物卡片和水果顏色相關的卡片,幫助他理解聽到的兒歌含義。
該階段后,小A可以在不同情境下與不同的教師進行表1中兒歌填空對話的內容,為下一個階段的干預夯實語言基礎。
表1 兒歌填空對話內容
在上一個階段的干預基礎上,筆者在本階段將填空對話的內容從簡單的擬聲詞與形容詞過渡至較復雜的名詞。此階段的干預主要是引導小A在具體的、實際的生活情境中加強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提高他的詞匯量。例如,筆者在開展動物叫聲相關的填空環(huán)節(jié)時創(chuàng)設了“歡樂動物派對”的情境,在派對情境中,筆者給出語言提示“喵喵叫的是……”,若小A正確回答“小貓”,筆者則給他喜歡的強化物;若小A回答錯誤,筆者則示范正確的回答;若小A毫無反應,筆者則調整填空對話教學的生動性和有趣性,激發(fā)小A主動回應的積極性。
經(jīng)過該階段的干預,小A可以在不同情境下與不同的教師進行表2中生活情境填空對話,結合家長的良好反饋后進入到下一個階段的干預。
表2 生活情境填空對話內容
在該階段,筆者將關于動物叫聲及水果顏色的提問泛化進小A日常生活中,以此提高他回答他人提問的能力。例如,筆者引導小A聆聽關于動物叫聲和水果顏色的提問,如“哪種動物喵喵叫?”“哪種水果黃黃的?”小A根據(jù)筆者部分輔助或沒有輔助的情況下正確回答提問。若小A回答正確,筆者則及時給予強化;若小A回答錯誤,筆者則示范正確的回答;若小A在輔助下仍無反應,筆者則根據(jù)具體情況返回前一個干預階段為小A開展針對性干預。該干預過程中同樣需要結合實際的生活情境,幫助小A在課堂與家庭環(huán)境中體驗語言的實用性,如在美術課上繪畫時,教師問小A關于水果顏色的問題;在居家用餐、外出游玩時,家長問小A關于動物叫聲的問題。經(jīng)過此階段的干預,小A在筆者的輔助下能正確回答關于動物叫聲或水果顏色的相關提問。
本次干預以小A當前交互式語言能力發(fā)展為依據(jù),以他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到的動物、水果為干預內容,通過兒歌填空對話、生活情境對話、回答日常提問三個階段開展?jié)u進式干預,在每個階段中逐步減少輔助,使小A的交互式語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下一個階段,筆者將嘗試拓展交互式語言能力干預的內容包括多樣化的提問,如“除了黃黃的水果還有什么?”“你在哪里看到黃黃的水果?”等以幫助小A增加更復雜的對話經(jīng)歷。此外,后期干預還會結合家長的力量,筆者將輔助家長在家庭活動與社區(qū)活動中提供更多讓小A練習交互式語言的機會,促進他交互式語言能力的泛化。
愛的呼喚
牛明烜(陜西省西安市啟智學校)
指導老師:崔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