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晨 楊 泉 王云鵬 李文繡 張桂國 張崇玉
(山東農業(yè)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山東省動物生物工程與疾病防治重點實驗室,泰安271018)
德州驢是我國優(yōu)良的草食動物家畜,具有較高的生產力[1]。驢肉被認為是一種優(yōu)質的食物,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較低,但不飽和脂肪酸和蛋白質含量豐富[2]。此外,阿膠是一種傳統(tǒng)的功能食品,具有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等多種功能。目前,毛驢養(yǎng)殖已成為我國畜牧業(yè)的重要產業(yè)。然而,目前世界范圍內并無統(tǒng)一的驢飼養(yǎng)標準,與其他家畜相比,驢營養(yǎng)研究還處于相對初級的階段。能量作為飼糧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動物的生長性能和飼料利用效率起著重要作用[3-4]。淀粉是飼糧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來源[5]和能量提供者[6],通過微生物消化纖維素產生的短鏈脂肪酸(SCFA)也提供了驢生長發(fā)育所需的很大一部分能量。合適的飼糧能量水平可以較好地滿足動物的需求并且提高生長性能。然而,關于飼糧能量水平對驢營養(yǎng)物質消化率的研究甚少[7],特別是在生長前期的驢駒上的研究鮮有報道。在適宜的飼糧能量水平范圍內,可以通過提高飼糧能量水平來提高驢駒的生長性能,并結合飼糧蛋白質水平,保持適宜的能量和蛋白質比例來提高營養(yǎng)物質消化率。因此,本試驗通過研究飼糧能量水平對德州驢生長性能、營養(yǎng)物質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確定德州驢早期育肥的適宜飼糧能量水平,對提高德州驢的生產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試驗選用健康的7~8月齡德州公驢36頭,體重(123.9±5.0) kg,隨機分為3個組,每組3個重復,每個重復4頭驢。各組飼糧消化能水平分別為10.43(低能組)、11.03(中能組)和11.90 MJ/kg(高能組),粗蛋白質水平相近。預試期20 d,正試期40 d。使用酸不溶木質素(ADL)作為內源指示劑進行消化試驗。試驗時間為2019年4月26日至2019年6月25日,在山東無棣進行。
試驗飼糧配制參考山東省地方標準[8],將飼糧制成直徑6~10 mm的顆粒型全混合日糧(TMR),試驗飼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
表1 試驗飼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風干基礎)
試驗驢室內欄飼養(yǎng)殖,試驗期間自由采食和飲水,預試期以適應環(huán)境和飼糧,正試期分別于每天06:00和18:00進行飼喂。正試期間每個組隨機選取6頭驢(第20天和第40天)分別采用隨排隨撿拾的方式收集取樣新鮮糞便,然后粉碎過1 mm孔篩[9],混合后制樣置于廣口瓶中進行各營養(yǎng)成分的測定。
1.3.1 生長性能
正試期開始前和結束時所有驢駒于早晨空腹稱重,記為初始體重和結束體重。試驗期間,以重復為單位,并每天準確記錄采食量。
總增重=結束體重-初始體重;
平均日增重(ADG)=總增重/試驗天數;
平均日采食量(ADFI)=總采食量/試驗天數;
料重比(F/G)=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
1.3.2 營養(yǎng)物質消化率
樣品中的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質、粗脂肪、鈣、磷、中性洗滌纖維和酸性洗滌纖維含量的測定均采用國標法[10-15]。準確記錄每日采食量并混合均勻后取樣,通過內源指示劑ADL法測定營養(yǎng)物質消化率[16]。
營養(yǎng)物質消化率(%)=100-(飼糧中指示劑
含量/糞樣中指示劑含量)×(糞樣中
該營養(yǎng)物質含量/飼糧中該營養(yǎng)物質含量)×100。
1.3.3 血清生化指標
于正試期(第40天)使用真空促凝管和抗凝管各采集血液5 mL,每組隨機選取4頭。將真空促凝管于37 ℃水浴靜置10 min,3 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20 ℃保存待測,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COBASMI RA Plus,羅士公司,瑞士)測定血清中總蛋白、白蛋白、甘油三酯、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及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堿性磷酸酶和乳酸脫氫酶活性。
試驗數據采用Excel 2016和SPSS 23.0進行統(tǒng)計分析和顯著性檢驗,結果平均值和均值標準誤(SEM)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
飼糧能量水平對德州驢生長性能的影響見表2。各組之間的初始體重和平均日采食量無顯著差異(P>0.05)。中能組和高能組的結束體重顯著高于低能組(P<0.05)。中能組和高能組的平均日增重顯著高于低能組(P<0.05),且高能組的平均日增重顯著高于中能組(P<0.05)。中能組和高能組的料重比顯著低于低能組(P<0.05),且高能組的料重比顯著低于中能組(P<0.05)。
表2 飼糧能量水平對德州驢生長性能的影響
飼糧能量水平對德州驢營養(yǎng)物質消化率的影響見表3。中能組和高能組的干物質、有機物和碳水化合物消化率顯著高于低能組(P<0.05),且高能組的干物質、有機物和碳水化合物消化率顯著高于中能組(P<0.05)。各組之間的粗蛋白質、粗脂肪、酸性洗滌纖維和中性洗滌纖維消化率無顯著差異(P>0.05)。
表3 飼糧能量水平對德州驢營養(yǎng)物質消化率的影響
飼糧能量水平對德州驢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見表4。高能組的血清總蛋白、甘油三酯含量顯著高于中能組和低能組(P<0.05)。中能組和高能組的血清白蛋白含量顯著高于低能組(P<0.05),且高能組的血清白蛋白含量顯著高于中能組(P<0.05)。中能組和高能組的血清乳酸脫氫酶活性顯著低于低能組(P<0.05),且高能組的血清乳酸脫氫酶活性顯著低于中能組(P<0.05)。各組之間的血清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和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堿性磷酸酶活性無顯著差異(P>0.05)。
表4 飼糧能量水平對德州驢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
飼糧能量水平對草食動物的生長具有重要作用[17],適宜的飼糧能量水平是提高平均日增重的決定性因素,李文強[18]研究發(fā)現(xiàn),隨著飼糧能量水平的提高,公驢的平均日增重顯著提高,其中11.70 MJ/kg時增重效果最好。周艷等[19]研究表明,肉驢育肥前期飼糧能量水平在11.97 MJ/kg時育肥效果最好,料重比最低。本研究結果表明,提高飼糧能量水平能夠提高驢駒的平均日增重和飼料利用率,在飼糧粗蛋白質水平為15%左右時,飼糧能量水平為11.90 MJ/kg組驢駒平均日增重顯著高于其他各組,可能是提高飼糧能量水平會促進更多的能量用于機體的生長,從而增重效果較好。
營養(yǎng)物質消化率是評價飼糧營養(yǎng)價值的重要指標,反映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吸收狀況,也可以反映飼糧營養(yǎng)是否平衡。在本試驗的飼糧能量水平范圍內,隨著飼糧能量水平的升高,干物質、有機物和碳水化合物消化率顯著提高。周艷[20]研究表明,隨著飼糧能量水平的升高,肉驢的營養(yǎng)物質消化率也相應上升,可能通過影響消化酶活性來影響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吸收。當飼糧中提供足夠的蛋白質時,適宜的能量水平可以使能量和蛋白質的供應更加平衡[21-22],可能是由于適宜的能量水平有利于腸道健康發(fā)育及有益微生物菌群的生長[23],從而更好地吸收營養(yǎng)物質。然而,不同的飼糧粗蛋白質水平以及蛋白質組成均會影響肉驢的生長育肥性能和飼糧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利用率。本研究是在保持飼糧粗蛋白質水平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對不同能量水平之間進行的探索,因此,有必要針對不同育肥時期和不同的飼糧配比進行探索,得出最佳飼糧能量和粗蛋白質水平。
血清白蛋白含量可以反映機體對攝入蛋白質的消化利用情況。本試驗中,隨著飼糧能量水平的提高,血清總蛋白和白蛋白含量均提高,表明機體蛋白質代謝增強。動物采食量降低、供能不足等均可引起血清乳酸脫氫酶活性升高,參與丙酮酸轉化為乳酸的糖酵解過程。本試驗中,血清乳酸脫氫酶活性隨著飼糧能量水平的提高而顯著降低,其活性降低可能使得有氧作用加強,提高飼糧的能量利用效率和機體的消化吸收能力,從而提高了平均日增重和飼料利用率。
甘油三酯是反映脂類代謝的指標,在本試驗飼糧能量水平范圍中,提高飼糧能量水平其相應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也提高,可能是由于飼糧能量水平的提高導致驢駒對脂肪酸和甘油的合成增強導致的,而血清總膽固醇含量無顯著差異,其中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都是其運載介質,各組之間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也無顯著差異。
在本試驗飼糧能量水平范圍內(10.43~11.90 MJ/kg),飼喂高能量水平(11.90 MJ/kg)飼糧能夠較好地提高德州驢的平均日增重,同時提高干物質、有機物和碳水化合物消化率,降低料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