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澤剛
2021年12月28日,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備受關注的“重慶姐弟被生父扔下樓墜亡案”進行一審公開宣判,以故意殺人罪判處被告人張波、葉誠塵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一審判決結果引發(fā)了網民一邊倒的支持,表明判決與民眾樸素的正義觀相吻合。
在這起案件中,張波將親生兒女從15樓扔下致死,符合刑法“死刑只適用于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的規(guī)定,對其判處死刑沒有太大爭議。輿論關注的焦點是:“逼迫張波實施殺人行為”的葉誠塵,在共同犯罪中應該承擔什么責任?幼童生母、原告“判處葉誠塵死刑”的訴求,是否能得到司法支持?
法院判決回應了公眾關切,認定“葉誠塵與張波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相當”。法院審理認為,“葉誠塵積極追求二被害人死亡的發(fā)生,多次以自己和家人不能接受張波有小孩為由,催促張波殺死兩名小孩,并在張波猶豫不決的情況下,逼迫張波實施殺人行為,最終促使張波直接實施故意殺人犯罪行為?!笨梢哉f,正是葉誠塵促成張波殺子犯意的形成,并導致了慘劇發(fā)生。
在法律上,像葉誠塵這樣沒有直接實行殺害行為,而是促使他人形成殺人犯意者,稱之為教唆犯。教唆犯作為犯意的發(fā)起者,也是罪惡的發(fā)動者。在教唆犯罪案件中,若無教唆,直接實行行為和犯罪結果都不會發(fā)生。教唆犯只要完成教唆行為,被教唆者實施了教唆的犯罪,危害程度并不比直接實行犯罪的人低。刑法規(guī)定,對教唆犯“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
從本案情況看,被告人葉誠塵不僅促成了張波殺人的犯意,而且還多次催促、逼迫張波實施這一犯罪,這實際上已經超越一般的教唆。法院審理認為,“二被告人的行為突破了法律底線、道德底線、人倫底線,作案動機特別卑劣,主觀惡性極深,作案手段特別殘忍,犯罪情節(jié)、后果和罪行極其嚴重,社會影響極其惡劣,依法應當嚴懲?!币源藖砜矗吮慌刑幩佬桃嗍亲镉袘?,審判結果是對正義的堅決維護。
當然,即使要判處死刑,也要保障被告人享有充分的辯護權。據報道,葉誠塵在法庭上提出張波曾威脅她、要傷害她家人的辯護意見,因證據不足未被法院認定。其實,即便存在這樣的事實,張波的過錯也不應被葉誠塵轉移到兩個幼童身上,更不能成為其促使、逼迫張波殺害孩子的理由。這種辯解反而證明其不知悔改。
另據媒體報道,一審開庭前,法院工作人員告知張波前妻,葉誠塵的家屬愿賠償30萬元(后來還表示愿再增加賠償),希望能獲取她的諒解,并未被接受。
這里涉及被害人親屬諒解與判決死刑的關系。一般說來,被害一方的諒解有助于恢復被破壞的社會關系,減少敵對與怨恨,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社會矛盾,對被告人的量刑有利。但是,對于這種罪行極其嚴重的案件,諒解者能否代表死者本人,以及這種諒解能否經得住正義的拷問,還是需要司法機關綜合考量。
虎毒不食子,張波、葉誠塵的犯罪事實與手段喪盡天良,人神共憤。兩被告一審獲死刑,表明法網恢恢,正義不會缺席。
2650501705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