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精神類的疾病都是由于大腦不能正確調控正面情緒或負面情緒,比如成癮性疾病(藥物成癮、賭博)是大腦過度處理正面情緒,而抑郁癥或焦慮癥是由于大腦對負面情緒的反應過于強烈。這項研究發(fā)現(xiàn)了神經緊張素作為一個小分子多肽,能夠雙向調節(jié)正面或者負面記憶的形成。從而打開了通過小分子多肽來調節(jié)正面-負面情緒控制的可能性。將來有望通過調控神經緊張素在大腦中的濃度,來控制大腦對情緒和記憶的判斷,從而緩解情緒類的精神疾病?!奔磳⒂?023年在美國西北大學范伯格醫(yī)學院神經科學系任職助理教授的李浩說。
李浩
最近,其擔任第一作者的論文以《神經降壓素在杏仁核中協(xié)調價分配》為題發(fā)表。
關于該成果他表示,我們日常中的大部分行為和決定,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為了獲得獎勵比如食物和夸贊,或者是為了躲避懲罰。所以大腦根據對外界環(huán)境的記憶,來判斷正面或負面價值的能力顯得格外重要。
比如我們看見一個外界信號,就要很快根據記憶來判斷這個信號代表好還是壞,只有這樣才能迅速做出有效反應。在大腦里,該團隊之前的研究發(fā)現(xiàn),小鼠基底外側杏仁核不同的神經元在獎勵學習和懲罰學習之后,會有選擇性地對正面記憶或負面記憶產生反應。
但是,課題組尚不清楚這些正面或者負面的神經元是如何形成的。比如獎勵或者懲罰學習,是如何有選擇性地激活這些不同的基底外側杏仁核。以及在學習過程中,這些神經元是如何聯(lián)系外界信號和它們所對應的結果。
研究中,該團隊用小鼠行為模型來模擬“巴夫洛夫”的學習過程。期間,他們訓練小鼠學習用不同的聲音,來判斷接下來會得到糖水獎勵還是電機懲罰。具體來說,其通過小鼠受訓練后對聲音的反應,來判斷獎勵學習或懲罰學習的效果。
課題組發(fā)現(xiàn)從下丘腦室旁核釋放到基底外側杏仁核的神經緊張素,對調控正面記憶或負面記憶的形成和學習過程,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在獎勵學習的過程中,神經緊張素的釋放會得到增強,從而促進獎勵學習;在懲罰學習過程中,神經緊張素的釋放會被減弱,從而促進懲罰學習。通過在不同學習環(huán)境下,進行不同的神經緊張素釋放,會讓基底外側杏仁核神經元的活動得到調控,進而產生好記憶或者壞記憶。
審稿人評價稱:“作者結合了神經科學、基因學和細胞生物學,對神經緊張素通路進行了系統(tǒng)而全面的研究。這一研究結果對系統(tǒng)神經生物領域有著重要價值?!?/p>
當然,實驗過程中并非事事亨通,期間遇到過多次結果和假設不相符的時候。不過正是這些困難,才讓研究人員得以進行更深刻的思考,進而設計不同的實驗,從不同角度來測試假設。此外,審稿人也提出了寶貴意見,讓此次項目得以更加完整。
據介紹,李浩本科就讀于山東大學,當時對生物只有淺顯的初步認識,并沒有打算以后搞研究。對神經科學的興趣,是來到美國后才慢慢培養(yǎng)出來的。本科畢業(yè)后,他來到美國南達科他大學讀碩士。其所在的實驗室很小,算上導師只有三四個人。
實驗室小的好處就是每個人都能得到導師足夠的關注,幾個同學也都成為朋友,慢慢在這種良好友善的環(huán)境下,他才對做科研產生了興趣,也才下定決心繼續(xù)做科研。
之后,他到南卡羅萊納醫(yī)科大學讀博,當時的導師和同學人也很好。2019年博士畢業(yè)后,其來到索爾克研究所做博后。2023年,李浩在美國西北大學建立獨立實驗室,將致力于進一步揭開神經多肽如何控制神經通路,并將研究神經多肽在精神類疾病、比如抑郁癥和藥物上癮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