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波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華東分所, 江蘇 蘇州 215011)
計量科學廣泛地應用于現(xiàn)代科學如長度、 熱工、 力學、 聲學、 光學和電磁學等各個領域, 涉及人類社會活動的方方面面, 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高速發(fā)展, 一些新的計量技術正在逐漸地形成。 2012 年,通用卡尺檢定規(guī)程提出了對內量爪的示值誤差進行控制的要求, 而規(guī)程推薦的專用檢具光面環(huán)規(guī)、步距規(guī)只有單一示值, 不能通過研合來組成不同的尺寸, 無法滿足不同測量范圍通用卡尺的校準要求[1]。 我們發(fā)現(xiàn)采用內尺寸檢具配合相應等級的量塊就可以方便地測量通用卡尺的內量爪示值誤差。 我們首選萬能測長儀配套內尺寸檢具, 其在300 mm 測量范圍內比使用標準環(huán)規(guī)、 步距規(guī)更加方便實用, 但因此款檢具最大范圍為300 mm, 無法測量大于300 mm 的通用卡尺內量爪示值誤差。于是我們根據量塊的長方形結構特點, 將量塊夾持在檢具內部, 配合相關附件卡塊使用。 但在校準600 mm 通用卡尺的內量爪時, 其內量爪檢具的長度也必將大于600 mm, 這就出現(xiàn)相應檢具的重量過重, 長度過長, 存放不易, 檢定校準效率不高等問題。 所以, 設計一款結構小巧、 使用方便的內尺寸檢定裝置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和應用價值。
通過多次設計, 結合大于100 mm 標準器量塊的結構特點, 設計的這一款全包圍式檢定裝置。 該檢定裝置主要針對校準通用卡尺內量爪的示值誤差, 在使用時, 包括第一量塊(檢定裝置中只放置一塊量塊時, 被稱為第一量塊)、 兩個檢具及兩個卡塊, 每個檢具上都設計有夾持口, 第一量塊的兩端是可以拆卸的, 以便將量塊固定在兩個檢具的夾持口內, 兩個卡塊分別是可拆卸的, 設置于夾持口的底端, 且卡塊包括能夠突出于夾具表面的檢測部位, 如圖1-4 所示。
根據該檢具設計的卡尺內量爪檢定裝置, 結構簡單, 方便實用。 通過設計兩個具有夾持端口的檢定裝置, 即檢定裝置是分體式的, 兩個一對使用,這樣的好處是不僅使檢定裝置的尺寸不必大于第一量塊的尺寸, 而且不需要因第一量塊尺寸不同而更換不同尺寸的檢定裝置, 由此大大地提高了檢定裝置的通用性能。
該檢定裝置的設計改變了以往檢定裝置的設計思路, 直接利用標準量塊的結構特點, 利用連接孔, 改變了以往檢定裝置的安裝方式, 具有方便實用, 外形小巧, 安裝方便等優(yōu)點[2]。 檢定裝置夾一塊量塊時的指示圖如圖1 所示。
圖1 檢定裝置夾一塊量塊時的主視圖 [3]
此檢定裝置的結構包括: 一塊量塊、 兩個一對的檢具、 兩個卡塊, 右視圖如圖2 所示。 預留放置量塊的部位為夾持口, 兩個所述卡塊也可分別拆卸, 可分別置于該夾持口的底部, 且卡塊突出于所述檢具表面, 這個突出部分主要用于檢測。 如圖3所示, 箭頭所指的方向為該檢具的寬度方向。
圖2 檢定裝置右視圖 [3]
圖3 檢定裝置剖視圖 [3]
第一量塊為標稱長度根據量塊的制作工藝為大于100 mm 的量塊, 根據規(guī)程, 大于100 mm 的量塊其兩端有如上文所述的連接孔, 且量塊兩端各有一個。 在實際校準卡尺時, 有些校準點由2~3 塊量塊組合, 于是就需要包括至少一個第二量塊, 這是為了可以拼接出校準通用卡尺刀口內量爪所需要的尺寸而加設的, 一般拼接的量塊數(shù)量不要超過3塊, 這可以滿足校準通用卡尺刀口內量爪的示值的不確定度要求。 這個第二或者第三量塊可拆卸, 主要放置于所述第一量塊的端部與相對應的卡塊之間。 如圖2 所示的量塊1 與卡塊3 之間。 U 形檢具成對使用, 則另外一端也可以根據需要放置第三量塊。 此第三量塊一般其標稱長度不大于100 mm。
此內量爪檢定裝置所組成的兩個夾具的兩側壁上都設有同軸的通孔, 其作用是配合插銷使用, 這個銷體的一端一般設計有堵頭, 方便取用, 在圖1-2 中均有說明, 圖1 的箭頭表示的是該夾具的高度方向。 該堵頭與銷體是一體成型, 主要作用是配合量塊連接孔, 此堵頭為圓柱體, 堵頭的直徑原則上應大于所述通孔及連接孔的直徑。
檢定裝置的底部, 設計有帶螺紋的孔, 螺紋孔內設計配合可拆卸的螺桿, 螺桿的主要作用是固定所述第一量塊和相應卡塊, 所述的旋鈕與螺桿是相互連接的, 且旋鈕也是圓柱體, 在所述的圓柱體側面上設置壓紋。 其壓紋的作用是加大摩擦力, 以方便擰緊與松開。
為了解決實際應用中的技術問題, 本文將通過實例詳細地闡述通用卡尺內量爪檢定裝置, 結合圖1-4, 對該裝置進行詳細的描述, 以明確此技術方案所能達到的技術效果。
以夾持一塊量塊為例, 如圖1-4 所示, 由第一量塊1、 兩個夾具2 和兩個卡塊3, 在每個夾具2 上都設置一個夾持口21, 其作用是可以把第一量塊1 的兩端固定于兩個夾具2 的夾持口21 內, 這部分是可拆卸的, 兩個卡塊3 的使用位置分別設置于夾持口21 的底部與第一量塊1 的端部之間, 此處卡塊3 的作用是要有能夠突出于檢具2 表面的檢測部31; 與此同時這兩個卡塊都是可以拆卸的。
在本次設計中, 檢定裝置的作用是方便測量范圍大于300 mm 的通用卡尺校準內量爪, 同時也為測量范圍在0~300 mm 的通用卡尺在校準大于100 mm 測量點時多一種檢定裝置的選擇。 同時第一量塊1 的尺寸選擇根據JJG 146—2011 《量塊檢定規(guī)程》[2](以下簡稱規(guī)程), 即第一量塊1 是標稱長度大于100 mm 的帶有連接孔的量塊。
由上所述, 卡塊3 上有突出夾具2 表面的檢測部31, 其是卡塊3 的高度在設計時, 要大于第一量塊1 和檢具2 的高度。 在進行檢定或校準時, 將卡塊3、 第一量塊和夾具2 都放置在平板或工作臺上。 卡塊3 的下端面與第一量塊1 和夾具2 沿高度方向的下端面保持齊平[3]。
此前一種卡尺內量爪檢定裝置的工作情況證明[3], 本次研究中所述的通用卡尺內量爪檢定裝置, 結構簡單, 方便實用。 首先是設計兩個具有夾持口21 的夾具2, 不僅使檢具2 的尺寸不需要大于第一量塊1 的尺寸, 即不需要針對不同尺寸的第一量塊1 更換不同尺寸的夾具2, 有效地提高了夾具2 的通用性; 與此同時減輕了夾具2 的重量, 更主要的是降低了檢具2 的制造成本, 從而有利于夾具2 的使用、 攜帶、 保存和維護, 大大地提高了檢定效率。
如圖4 所示, 本次研究是對上一研究的延伸,其區(qū)別在于, 該裝置中還包括至少一個第二量塊6, 這是可拆卸的, 將其夾在第一量塊1 的測量面與卡塊3 之間, 第二量塊6 為標稱長度小于100 mm的量塊。 同時, 如果需要也可以在該通用卡尺檢定裝置一對中的另一個上夾持量塊。
圖4 檢定裝置夾多塊量塊時的主視圖 [3]
此通用卡尺內量爪檢定裝置, 綜上所述可以組合出多種校準尺寸, 滿足了各種尺寸的通用卡尺內量爪檢定需求, 同時檢定裝置重量的減輕, 體積的縮小, 在方便通用卡尺內量爪示值校準的同時, 也利于檢定裝置的使用、 攜帶、 保存和維護, 進一步地加強檢定裝置的通用性。
此處以數(shù)顯卡尺分度值為0.01 mm 的內量爪檢定為例, 主要以141.8、 491.8、 991.8 mm 校準點示值誤差測量結果不確定度進行評定, 量塊的等級為3 級5 等。
通用卡尺的示值誤差的測量模型為:
式(1) 中: e——示值誤差;
L——讀數(shù)值;
L0——量塊的長度。
溫度偏離在20 ℃時需考慮受鋼制量塊線膨脹系數(shù)及其溫度差的影響[4-5], 可以進行如下簡化:
式(2) 中: e——讀數(shù)示值誤差;
LC——20 ℃條件時的讀數(shù)值;
Lb——20 ℃條件時的量塊長度;
αC, αb——線膨脹系數(shù);
ΔtC, Δtb——偏離標準溫度20 ℃時的溫度值。
由于ΔtC和Δtb的測量使用的是同一個溫度設備, 它們之間具有相關性, 過程相對復雜, 必須進行適當?shù)暮喕?/p>
令δα=αc-αb; δt=ΔtC-Δtb
取L≈Lc≈Lb; α=αc=αbΔt=ΔtC=Δtb
由公式(2) 得:
3.3.1 標準不確定度一覽表
標準不確定度一覽表如表1 所示。
表1 標準不確定度一覽表
3.3.2 數(shù)顯卡尺讀數(shù)的標準不確定度分量u1
3.3.3 3 級5 等量塊估算的標準不確定度分量u2
假設均勻分布, 其標準不確定度為:
3.3.4 通用卡尺與量塊熱膨脹系數(shù)的影響的標準不確定度分量u3
由于通用卡尺與量塊的材料性質不同, 其材料熱膨脹系數(shù)為(11.5±1) ×10-6/℃, 視為均勻分布;而2×10-6/℃是δα 的半寬, 屬于三角分布, 即k =, 假設測量尺寸L 一般偏離標準溫度范圍在±5 ℃, 計算結果如下:
3.3.5 通用卡尺和量塊的溫度差的標準不確定度分量u4
溫度差的區(qū)間半寬假設為0.5 ℃,那么該量塊的線膨脹系數(shù)為11.5×10-6/℃, 此處視為均勻分布, k=, 計算如下:
3.3.6 合成不確定度
當L=141.8 mm=141 800 μm時, Δt=5 ℃, 則:
同理可得:
當L=491.8 mm 時, uc=7.1 μm
當L=991.8 mm 時, uc=11.9 μm 3.3.7 擴展不確定度
取k=2, 則擴展不確定度如下:
當L=141.8 mm 時, U=k·uc=2×4.3=0.009 mm
當L=491.8 mm 時, U=k·uc=2×7.1=0.014 mm
當L=991.8 mm 時, U=k·uc=2×11.9=0.024 mm
3.3.8 測量不確定度報告
根據相同的評定方法, 得到L= 491.8 mm和L=991.8 mm 的擴展不確定度是0.014 mm、0.024 mm。
結論: 通過不確定度的相關評定可以看出,0~1 000 mm 測量范圍的通用卡尺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結果基本接近線性分布, 其中L 的單位為mm, 公式如下:
本檢定裝置的結構設計, 目的在于提供量塊放置的區(qū)域, 通過使用量塊自身的結構特點, 配合卡塊、 卡銷和螺母的支撐作用, 簡化檢定裝置的結構, 增加通用卡尺內量爪檢定和校準的準確度和可行性。
本文針對通用卡尺內量爪的檢定和校準設計3款檢定裝置, 希望可以給相應測量范圍通用卡尺的內量爪的檢定和校準提供參考。 現(xiàn)代測量越來越向智能化方向發(fā)展, 運用機電控制系統(tǒng), 保證運動軌跡的精度, 配合采用傳感裝置、 驅動裝置、 傳動設備和相關軟件的設計, 控制通用卡尺的測量方向及其速度, 將通用卡尺的檢定及校準向自動化、 智能化領域發(fā)展。 在進一步的研究設計工作中, 筆者將對高科技手段在通用卡尺的測量和應用繼續(xù)進行探索, 希望能夠找到提高測量系統(tǒng)自動化精度和效率的切入點, 使得研究過程更科學可信, 測量結果更實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