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言短篇小說《秋意》簡評"/>
文 宋曉軍
宛如兩片落葉,在秋風中偶遇,扎堆取暖的溫熱尚未及彌漫,又在沁涼中失散,一片墜入塵埃,一片再次輾轉風中。隋言發(fā)表于《海燕》2021年第10期的短篇小說《秋意》,如同一幅秋風落葉圖,向讀者展示了兩個主人公的相遇、相知、相離。
在街邊擺攤賣卷餅的李大娘有著兩段不幸的婚姻,貧窮破敗是婚姻不幸的后續(xù)。她與現(xiàn)在的屠夫男人是半路夫妻,她的兒子與這個男人水火不容。她兒子看不慣這個男人,她罵了兒子,她言明嫁給這個男人是為了兒子。兒子不服,無法承受這樣的精神壓力離家出走,再無音訊。而后屠夫男人在一次意外車禍中癱瘓,李大娘不得不在街口擺攤賣卷餅維持生計。兒子對這個男人看不慣,殺牛宰馬看不慣,說話的語調看不慣,走路的姿勢更看不慣。說他像只螃蟹,一搭眼,就能分辨出他是個屠夫。屠夫的力量都用在眼睛與手上,叫眼疾手快。還說這個男人身上,沒有一塊肉招人稀罕,尤其那眼睛,兇光暴露,偏偏李大娘喜歡。
李大娘會喜歡這樣的男人嗎?她會唱不少評劇片段,年輕時是一名評劇演員,演過多場戲,后來自己感覺很難有所成就,就改行進了工廠,再后來廠子黃了,就跑火車皮做小販,過六十歲撲騰不動了,就成站街一族賣卷餅了。借老琴師的話講:哦,白瞎這個人了。這樣一個精神上受過藝術熏陶的人,若非為了兒子,怎么會去忍受粗鄙的丈夫和生計。作者在這里用藝術手法對文中人物的生活進行了展示。發(fā)現(xiàn)問題才能解決問題,粉飾不利于補救,給予修正的機會才是真正的幫助。在兼顧故事情節(jié)的同時,發(fā)現(xiàn)故事中人文環(huán)境的暗示,是對小說文本的雙重解讀。這種解讀會使小說文本的贈予成倍擴大,使讀者的思維掙脫固化局限,得到多維拓展。
家庭生存的重擔壓身,尋找離家出走的兒子是撐著李大娘的柱子。這根支柱被騙子又一次推倒后,她的精神崩塌不可避免。然而,知音老琴師及時出現(xiàn),用人性中的善,給她溫暖,使她得到人性中那份光亮的支撐,繼而引燃她心底的死灰,照亮她自己,也照亮他人。
可以說,老琴師是一道照亮李大娘人生的光,而這道光本身也曾忽明忽暗。因為對藝術的偏執(zhí),對愛情的渴望,他拋棄妻子,壯年離家。然而,懷才不遇壯志難酬,感情受騙無家可歸,使得他終生如浮萍飄蕩。人到暮年欲落葉歸根時,妻兒卻遭遇車禍意外離世。孤苦無依,身患絕癥,生機漸失的他已絕望,即將就此消沉時,有幸偶遇心通戲曲的李大娘。李大娘對音樂的相知,苦中作樂的言語,如暖陽煦光,溫熱老琴師漸冷的心,使他收起對人生的淡漠,坦然笑對人生。
當現(xiàn)實人生已經(jīng)絕望時,撐起老琴師的唯有藝術琴音,識音知曲的李大娘使得老琴師的藝術生命不再孤單,這種相知與陪伴,使得老琴師格外珍惜李大娘。這樣的幕后因素設計得相當巧妙可信,頗見功力,使得接下來老琴師的一系列行動順理成章。
當老琴師得知李大娘被騙子相約時,他沒有揭穿騙子,而是選擇跟在李大娘身后,隨行護衛(wèi)。這里有他洞明世事的練達,也有他對朋友真誠的祝福,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機會,他也希望李大娘遇到的不是騙子,能夠得償所愿找到兒子。即使真的遭遇騙局,他也做好了接回李大娘的準備。當病痛和絕癥最后襲來時,老琴師選擇了不打擾任何人的方式離去,也用最后的遺贈,向李大娘傳遞了最后的溫暖。在文末,李大娘轉贈老琴師遺款,用善舉向讀者展示了李大娘此時內心的堅強。這種堅強正是老琴師傾力付出的期望所在。
可以說李大娘、老琴師這樣的人物,如浮萍矮草,無依無靠,些微的風雨都會對他們造成滅頂之災。這類人群的喜怒哀樂早已淡出文學主流視線,少人問津。然而,這卑微的草根,卻是構成整個社會底層的基石。作者選擇描繪李大娘的自尊堅守,老琴師的守望相助,有彰顯正道,也有提點世人,小人物未必沒有大情操。他們雖卑微,卻也有宏大的一面!是卑微中閃爍出的些微光點,凝聚成光海,托起繁華!歌頌他們身上的光點,使那光點成片,照亮生活,是文學作品的榮耀。
關注隋言,始于隋言2013年發(fā)表在《遼河》的短篇小說《恍惚》。從那時起,隋言就給我留下了文字功底扎實,行文樸實貼近民生的印象。為底層草根發(fā)聲,有社會擔當,是隋言小說作品的總體創(chuàng)作基調。這篇小說延續(xù)了隋言一貫的悲憫情懷,繼續(xù)書寫著底層人物的卑微疑懼,艱辛滄桑。
隋言選取題材展示人物不嘩眾取寵,不奇淫技巧,只注重題材人物不可撼動的真實感。隋言在塑造人物時,不用什么大是大非曲折懸疑的情節(jié),只是用人物的日常瑣事層層堆積,直至堆積出一個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小人物。這使他塑造的人物鮮活欲出,作品極易引發(fā)讀者共鳴。這些底層人物的心性萌動、扭曲失落和艱難自持,同樣需要時代的理解和援助。關注這樣一個群體,并善意維護,為之書寫心曲,沒有一顆悲憫之心,實難做到。綜觀隋言近幾年發(fā)表在《廈門文學》《青年文學》《海燕》的這十幾部短篇小說,無一不是貼近底層,關注弱勢。這在當下無疑是難能可貴的,這樣的品質,使我們對隋言的新作,有著更多期待。
感謝這篇作品給我們帶來了一絲溫暖,一絲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