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愛上一個人不需要理由,但愛上一座城市卻需要理由。如果給你一個選擇,你會在哪座城市里度過寧靜舒適的生活呢?有美食、有煙火氣、有溫暖、有歸屬感……或許這就是理想的城市生活圖景。
一半清歡,一半煙火。一半姑蘇,一半繁華。在我們所生活的城市蘇州,又有哪些特質(zhì),讓人義無反顧地愛上這里。本期雜志,我們將共同探尋。
【溫暖】
去年底,《姑蘇晚報》一篇名為《待無恙,君再來,訪蘇州,探江南》的推文火爆全網(wǎng),彼時,三個文藝女青年的一次“深度蘇州文化游”后,被公布為確診病例,一時間,各種聲音充斥網(wǎng)絡(luò)。這個時候,蘇州人沒有抱怨和質(zhì)疑,更多的是寬容與理解,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擔心中,匯聚起溫暖的力量。
也許,突如其來的疫情暫時耽擱了游客的蘇州行,可蘇州寬容的態(tài)度,卻讓大家走得更近。江浙滬主流媒體紛紛隔空回應(yīng)蘇州,《新民晚報》表示“待無恙,定再來”;《錢江晚報》表示“待無恙,訪蘇杭,多來往”;《姑蘇晚報》再次回應(yīng)“待無恙,多往來,共話江南”。
這大概就是一座城市樂觀自信且溫暖的一面吧,這波互動讓世人看到了蘇州的文化魅力和蘇州人的人格魅力,待無恙之時,姑蘇美好如初,與君同游姑蘇可好?
【風雅】
很少有一座城市,能將風雅氤氳千年。即便是當下,到園林里喝一杯應(yīng)時的碧螺春,與友人閑談數(shù)語,品常物,賞風雅,在蘇州并不是一件難事,也并不覺得突兀。園林錯落,巷陌深深,蘇州不僅能驚艷一方居民,還能夠讓乘興而來的游客照樣乘興而歸。到蘇州,放慢腳步,放下疲憊,細細感受這個蘊秀藏雅的地方。
借用余秋雨先生的散文《白發(fā)蘇州》中對蘇州的一段描述:海內(nèi)美景多得是,唯蘇州,能給我一種真正的休憩。柔婉的言語,姣好的面容,精雅的園林,幽深的街道,處處給人以感官上的寧靜和慰藉?,F(xiàn)實生活常常攪得人心志煩亂,那么,蘇州無數(shù)的古跡會讓你熨帖著歷史走一定情懷。
【平衡】
保持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并不總是那么容易,尤其是在飛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化城市。2021年3月15日,網(wǎng)紅考研名師張雪峰舉家搬遷到蘇州,在這里開啟了他的二次創(chuàng)業(yè)。對張雪峰來說,選擇去哪里創(chuàng)業(yè),家庭因素和生活質(zhì)量都十分重要。
在蘇州工業(yè)園區(qū),他能在工作和居住場所附近找到游樂設(shè)施、綠地和湖泊,這些地方能讓大人怡然自樂、讓孩子欣喜雀躍?!叭ソ痣u湖湖畔散步,去獨墅湖圖書館看書,去大草坪上放風箏,這才是生活。生活的質(zhì)感,其實是最能打動我的?!?/p>
在蘇州,張雪峰找回了工作、生活和教育之間的平衡,也許這才是生活的本意。他說:“來到蘇州的這一年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后悔沒有早點過來?!?/p>
【歸屬感】
很多人輾轉(zhuǎn)北上廣,鐘愛一線城市,卻很難在一線城市找到自己的歸屬感。大城市是人才創(chuàng)造價值的載體,歸屬感也成為了這座城市最大的吸引力。
1月12日,蘇州市委召開人才工作會議,提出“人到蘇州才有為”品牌,拿出了蘇州的十足誠意。正如蘇州市委書記曹路寶所說:“蘇州是一座容易結(jié)緣的城市,是一座充滿機會的城市,是一座擁抱未來的城市,當前我們正在推進數(shù)字經(jīng)濟時代產(chǎn)業(yè)創(chuàng)新集群建設(sh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人才也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能實現(xiàn)夢想?!?/p>
長久以來,蘇州之所以能源源不斷地吸引五湖四海的追夢人前來圓夢,正是因為這座城市有如“家”一般的溫暖與包容。
【宜居】
提到蘇州,總繞不開一個詞“宜居”。什么是宜居?宜居城市是什么樣的?宜居城市是城市化進程中的新概念,是衡量城市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也是評價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標準。一般來說,身居一線的特大城市雖然經(jīng)濟發(fā)達,但綜合評分并不占據(jù)優(yōu)勢,往往無緣“宜居城市”的稱號。
早在2019年,英國經(jīng)濟學人集團發(fā)布的《全球宜居指數(shù)報告》中,蘇州就位列榜單第75位,而北京則是第76位,上海為第80位,蘇州是當時中國大陸最宜居的城市。
宜居如何落地到具體的生活中呢?也許“半小時生活圈”是個很好的解答。張雪峰曾在報道中提到過蘇州的“半小時生活圈”,上班開車通勤時間不到20分鐘,即使是早高峰,騎電動車也很快到達了公司。蘇州不僅滿足了大家的日常出行規(guī)劃,也滿足了大家對生活品質(zhì)的追求,游購娛吃住行的各種要求都能滿足,去看電影、購物、休閑、運動,基本上都是半個小時到達。
【融合】
有人說,蘇州的美,在于她的融合,有魅力四射的園區(qū),有韻味十足的古城區(qū),有欣欣向榮的新區(qū),有醉意朦朧的吳中區(qū),有潛力十足的相城區(qū)。如今蘇州的天際線越來越高,但在古城內(nèi)北寺塔卻依然是唯一的制高點,姑蘇區(qū)也依然保持著近乎完整的古城區(qū)面貌。
這是一個兼容并蓄的城市,從西到東,古韻與現(xiàn)代融合,一路感受歲月變遷、滄海桑田。沿著干將東路一路向東,越過護城河,穿過東環(huán)路,一幅現(xiàn)代化城市的圖景陡然出現(xiàn)在眼前。不禁恍惚,剛剛的城墻、老街,是否真實存在過。當然,這些只是蘇州融合的“冰山一角”,更多的融合細節(jié),還需要實地感受一二。
【宜古宜今】
蘇州這座城,已有2500多年歷史,什么概念呢,從春秋戰(zhàn)國到今天,興盛而又衰落的城市不在少數(shù),但像蘇州一樣能保持千年富庶的卻不多。用網(wǎng)友的那句評價非常貼切:“比它有錢的,沒它漂亮;比它漂亮的,都不如它有錢。”
2021年內(nèi)地GDP城市排行榜中,蘇州穩(wěn)居第六,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近年來,蘇州無論是人均GDP,還是收入水平,始終都排在全國十名以內(nèi)。這是蘇州的實力,也是它的底氣。
【美食】
有人說:“哪里曾經(jīng)是富庶之地,哪里膽敢把食材的本味亮出來?!碧K州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尊重食物本味。比如作為蘇州“水八仙”之一的莼菜,被譽為“水中碧螺春”,對于鮮美的莼菜來說,過多的調(diào)料反倒是累贅,會破壞其清雅之氣,就該用細鹽一小撮,開水一焯,簡單的烹飪方能烘托它的本味。
蘇州的飲食,時令、精致、不時不食。不時不食的蘇州人,身體里仿佛有個美食日歷,時不時提醒他們?nèi)ひ挳敿緯r鮮。很多年前,有朋友從北京遠道而來,下火車的第一句話便是:“你之前朋友圈發(fā)的肉月餅,帶我去吃吃呢!”
看著我面露難色,朋友還以為故意藏著掖著,無奈解釋說,在蘇州,諸如肉月餅、冬釀酒、雞頭米、大閘蟹、青團這樣的時令美食,還真不是你來了,咱就有的。于是朋友暗自懊惱,下次一定挑好時間再來蘇州。你看,蘇州的美食就是這么傲嬌又讓人欲罷不能。
作為一個“好吃鬼”,來蘇州十余年,最愛的還是蘇州街巷間的美食,穿越街巷只為嘗一口潘玉麟糖粥,跟著粥攤挪了幾次地方也不亦樂乎;曾經(jīng)藏在深深小巷中的祥鑫飲食店,也搬到了熱鬧的十全街上,食客們一撥又一撥地涌入新店……
【煙火氣】
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紀錄片《人生一串》中有句旁白:“沒了煙火氣,人生就是一段孤獨的旅程”。近些年大熱的那些網(wǎng)紅城市,譬如成都、重慶、武漢、長沙,無不是靠著“煙火氣”成功出圈。別處的煙火,總是有著非凡的吸引力。近處的煙火,才是平凡生活的魅力。
蘇州最妙的就是,它的繁華與煙火氣俱在。對于老蘇州來說,最煙火氣的地方不在小區(qū)里,而在葑門橫街。清晨,是葑門橫街最熱鬧的時候,裊裊煙火氣的早市掀開了這座城市嶄新的一天,在這條街上,99%的生活所需,都可以實現(xiàn),零嘴買菜,廚具窗簾,縫紉修補一應(yīng)俱全。
一位年輕的90后姑娘這樣評價葑門橫街:“葑門橫街能感受到蘇州熱鬧的生活氣息,有點擁擠,有點吵鬧,琳瑯滿目而又實實在在的一天從這里開啟?!辈粌H葑門橫街,從山塘街往東走近兩百米的閶門,也藏著老蘇州的生活百態(tài),
還有哪些地方充滿著煙火氣?你試著走出寫字樓,走到老街上,熱氣騰騰的街邊小吃、歲月沉淀后的建筑、吳儂軟語的當?shù)厝?,種種日常,都有種真性情的城市魅力。
【?】
千人千面,何況是蘇州。第十個愛上蘇州的關(guān)鍵詞,我們希望由生活在這座城市的每個人來書寫。那些未完待續(xù)的故事,那些未知卻精彩的瞬間,構(gòu)成了蘇州這座城市獨有的魅力。本期雜志,我們也邀請了幾位新蘇州人,聽聽他們愛上蘇州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