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過杜甫的《曲江對雨》嗎?這是一首寫“雨”的詩,緊扣標題中的“雨”字,寫出了曲江春雨中的美景。詩歌先大處落墨,勾出全景,重在寫靜態(tài);頷聯(lián)直承而下,從細部用筆,由面到點,寫曲江勝景,重在寫動態(tài),將滿懷幽思做進一步渲染。
杜甫這首詩自然會引起文人墨客的喜愛。宋代才子蘇軾、黃庭堅、秦觀與佛印還把詩中的一個字當作謎來猜。有一次,四人游一寺院,見墻壁上有杜甫的《曲江對雨》。因年代已久,其中“林花著雨胭脂□”一句的最后一個字字跡模糊,于是四人便商議補缺。
蘇軾才思敏捷,稍加思索,率先吟道:“林花著雨胭脂潤?!秉S庭堅接著吟道:“林花著雨胭脂艷?!鼻赜^則吟道:“林花著雨胭脂嫩。”佛印想,風雨摧花是免不了的,于是吟道:“林花著雨胭脂落?!?/p>
四人都為自己所補漢字符合詩人當時的思緒,爭得面紅耳赤。寺院的老方丈聽到爭執(zhí)聲,跑來對四人說:“眾位施主莫要爭了,我來時,那個字還在,現(xiàn)在我就把它補上吧!”
當一個“濕”字出現(xiàn)在空白處時,四人頓時面面相覷,沒想到都猜錯了。再一細想,確實“濕”字更好。一個“濕”字把“潤”的表形、“艷”的色質、“嫩”的內(nèi)在、“落”的姿態(tài)都包容在內(nèi)了。
由此可見,要表達某個意思,可選的詞并非只有一個。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反復推敲,找出最能表達深意的那一個詞。
我們再重溫一下杜甫的《曲江對雨》:
城上春云覆苑墻,
江亭晚色靜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濕,
水荇牽風翠帶長。
春天的云彩倦臥在芙蓉苑的墻上,蒼茫暮色下江亭矗立,春景寂靜。林中的花朵附著雨珠,顏色更濃,水荇揮舞著翠帶,牽引著陣陣微風。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后兩句是“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假如把其中的“孤”“唯”各改一個字,可以有哪些選項呢?
孤——一、單、獨,唯——只、單、獨。有意思的是“孤”“唯”都可以用“單”“獨”替代,但用哪個詞替代,都趕不上原詩中的“孤”“唯”精妙。
《五年級下冊三、四單元質量檢測》參考答案
一、1.(1)鍛煉 診 慈祥 齡 簽 劑 嶄 慶 損 (2)xià bēng shɑng shū zhōng (3)① ③ (4)好疼 關愛 2.(1)C(2)A(3)A(4)A(5)C 3.(1)龜甲 獸骨(2)王羲之 書圣 柳公權 (3)情同手足 心靈手巧 手忙腳亂 棋逢對手 束手無策 手舞足蹈 (4)手術前 手術中 手術后 (5)埋忠骨 裹尸還 作為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曠達的心胸和無私的襟懷
二、1.(1)安 (2)重 2.(1)D(2)C(3)B(4)A
三、1.故宮博物院數(shù)字文物庫正式上線 2019 7 16 2.“紫禁城600”App 故宮口袋工匠 玩轉故宮 3.(1)√ (2)√ (3)× 4.歐陽詢 千字文(1)歐陽詢 書法 唐朝 (2)歐陽詢的相關信息還未收錄到“數(shù)字文物庫”中
四、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