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卓霞
(梧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廣西 梧州,543000)
耐藥肺結核指的是多種一線抗癆藥物同時對結核沒有治療作用的肺結核,當前隨著人口流動性增加,耐藥肺結核的發(fā)病率顯著上升[1]。耐藥肺結核的病情容易反復,在治療上存在一定難度,同時治療費用也比較高,嚴重的情況會導致無藥可救,因此大多數(shù)患者因缺乏對相關知識的了解,容易產(chǎn)生不良情緒,降低治療依從性,從而影響治療效果,可見開展健康教育工作極其重要[2]。基于此,本研究為研討健康教育在耐藥肺結核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9.5-2021.3 收入的50 例耐藥肺結核患者,分成觀察組、對照組,各25 例。觀察組,女10 例,男15 例,年齡20-75 歲,均數(shù)為(45.16± 4.59)歲。對照組,女10 例,男15 例,年齡20-76 歲,均數(shù)為(45.95± 4.13)歲。兩組年齡、性別等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納入標準[3]:(1)均經(jīng)各項檢查確診;(2)病程不超過三年;(3)對本研究均知曉同意。排除標準:(1)患有惡性腫瘤者;(2)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3)精神、認知、溝通存在障礙者。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患者用藥指導、心理護理、健康宣教等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1)制定健康教育路徑:主管護師制定健康教育路徑,依照患者的治療流程和護理要點探究護理內(nèi)容,深入思考護理的核心和目標,制定健康教育方案。(2)用藥指導:從患者一開始來結核病門診取藥予以介紹,控制相關危險因素,告知患者所用藥物的用藥劑量、時間、藥名、作用以及服藥期間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與注意事項。對于有些服藥依從性較低的患者,護理人員要告知其藥物治療原則,讓其意識到規(guī)律、全程、聯(lián)合用藥的重要性,還要告知不按照醫(yī)囑用藥對預后的不良影響。(3)疾病相關知識教育:護理人員將健康教育路徑表發(fā)放給患者,告知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內(nèi)容,患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嚴密監(jiān)測患者病情變化,經(jīng)常電話詢問并督導,用通俗易懂的話告知疾病和治療相關知識,提高其對疾病的認知。
1.3 觀察指標 (1)兩組疾病知識知曉度比較,采用本院自制的知識知曉度調(diào)查問卷進行評估,量表一共包含預防疾病耐藥、用藥時間與療程、停藥指征、復查時間等10 項內(nèi)容,其中理解>8分;部分理解5-8 分;不理解<5 分。(2)兩組護理滿意率比較,將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率發(fā)放給患者填寫,滿分為100 分,滿意90 分及以上,一般滿意70-89 分,不滿意低于70 分。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全文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9.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計算分析,其中均數(shù)± 標準差(± s)用于表達計量資料,χ2用于檢驗計數(shù)資料,其中P<0.05 表示數(shù)據(jù)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疾病知識知曉度比較 觀察組對疾病知識知曉率為92.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2.00%(P<0.05)。見表1:
表1 兩組疾病知識知曉度比較(n=25,例)
2.2 兩組護理滿意率比較 觀察組護理總滿意率為96.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00%(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滿意率比較(n=25,例)
耐藥肺結核的危害性很大,臨床主要采取抗結核藥物治療,但是在治療過程中配合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也尤為重要,能夠改善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和自我護理能力[4]。
本研究得出觀察組對疾病知識知曉率為92.00%,明顯比對照組的72.00%高(P<0.05);觀察組護理總滿意率為96.00%,較對照組的80.00%高(P<0.05)。臨床常規(guī)護理的護理模式比較單一,因此護理效果不佳,在基礎護理措施基礎上加用健康教育的護理路徑橫軸為時間,縱軸為各個階段的工作內(nèi)容,通過對健康教育內(nèi)容進行網(wǎng)格式的編排有助于提高護理質(zhì)量[5]。給予患者用藥指導,讓其了解所服用藥物的相關知識和注意事項,了解可能會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讓其意識到自身疾病用藥治療的原則以及不嚴格按照醫(yī)囑服藥可能會帶來的不良影響,因此提高用藥依從性[6]。詳細告知患者疾病相關知識,讓患者更加深入了解自身病情,提高自我康復能夠和意識,提高主觀能動性,全面認識疾病,因此觀察組對疾病知識知曉率顯著更高[7]。在健康教育的實施過程中,護理人員加強與患者溝通交流,耐心給予心理疏導,增進與患者之間的感情,因此護理滿意率更高[8]。
綜上所述,將健康教育應用于耐藥肺結核護理中能顯著提高患者對疾病知識的知曉率,提高護理滿意率,值得臨床廣泛應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