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魏晉南北朝家庭養(yǎng)老探析

        2022-03-03 02:46:30
        許昌學院學報 2022年1期
        關鍵詞:養(yǎng)老

        張 宏 慧

        (許昌學院 文史與傳媒學院,河南 許昌 461000)

        關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養(yǎng)老問題,近年來學者們進行了不斷探索,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涉及這方面的論文主要有:甄盡忠《魏晉南北朝時期尊老養(yǎng)老制度述論》較全面地分析了該時期政府在尊老養(yǎng)老方面所實行的一系列措施,對探究現(xiàn)代家庭養(yǎng)老模式具有借鑒意義;張承宗《魏晉南北朝養(yǎng)老與敬老風俗》主要從統(tǒng)治階級對“孝”的提倡、門閥士族與政府官員的養(yǎng)老待遇、庶民百姓的養(yǎng)老狀況等三個方面進行論述;李潔《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孝行”》著重介紹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子女孝養(yǎng)父母的種種事跡;張宏慧《兩晉南朝社會的尊老養(yǎng)老之風》主要探討了當時統(tǒng)治階級對“孝”文化的提倡和社會上嘉許的尊老、養(yǎng)老事跡(1)分別見甄盡忠:《魏晉南北朝時期尊老養(yǎng)老制度述論》,《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第9期;張承宗:《魏晉南北朝養(yǎng)老與敬老風俗》,《史林》2001年第4期;李潔:《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孝行”》,首都師范大學2001年碩士學位論文;張宏慧:《兩晉南朝社會的尊老養(yǎng)老之風》,《許昌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以上這些成果雖然從不同方面對魏晉南北朝養(yǎng)老問題有所關注,但對該時期家庭養(yǎng)老這一問題涉及不多,特別是關于家庭養(yǎng)老的推動因素所論不詳。鑒于此,本文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之上,對魏晉南北朝家庭養(yǎng)老展開探討,以期對我國目前解決老齡化問題有一些借鑒意義。

        一、魏晉南北朝關于“老”的年齡界定

        眾所周知,老人一般是指到了一定年齡,人體各種器官的組織機構(gòu)和生理功能衰退,體力不支,需要別人照顧的人。在中國古代,不同時期對“老”的年齡有不同的界定。如《禮記·典禮上》云:“七十曰老,而傳?!盵1]8在漢代,根據(jù)《漢書·高帝紀》記載:“民年二十三為正……又曰年五十六衰老,乃得免為庶民,就田里?!盵2]27史料說明,在漢代五十六歲以后被認為是老年人。

        魏晉南北朝時期,諸政權(quán)在實行賦稅制度時對老人的年齡做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稌x書·食貨志》記載:“男女年十六已上至六十為正丁,十五已下至十三、六十一已上至六十五為次丁,十二已下六十六已上為老小,不事。”[3]512-513這說明,兩晉六十六歲以上為老,可以免除賦役。南朝梁、陳時期的租調(diào)制度,《隋書·食貨志》也有明確記載:“其課,丁男調(diào)布絹各二丈,絲三兩,綿八兩,祿絹八尺,祿綿三兩二分,租米五石,祿米二石。丁女并半之。男女年十六歲已上至六十,為丁。男年十六,亦半課,年十八正課,六十六免課?!盵4]457由此可知,梁、陳男子六十六為老,免課。在北朝,北齊河清三年定令:“男子十八已上,六十五已下為?。皇焉?,十七已下為中;六十六已上為老;十五已下為小。率以十八受田,輸租調(diào),二十充兵,六十免力役,六十六退田,免租調(diào)?!盵4]459北周時,政府規(guī)定:“凡人自十八以至六十有四,與輕癃者,皆賦之……凡人自十八以至五十有九,皆任于役?!盵4]460從史料可看出,北周男子六十歲免除力役,六十五歲免除賦稅,北周將“老”的年齡由北齊的六十六歲下調(diào)到六十五歲。

        值得說明的是,前面對魏晉南北朝時期“老”的年齡界定,主要是當時的諸政權(quán)為了自身賦役需要而制定的標準。如果從社會學角度看,父母對于子女,長輩對于晚輩,都可以稱為“老”。在通常情況下,父母長輩只要到達一定年齡,身體狀況逐漸衰弱,生活能力逐漸下降,都需要子女贍養(yǎng)。

        二、魏晉南北朝家庭養(yǎng)老的行為表現(xiàn)

        所謂家庭養(yǎng)老,就是以家庭為主體,以血緣為紐帶的一種養(yǎng)老模式。魏晉南北朝,政局動蕩、災害頻發(fā),社會上孤老人群數(shù)量龐大。當時的諸政權(quán)為求社會安定,不得不采取各種措施對老年人進行救助,其中家庭養(yǎng)老是當時解決老人問題的一項重要舉措。該時期家庭養(yǎng)老行為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重視老人的衣食起居

        人在年老的時候,生產(chǎn)勞動能力逐漸喪失,生活物資來源大多靠家庭其他成員供給。對于門閥士族和政府官員來說,他們可以做到衣食無憂。但對于經(jīng)濟不甚寬裕的中下層民眾來說,滿足老人衣食所需,難度較大。即便如此,許多家庭也都能做到竭力奉養(yǎng)。如庾袞,“初,袞諸父并貴盛,唯父獨守貧約。袞躬親稼穡,以給供養(yǎng),而執(zhí)事勤恪……父亡,作筥賣以養(yǎng)母。母見其勤,曰:‘我無所食?!瘜υ唬骸甘巢桓剩枌⒑尉?’母感而安之”[3]1522。諸暨東洿里屠氏女,“父失明,母痼疾,親戚相棄,鄉(xiāng)里不容。女移父母遠住苧羅,晝采樵,夜紡績,以供養(yǎng)”[5]1214。河東猗氏人荊可,“性質(zhì)樸,容止有異于人。能苦身勤力,供養(yǎng)其母,隨時甘旨,終無匱乏”[6]564。以上史料表明,在物質(zhì)資源較為匱乏的魏晉南北朝,一些貧寒之家的子女或躬耕變賣,或晝夜勞作,或苦身勤力,想盡辦法使老人的衣、食有所著落,以便維持老人的基本生存。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孝子孝女們除了供養(yǎng)父母的衣食之外,還比較重視老人的日常起居?!稌x書·孝友傳》載:“孫晷字文度,吳國富春人,吳伏波將軍秀之曾孫也……父母起居嘗饌,雖諸兄親饋,而晷不離左右。富春車道既少,動經(jīng)江川,父難于風波,每行乘籃輿,晷躬自服侍,所詣之處,則于門外樹下藩屏之間隱息,初不令主人知之?!盵3]1524又《南史·孝義傳》記載:“韓懷明,上黨人也……家貧,肆力以供甘脆,嬉怡膝下,朝夕不離母側(cè)。母年九十,以壽終?!盵5]1231孫晷、韓懷明等人侍奉父母于左右,常能做到“日必問所欲進之,夜必俟安寢而退”,這是子女對父母的烏鳥私情和“三年免懷”的反哺天性。

        (二)悉心侍疾

        人的一生必定要經(jīng)歷生老病死。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到晚年可能會經(jīng)常遭受疾病的侵擾,因此,侍疾是奉養(yǎng)雙親的重要職責。魏晉南北朝時期,老人在生病的情況下,子女多能陪伴身邊,親侍湯藥,并積極尋求治病良方,以體現(xiàn)子女對老人的款款孝心。

        魏晉南北朝時期,正史中記載了很多對生病老人悉心照料、親侍湯藥的事例?!稌x書·王祥傳》載:“祥性至孝。早喪親,繼母朱氏不慈,數(shù)譖之,由是失愛于父。每使掃除牛下,祥愈恭謹。父母有疾,衣不解帶,湯藥必親嘗。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盵3]643《晉書·孝友傳》記載,李密“父早亡,母何氏改醮。密時年數(shù)歲,感戀彌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劉氏,躬自撫養(yǎng),密奉事以孝謹聞。劉氏有疾,則涕泣側(cè)息,未嘗解衣,飲膳湯藥必先嘗后進……泰始初,詔征為太子洗馬。密以祖母年高,無人奉養(yǎng),遂不應命”[3]1517-1518。又《南史·孝義傳》記載:“沙彌,晉司空冰之六世孫也……嫡母劉氏寢疾,沙彌晨昏侍側(cè),衣不解帶?!盵5]1221-1222另《北史·孝行傳》記載:“田翼,不知何許人也。養(yǎng)母以孝聞。其后母臥疾歲余,翼親易燥濕……母患暴痢,翼謂中毒,遂親嘗穢惡。母終,翼一慟而絕。”[7]1880《周書·孝義傳》載:“張元字孝始,河北芮城人也……其后祖臥疾再周,元恒隨祖所食多少,衣冠不解,旦夕扶侍。”[6]565-566上述材料中的王祥、李密、沙彌、天翼等人,皆能在父母生病的時候衣不解帶、親伺湯藥、奉茶遞水、朝夕陪伴,給患病老人更多物質(zhì)和精神上的關愛,這正是病篤的老人身心所急需的。

        除了朝夕陪侍老人病榻之側(cè)外,這一時期家人還注重為生病老人尋藥問醫(yī)。《晉書·孝友傳》記載:“顏含字弘都,瑯琊莘人也……含少有操行,以孝聞……含二親既終,兩兄繼沒,次嫂樊氏因疾失明,含課勵家人,盡心奉養(yǎng),每日自嘗省藥饌,察問息耗,必簪屨束帶。醫(yī)人疏方,應須髯蛇膽,而尋求備至,無由得之,含憂嘆累時。嘗晝獨坐,忽有一青衣童子年可十三四,持一青囊授含,含開視,乃蛇膽也。童子逡巡出戶,化成青鳥飛去。得膽,藥成,嫂病即愈。由是著名?!盵3]1525另《南史·孝義傳》載:“解叔謙字楚梁,雁門人也。母有疾,叔謙夜于庭中稽顙祈福,聞空中語云:‘此病得丁公藤為酒便差。’即訪醫(yī)及本草注,皆無識者。乃求訪至宜都郡,遙見山中一老公伐木,問其所用,答曰:‘此丁公藤,療風尤驗?!逯t便拜伏流涕,具言來意。此公愴然,以四段與之,并示以漬酒法。叔謙受之,顧視此人,不復知處。依法為酒,母病即差。”[5]1216-1217《南史·孝義傳》又載:“蕭叡明字景濟,南蘭陵人也。母病風,積年沉臥。叡明晝夜祈禱,時寒,叡明下淚為之冰如箸,額上叩頭血亦冰不溜。忽有一人以小石函授之,曰:‘此療夫人病。’叡明跪受之,忽不見。以函奉母,函中唯有三寸絹,丹書為‘日月’字,母服之即平復?!盵5]1213以上三則故事雖帶有一些神話色彩,內(nèi)容尚有虛夸的成分,但顏含、解叔謙等人照顧殘疾老人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

        (三)精神撫慰

        作為傳統(tǒng)社會家庭養(yǎng)老的一個方面,精神撫慰較物質(zhì)上的供養(yǎng)和生活上的照顧顯得更為重要。精神撫慰即是顧及父母長輩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注重心理上的溝通和情感上的交流,使他們精神愉快,心情舒暢,能夠愉悅地安享晚年[8]。魏晉南北朝諸政權(quán)提倡對父母等長輩要做到色養(yǎng),其目的就是在心理和精神上給老人更好的慰藉。所謂色養(yǎng),就是養(yǎng)老時要承色順志,恭敬柔色,處處順從父母的意愿,時時滿足父母的要求,對父母等長輩做到好之所好,惡之所惡。史載,王延“事親色養(yǎng),夏則扇枕席,冬則以身溫被,隆冬盛寒,體無全衣,而親極滋味”[3]1528。何琦“事母孜孜,朝夕色養(yǎng)”[3]1529。秦族“性至孝,事親竭力,為鄉(xiāng)里所稱。及其父喪,哀毀過禮,每一痛哭,酸感行路。既以母在,恒抑割哀情,以慰其母意”[6]565。以上史料說明,魏晉南北朝時期,精神慰藉作為家庭養(yǎng)老的一個重要方面,已為時人廣泛關注。

        (四)親營葬事

        老人的殯葬情況屬于家庭養(yǎng)老的送親范疇。孔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9]14可見,在老人死后,子女親營葬事,并虔誠祭奠、追思他們,是“孝禮”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魏晉南北朝時期,在孝道觀念的影響下,社會各階層都注重老人的殯葬之事,以寄托子女對父母長輩的哀痛之情。史載,夏方“家遭疫癘,父母伯叔群從死者十三人。方年十四,夜則號哭,晝則負土,十有七載,葬送得畢,因廬于墓側(cè),種植松柏,烏鳥猛獸馴擾其旁”[3]1519-1520。劉瑜“七歲喪父,事母至孝。年五十二,又喪母,三年不進鹽酪,號泣晝夜不絕聲,勤身力以營葬事。服除,二十余年,布衣蔬食,言輒流涕,常居墓側(cè),未嘗暫違”[5]1202。孫法宗“父隨孫恩入海澨被害,尸骸不收,母兄并餓死。法宗年小流迸,至十六方得還。單身勤苦,霜行草宿,營辦棺槨,造立冢墓,葬送母兄,儉而有禮”[5]1208。荊可“及母喪,水漿不入口三日。悲號擗踴,絕而復蘇者數(shù)四。葬母之后,遂廬于墓側(cè)。晝夜悲哭,負土成墳。蓬發(fā)不櫛沐,菜食飲水而已”[6]564。從史料中可以看出,該時期父母喪亡,子女常常身親葬事,負土成墳,葬畢,廬守墓側(cè)。居喪盡哀,毀瘠乃至滅性。它反映了子女對去世老人的追遠和懷念。

        總之,贍養(yǎng)老人從根本上講源自人類的反哺天性,它常常與日常生活的繁雜瑣事聯(lián)系在一起。從內(nèi)容上來看,它涵蓋了體養(yǎng)和色養(yǎng)范圍內(nèi)的各個層面。從社會階層的角度來看,上流階層的官吏、富戶物質(zhì)供養(yǎng)易于實現(xiàn),對老人更多地關注色養(yǎng)。而普通百姓的子女,雖然對老人無法提供像官員那樣優(yōu)厚的物質(zhì)條件,但卻能省去遠宦他鄉(xiāng),不能朝夕相伴的麻煩。另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家庭養(yǎng)老責任人,雖多以子女為主,但因現(xiàn)實的困難常常也會發(fā)生改變。以上這些特點說明尊老養(yǎng)老是一種內(nèi)容廣泛、形式多樣的高尚行為。

        三、魏晉南北朝家庭養(yǎng)老的推動因素

        (一)魏晉南北朝統(tǒng)治者對“孝”文化的大力倡導

        “孝”是傳統(tǒng)儒家文化的核心內(nèi)容,同時也是維系家庭養(yǎng)老的道德規(guī)范。按照中國古代儒家的傳統(tǒng)觀念,“孝”主要包含兩方面內(nèi)容。其一是贍養(yǎng)父母?!缎⒔?jīng)》云:“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jié)用,以養(yǎng)父母。此庶人之孝也。”[1]237說明贍養(yǎng)父母是孝的基本內(nèi)容。其二是尊敬父母。如《論語·為政》云:“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9]15《孟子·萬章上》也云:“孝子之至,莫大于尊親。”[10]203這說明尊老敬老是孝的更高層次的要求。

        魏晉南北朝,政局動蕩,朝代更替頻繁。當時的統(tǒng)治者歷仕兩朝或數(shù)朝,故而不敢言忠,而是倡導“以孝治天下”。為了更好地宣傳慈孝思想,兩晉南朝都將《孝經(jīng)》立于官學。與此同時,晉殷仲文、謝萬,南齊永明諸王、劉讞等人皆為《孝經(jīng)》作注。另外,南朝的幾位皇帝親自宣講《孝經(jīng)》,梁武帝親撰《孝經(jīng)義疏》十八表。而這一時期與“孝”有關的史籍,《晉書》有《孝友傳》,《宋書》《南齊書》《南史》《周書》有《孝義傳》,《梁書》《陳書》《北史》有《孝行傳》[11]。由此看出,該時期的統(tǒng)治者比較重視對民眾進行孝義教化,并親為表率。

        另外,魏晉南北朝諸政權(quán)還通過揚善懲惡來引導人們形成良好的尊老、養(yǎng)老社會風氣。一方面,對那些在養(yǎng)老孝親方面做出表率的孝子給予表彰。如前文提到的孝子王祥,司馬炎稱帝,王祥“拜太保,進爵為公,加置七官之職”[3]644。王祥致仕后的養(yǎng)老待遇極為優(yōu)厚,史載:“其賜幾杖,不朝,大事皆諮訪之。賜安車駟馬,第一區(qū),錢百萬,絹五百匹,床帳簟褥,以舍人六人為睢陵公舍人,置官騎二十人。以公子騎都尉肇為給事中,使常優(yōu)游定省。又以太保高潔清素,家無宅宇,其權(quán)留本府,須所賜第成乃出?!盵3]644泰始五年(269)王祥死,司馬炎“詔賜東園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襲,錢三十萬,布帛百匹”[3]645。王祥的養(yǎng)老及喪葬待遇之所以優(yōu)厚,其原因主要在于王祥是一位行“孝”的道德楷模,西晉統(tǒng)治者需要用他來大力提倡“以孝治天下”。另一方面,對于不孝子孫,統(tǒng)治者則嚴加懲處。如嘉平六年(254),司馬師以“無復母子恩”[12]98為由,逼太后廢了齊王曹芳。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因為他的朋友呂安被誣為“不孝”而受株連,被司馬昭所殺。又如蕭梁劉孝綽,“攜少妹于華省,棄老母于下宅”[13]332-333,后被御史中丞以“不孝”彈劾,最終劉孝綽“坐免官”[13]333。

        除此之外,為了保證家庭養(yǎng)老的順利推行,政府常常酌情減免其家人的賦稅徭役。北魏和平二年三月,文成帝對巡視經(jīng)過的地區(qū)“皆親對高年,問民疾苦。詔民年八十以上,一子不從役”[14]80。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十月,“又詔七十已上一子不從役”[14]97。太和四年,“秋七月壬子,詔會京師耆老,賜錦彩、衣服、幾杖、稻米、蜜、面,復家人不徭役”[14]100。這些措施都有效地保障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家庭養(yǎng)老的順利實施。

        (二)民間力量的推動

        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士族居于統(tǒng)治地位。當時,社會上出現(xiàn)了許多名門望族。為了保持家族門第長盛不衰,一些官宦士人特別注重對子孫后代的教育訓誡,從而使該時期大量家訓涌現(xiàn)出來??v觀魏晉南北朝的眾多家訓,“宣揚孝道”是家訓中的一項內(nèi)容。如西晉王祥在《訓子孫遺令》中說:“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過,德之至也;揚名顯親,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臨財莫過乎讓。此五者,立身之本?!盵3]644-645南朝宋顏延之在《庭誥》中說:“欲求子孝必先慈,將責弟悌務為友。雖孝不待慈,而慈固植孝。悌非期友,而友亦立悌?!盵15]1251王祥、顏延之等人用“信”“德”“孝”“慈”“悌”“讓”訓誡子孫,維護了儒家立身行事的基本道德倫理規(guī)范,并世代相傳,使瑯琊王氏、顏氏在兩晉南朝經(jīng)久不衰。

        另外,魏晉南北朝時期雖然動蕩不安,朝代更迭頻繁,但是民間孝敬老人的事例數(shù)不勝數(shù)?!赌鲜贰ば⒘x傳》記載:“會稽寒人陳氏,有三女,無男,祖父母年八九十,老無所知,父篤癃病,母不安其室。遇歲饑,三女相率于西湖采菱莼,更日至市貨賣,未嘗虧怠?!盵5]1214《陳書》載:“張昭字德明,吳郡吳人也。幼有孝性,色養(yǎng)甚謹,禮無違者。父熯,?;枷?,嗜鮮魚,昭乃身自結(jié)網(wǎng)捕魚,以供朝夕?!盵16]300北周皇甫遐,“累世寒微,而鄉(xiāng)里稱其和睦。遐性純至,少喪父,事母以孝聞”[6]565。以上史料說明,該時期在民間,雖然有些家庭比較貧窮,但是大多子女還是會盡自己所能去孝養(yǎng)父母,盡力讓父母安穩(wěn)度過自己的晚年。該時期民間自發(fā)形成的孝養(yǎng)父母的良好社會風氣,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魏晉南北朝家庭養(yǎng)老形式的進行。

        總之,人生要經(jīng)歷生老病死這一過程,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在年老時可以得到兒女悉心照料,然后度過一個幸福祥和的晚年。魏晉南北朝諸政權(quán)出于維護封建統(tǒng)治的需要,制定了一系列尊老、養(yǎng)老的政策,并積極倡導家庭養(yǎng)老社會風氣,這在客觀上有利于淳淳民風和貴老尚齒道德觀念的形成,對當時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和家庭的和睦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由于時代和階級的局限,該時期的家庭養(yǎng)老還存在一些問題,除了養(yǎng)老方式尚有許多不健全、不完善的地方外,這一時期“愚孝”現(xiàn)象也很多。如會稽永興人郭世通,“家貧無產(chǎn)業(yè),傭力以養(yǎng)繼母。婦生一男,夫妻共議曰:‘勤身供養(yǎng),力猶不足,若養(yǎng)此兒,則所費者大?!舜蛊幹盵15]1492。又如廣平人張景仁,“父梁天監(jiān)初為同縣韋法所殺,景仁時年八歲。及長,志在復仇。普通七年,遇法于公田渚,手斬其首以祭父墓”[5]1232。上述兩則故事中,郭世通埋兒奉母,張景仁替父復仇,他們這些孝行精神雖令人嘆服,但他們表示孝心的做法極其愚昧,是不值得借鑒的。

        猜你喜歡
        養(yǎng)老
        養(yǎng)老生活
        老了,何以為“家”——雁塔區(qū)回應“養(yǎng)老之問”
        當代陜西(2021年19期)2021-11-27 09:21:04
        養(yǎng)生不是養(yǎng)老
        養(yǎng)老更無憂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5:47:39
        瑞士人“搭伙養(yǎng)老”
        華人時刊(2017年15期)2017-10-16 01:22:21
        以房養(yǎng)老為何會“水土不服”?
        華人時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37
        房產(chǎn)與養(yǎng)老
        養(yǎng)老之要在于“安”
        大社會(2016年5期)2016-05-04 03:41:44
        多方融合推進健康養(yǎng)老
        全面深化養(yǎng)老體制改革
        全球化(2015年8期)2015-02-28 12:39:55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专区| 日韩一区二区,亚洲一区二区视频|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亚洲| 台湾佬中文偷拍亚洲综合| 国产午夜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少妇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一个人看的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av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五月天| 自拍偷拍另类三级三色四色| 亚洲精品1区2区在线观看| 48沈阳熟女高潮嗷嗷叫| 国产高清无码91| 中文字幕丰满人妻有码专区| 日本免费大片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偷拍自产在线麻豆|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 人妻精品丝袜一区二区无码AV| 果冻蜜桃传媒在线观看| 国产国语一级免费黄片| 日韩精品人妻久久久一二三| 国产97在线 | 中文| av深夜福利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偷拍|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p站| 日本高清h色视频在线观看| AV无码中文字幕不卡一二三区 | 免费美女黄网站久久久|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在线| 日本高清视频www| 老熟妇Av| 女同在线网站免费观看| 欧美69久成人做爰视频|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爽蜜月| 男人的天堂在线无码视频| 国产网友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一区二区| 伊人色综合九久久天天蜜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