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蕾,趙越,孫紅鑫
甲狀腺功能亢進性突眼簡稱甲亢性突眼癥,是臨床上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眼部疾病,患者除眼球突出外,多伴有上瞼痙攣后縮、眼瞼閉合不全、異物感、酸脹感、眼球運動障礙等臨床表現(xiàn)[1]。資料[2-3]顯示,甲狀腺功能亢進(簡稱“甲亢”)患者中甲亢性突眼癥的患病率為41.0%~68.6%,目前尚無特異有效的治療方案,以往嘗試單純使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但突眼癥狀改善效果較差。近年來,聯(lián)合用藥治療成為臨床研究的熱點,本院已嘗試多種聯(lián)合用藥方案治療本病,發(fā)現(xiàn)甲巰咪唑片聯(lián)合醋酸潑尼松片沖擊治療效果顯著,現(xiàn)報告如下。
選自2018 年5 月—2019 年5 月間收治的甲亢性突眼癥患者64 例(79 只眼),以例為單位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成2 組,對照組32 例(38 只眼),男性15 例、女性17 例,平均年齡(44.2±5.1)歲,單眼患病者26 例,雙眼患病者6 例。觀察組32 例(41 只眼),男性18 例、女性14 例,平均年齡(43.6±7.0)歲,單眼患病者23 例,雙眼患病者9 例,2 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診斷標準[4](1)呈高代謝癥候群、甲狀腺腫及炎癥,確診為甲狀腺功能亢進癥;(2)眼球突出度≥18 mm,伴有眼瞼回縮、上眼瞼遲落、異物感、水腫以及眼球運動障礙等癥狀和體征;既往無眼球、眼眶等部位其他病變。
甲亢性突眼癥分級標準參考中國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5]:(1)輕度,眼球突出度<18 mm,上眼瞼退縮、凝視,眼瞼和結(jié)膜水腫明顯;(2)中度,眼球突出在18~20 mm,眼肌明顯受累;(3)重度,眼球突出超過20 mm,眼角膜受累,視力明顯受損。
1.2.2納入標準(1)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2)年齡在18~80 歲;(3) 對本實驗知情且自愿參與臨床研究;(4)進行治療期間未行其他治療;(5)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正常。
1.2.3排除標準(1)治療期間突發(fā)其他疾?。唬?)由于各種原因未能完成規(guī)定療程;(3)中途接受其他療法治療者;(4) 合并造其他免疫性疾??;(5) 甲亢危象患者;(6)既往具有腦血管病史;(7)服用相關藥物治療者。
對照組:予鹽酸普萘洛爾片(東北制藥集團沈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1021826)口服,每日3 次,每次10 mg。甲巰咪唑片(北京燕京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0440)口服,10 mg,每日3 次。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醋酸潑尼松片(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1207)口服,每日30 mg,早晨8 點頓服。
2 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1 個月后進行療效評估。
1.4.1甲狀腺激素 分別在治療前和治療后使用放射免疫法測定2 組患者血清中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素(FT4)、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酸抗體(TPOAb)和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水平。
1.4.2視力 分別于治療前后使用國際標準視力表檢測2 組患者的最佳矯正視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情況,經(jīng)過LogMAR 轉(zhuǎn)換后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4.3眼球突出度 用眼球突出計(蘇州六六視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食藥監(jiān)械 (準) 字2013 第2221315 號;型號:YZ9)檢測法評估眼球突出度,測量時,測者與受檢者對面而坐,將突眼計測量器上切跡處嵌于受檢者顳側(cè)眶緣,囑其向前直視,此時由兩平面鏡中看到的角膜頂點所對的值即為眼球突出度。治療前后測量時使用同一眶距下眼球突出度。
1.4.4平瞼裂高度 厘咪尺測量法測定2 組患者平視瞼裂高度,拇指壓迫患者眉弓,囑其向前、向上、向下看,分別測量瞼裂高度,連續(xù)測量3 次計算平均值。
參考《中國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及相關文獻[6]進行療效判定:(1) 顯效 治療后角膜刺激癥狀基本消失,眼球突出度恢復至正常,或突眼度減少超過2 mm;(2)有效 角膜刺激征明顯改善,眼球突出度減少1~2 mm,或<18 mm;(3)無效 治療后患者眼球突出度及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
采用SPSS25.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平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 檢驗,組內(nèi)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 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1.58%,對照組為60.98%,2 組比較,χ2=4.057,P=0.04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1)。
表1 2 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眼只數(shù)(%)]
治療后,觀察組0.20±0.06,對照組0.12±0.04,2組比較,t=6.916,P=0.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前后比較,觀察組t=2.454,P=0.01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組t=9.877,P=0.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2)。
治療后,觀察組(17.03±1.66)mm,對照組(17.83±1.84)mm,2 組比較,t=2.032,P=0.04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前后比較,觀察組t=3.121,P=0.01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組t=1.818,P=0.059,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2)。
治療后,觀察組(10.20±1.35)mm,對照組(11.05±1.24)mm,2 組比較,t=2.907,P=0.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前后比較,觀察組t=3.380,P=0.01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組t=1.317,P=0.192,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2)。
表2 2 組治療前后各指標變化(±s)
表2 2 組治療前后各指標變化(±s)
注:* 與對照組比較,P<0.05;# 與治療前比較,P<0.05;BCVA 最佳矯正視力
治療后FT3水平比較,觀察組(3.06±1.12)nmol/L,對照組(3.67±1.05)nmol/L,2 組比較,t=2.248,P=0.02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前后比較,觀察組t=4.726,P=0.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組t=2.537,P=0.01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3)。
治療后FT4水平比較,觀察組(134.42±45.95)nmol/L,對照組(158.30±49.21)nmol/L,2 組比較,t=2.006,P=0.04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前后比較,觀察組t=4.010,P=0.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組t=2.235,P=0.02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3)。
治療后TPOAb 水平比較,觀察組 (382.65±58.21)IU/ml,對照組(454.82±70.53)IU/ml,2 組比較,t=4.464,P=0.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前后比較,觀察組t=8.112,P=0.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組t=3.633,P=0.0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3)。
治療后TGAb水平比較,觀察組(565.29±93.02)ng/ml,對照組(632.84±86.30)ng/ml,2 組比較,t=3.011,P=0.00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前后比較,觀察組t=7.299,P=0.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組t=4.693,P=0.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3)。
表3 2 組治療前后FT3、FT4 水平變化(±s)
表3 2 組治療前后FT3、FT4 水平變化(±s)
注:* 與對照組比較,P<0.05;# 與治療前比較,P<0.05;FT3 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4 游離甲狀腺素;TPOAb 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酸抗體;TGAb 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
觀察組患者中肝損傷者3 例,胃部不適者2 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5.63%;對照組中肝損傷者4例,白細胞減少者4 例,胃部不適者2 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1.25%,2 組比較,χ2=1.393,P=0.238,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現(xiàn)代醫(yī)學對甲亢性突眼癥的病因機理尚不明確,有研究[7-9]顯示,甲亢性突眼癥的發(fā)生與遺傳因素及環(huán)境因素密切相關,前者決定了突眼癥的易感性、嚴重程度,后者和突眼癥的發(fā)生與病程相關。多數(shù)學者[10-11]認為,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共同作用是甲亢性突眼癥最主要的原因,免疫功能紊亂患者體內(nèi)刺激成纖維細胞反應的自身抗體過度表達,導致眼眶的肌肉、脂肪組織發(fā)生充血、腫脹和增生,過度擠壓眼球使其突出并且出現(xiàn)運動障礙。目前,臨床上治療甲亢性突眼癥的手段包括糖皮質(zhì)激素、外科手術和免疫抑制劑等,糖皮質(zhì)激素抑制下丘腦-垂體副作用較大,手術為創(chuàng)傷性治療,且對術者要求較高,單純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尋求安全、有效且患者接受度較高的治療手段成為臨床亟待解決的難題。
甲巰咪唑片是咪唑類化合物,也是臨床上治療甲狀腺危象的首選抗甲狀腺藥物,其通過抑制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活性、清除活性氧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等來抑制甲狀腺激素合成[12]。人體甲狀腺需要不斷合成H2O2來滿足甲狀腺激素合成需求,甲狀腺生化代謝過程中碘活化、酪氨酸碘化、碘化酪氨酸偶聯(lián)都需要H2O2存在。甲狀腺中H2O2能夠作為信號分子調(diào)節(jié)轉(zhuǎn)錄激活因子1、轉(zhuǎn)錄激活因子3的酪氨酸磷酸化,而近年來的研究[13-14]發(fā)現(xiàn),ROS 在參與甲狀腺細胞生化代謝的同時調(diào)控細胞轉(zhuǎn)錄因子STATs 的表達,進而調(diào)控基因的表達。由此推測,甲巰咪唑片通過清除甲狀腺ROS 活性來起到抗甲狀腺功能亢進的作用。醋酸潑尼松片作為免疫抑制劑,能夠快速抑制機體T 細胞、B 細胞的功能,破壞參與免疫活動的淋巴細胞,同時對免疫母細胞分裂、增殖,漿細胞合成抗體等也有較強的抑制作用,以緩解炎性細胞浸潤、炎性介質(zhì)的產(chǎn)生,緩解組織水腫和充血現(xiàn)象。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1.58%,而對照組僅為60.98%,提示甲巰咪唑片聯(lián)合醋酸潑尼松片治療甲亢性突眼癥效果更為顯著。
經(jīng)1 個月治療后2 組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均下降,觀察組患者FT3、FT4、TPOAb 以及TGAb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甲巰咪唑片聯(lián)合醋酸潑尼松片在抑制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效果更為明顯。李宏旭等[15]發(fā)現(xiàn),醋酸潑尼松片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2 周后FT3、FT4等激素水平下降,與本研究結(jié)果吻合;此外實驗數(shù)據(jù)顯示觀察組TPOAb、TGAb 等指標降幅也高于對照組,雖然目前尚無循證醫(yī)學證據(jù)證實醋酸潑尼松片在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中的價值,但理論上認識有積極意義。比較2 組患者眼征指標變化,顯示觀察組BCVA 改善,眼球突出度、瞼裂高度減少程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甲巰咪唑片的抗甲狀腺功能亢進抑制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分泌,眼眶內(nèi)組織的過度免疫反應受到抑制,T 細胞和吞噬小釋放的細胞因子減少,相應的由細胞因子即炎性細胞釋放的氧自由基、纖維生長因子及免疫調(diào)節(jié)分子等水平明顯減少,眼眶成纖維細胞增殖速度恢復正常,瞼裂癥狀改善,突眼度下降,視功能恢復。醋酸潑尼松片的消炎作用能夠快速消除因吞噬細胞、T 細胞釋放的細胞因子,促進眼眶癥狀的改善。
肝損傷、白細胞減少癥是抗甲狀腺激素藥物較為常見的副反應,一旦出現(xiàn)會影響患者的治療進展,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16]。本研究中,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5.63%,對照組發(fā)生率為31.25%。肝損傷、白細胞減少是甲亢的常見并發(fā)癥,而使用抗甲狀腺藥物也會導致該兩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對照組的肝損傷患者采用保肝治療后癥狀緩解,觀察組患者在治療2 周后肝損傷、白細胞減少癥均明顯改善,提示醋酸潑尼松片對甲狀腺激素藥物導致白細胞減少有治療效用,且具有一定的保肝效果,與劉欣等[17]、韓丹[18]的研究結(jié)果相一致。
綜上所述,甲巰咪唑片聯(lián)合醋酸潑尼松片治療甲亢性突眼癥近期療效可觀,能夠抑制甲狀腺激素過表達,促進臨床癥狀的恢復,且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