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洪琪
(東營市勝利第一初級中學,山東 東營)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已經不適宜學生的發(fā)展,為了滿足學生未來的發(fā)展需要,只有結合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才能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提升學習能力。對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展開深入的探究。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初中教學內容發(fā)生了許多重大的變化。很明顯的感覺是,已經有了更多的教學活動。在生成歷史知識的過程中,沒有直接的結論,而是需要學生探索和交流,總結歷史知識。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教科書中的歷史知識真的變成歷史了嗎?不再那么重要了?答案是否定的。一些歷史知識和概念仍然需要老師給學生講解,但知識探索的過程需要學生自己分析。在經歷了發(fā)現(xiàn)知識的過程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了在歷史學習中的自主探索精神。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的基本素養(yǎng),加強以學生為主體的歷史教學,更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與其他科目相比,歷史需要進行大量的背誦,這一特點會給學生的學習興趣造成一定的影響。在歷史教學中應積極引入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提升歷史學科對學生的吸引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興趣的推動下,學生才能進一步探索歷史的奧妙。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將枯燥的歷史事件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出來,同時還可以在課堂上播放相關歷史電影,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還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歷史事件,在某種程度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精神,促進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時空概念,要求學生明確歷史事件時間和空間。學生應該根據時間、空間的廣度,將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納入這個網絡來構建他們的歷史體系。這就要求教師在歷史教學過程中,要將時間與空間緊密聯(lián)系起來,以便在學習歷史事件中引入時間與空間的要素。例如,七年級上冊歷史中講述了我國從史前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歷史。這一時期的故事平淡無奇,但同時也非常豐富。因此,在這本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通過繪畫或動畫生動地展示內容,給學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蛘咄ㄟ^當時的地圖或地形圖,按時間順序呈現(xiàn),讓學生通過時間和地圖理解歷史事件,形成良好的時空觀念,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對歷史的記憶和認知大有裨益,對高效課堂的構建將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初中階段,學生對于歷史的學習不應該只是死記硬背,更要形成自己的理解思維。初中歷史不僅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加注重學生學會探究歷史知識,用歷史方法看待問題的發(fā)生,從中認識深刻的道理。良好的課堂教學可以推動學生很好地發(fā)展思維,老師在平時應該多鼓勵學生利用互聯(lián)網資源學習,收集和整理自己需要的關于歷史知識的資料。在平時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老師應該善于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比如,在學習“中國近現(xiàn)代生活的變遷”這一章內容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搜集關于近代生活方面的資料,如服飾、生活習慣、文化等,進行文獻的收集和圖片、影像的整理,匯聚成一個小組專欄報告。老師在這一過程中承擔著輔助作用,對于學生的疑問要及時進行解答,對于學生搜集不到的資料,老師應該及時提供幫助,然后以小組的形式制作成圖畫,以圖畫的形式展示中國近現(xiàn)代生活的變遷。最后由小組評選出最佳展示小組,老師再進行總結和鼓勵,對優(yōu)秀的學生進行表揚。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中,學生不僅形成了動手能力,主動地去搜集來自各方面的資料,同時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也能夠很好地理解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歷史。
綜上所述,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在歷史學習中至關重要,不僅可以促進歷史教育的建設,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歷史核心素養(yǎng),對我國歷史發(fā)展有全面、充分的了解。為推動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教師應不斷完善現(xiàn)有教學方式,高度重視歷史教育,實現(xiàn)學生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