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偉 | 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qū)佛山苑幼兒園十畝園分園
生活是一種實踐、一種參與,也是一種體驗。生活教育關注教育的綜合性、整體性、滲透性。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qū)佛山苑幼兒園十畝園分園實施生活化教育,我們希望教育在生活中自然發(fā)生、隨時發(fā)生,讓德智體美勞“五育共舉”,共筑幸福童年。
育德于心,成德于行。教育應引導兒童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為了引導幼兒了解各行各業(yè)的勞動內容,培養(yǎng)他們對勞動的熱愛和對勞動成果的尊重。我們充分利用家長資源開展了系列活動。春天,一位家長贈送了各種蔬菜花卉種子,幼兒園為每一個幼兒準備了營養(yǎng)土和花盆,幼兒可以體驗種植、澆水、觀察、收獲的過程。我們還邀請了在園林所工作的家長,為幼兒講解施肥的技巧,使幼兒意識到“慧勞動”的重要性。勞動體驗有助于激發(fā)幼兒學習和探索的熱情,培養(yǎng)他們獨立自主的精神。
多見者博,多聞者智。我們創(chuàng)設了能生長、會呼吸、有變化的“真游戲”環(huán)境,推動幼兒在重復探究、試錯中解決問題。通過提供多元化的室內小區(qū)域、戶外大環(huán)境,打通了區(qū)域間的空間壁壘;通過提供低結構、可移動、可組合的材料,使幼兒在與材料的互動中主動學習和創(chuàng)造。
此外,我們引領幼兒在多元的人際關系中開闊視野、習得良好品質。首先,活動中教師最大限度地放手、最小限度地介入,建構了和諧的師幼關系。其次,通過花裙子節(jié)、運動會等活動,建構了互助協(xié)作的幼幼關系。再次,通過“親親鄰里節(jié)”“光腳丫環(huán)游中國地圖”等健康的親子活動,建構了民主和諧的親子關系。消防、公安、醫(yī)生、運動員等各行各業(yè)的家長助教、公園廣場才藝老人入園展示,構建了友愛的社會關系。長期追蹤調查顯示,我園歷屆幼兒進入小學后,大多展現(xiàn)出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科學探究能力、組織協(xié)調能力。
心康體健,身體力行。體育運動可以促進幼兒生長發(fā)育,提高幼兒的身體協(xié)調能力。幼兒早晨入園要穿過“封鎖線”,繞障礙、走平衡等。貫穿于一日生活的體能活動使幼兒能更好地與陽光、空氣接觸,從而在放松身心的同時提升身體素質。我們還開展了父子足球賽,賽場上爸爸和幼兒的合作十分默契,“燃燒”的球場如同盛夏的驕陽一樣熱烈。在幼兒的眼中,球場上努力奔跑的爸爸,就是他們心中最閃耀的“偶像”。受到“偶像”的影響,幼兒的運動熱情高漲。他們在賽場上盡情奔跑,一次次將足球踢向球門,門將又一次次將足球撲出。每個幼兒都毫不示弱,他們用自己的運動精神贏得了在場所有人的掌聲與歡呼聲。
此外,我們還開展了全園徒步曲水亭街看菊花、徒步黑虎泉玩“水槍大戰(zhàn)”等活動,有效推動了幼兒身體、情感、創(chuàng)造力及團隊合作能力的快速發(fā)展。
順應天性,各美其美。人的天性是對美的事物的追求。在幼兒園的花裙子節(jié),女孩穿著花裙子,男孩穿著帥氣的花襯衫,他們都邁著輕快的步伐,笑容燦爛、充滿自信地走在T臺上。走秀結束后,幼兒畫出了自己心中最美的花裙子、花襯衫,并制成了精美的展板在幼兒園內展示。美麗的事物有助于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提升幼兒生活的幸福感,為幼兒的生活增添了更多快樂。
通過生活化教育推動幼兒發(fā)展,需要家園共同努力,我們會堅持為幼兒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為他們提供自由創(chuàng)造的機會,推動他們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