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祖沛,臧艷麗
(西平縣人民醫(yī)院 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河南 駐馬店 463900)
支氣管哮喘可引發(fā)反復發(fā)作的喘息、氣促、胸悶、咳嗽等癥狀,發(fā)作嚴重者可在短時間內(nèi)出現(xiàn)呼吸困難及低氧血癥,老年患者由于機體各項器官功能逐漸衰退,臨床癥狀更為嚴重,無法自如地進行日常生活,容易產(chǎn)生焦慮、自責等負面情緒,疏遠照護者,影響家庭關系,導致其家庭功能較差[1]。家庭功能反映家庭靈活度、家庭成員之間的交往質(zhì)量、家庭親密度及適應性等情況,良好的家庭功能可為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復休養(yǎng)環(huán)境,有助于患者進行規(guī)范化疾病管理,保障患者健康與安全[2]。因此,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與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提高其家庭功能十分必要。應對方式是指個體面對應激事件時表現(xiàn)出的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認識活動及應對行為[3]。李艷艷等[4]報道,家庭功能是中青年慢性腎臟病患者“屈服”應對方式影響希望水平的關鍵,“屈服”應對方式可導致家庭溝通模式差、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混亂,進而導致患者家庭功能較差,會降低患者對疾病的適應性及希望水平,影響治療依從性,降低治療效果。推測應對方式與家庭功能可能存在一定關系,但二者在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中的關系研究較少。鑒于此,本研究主要觀察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應對方式與家庭功能的關系。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經(jīng)西平縣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選擇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西平縣人民醫(yī)院接收的82例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及家屬均簽署本研究知情同意書。82例患者中男39例,女43例;年齡66~82(74.15±2.29)歲;病程1~5(2.86±0.23)a。
1.2 入選標準(1)納入標準:①支氣管哮喘符合《支氣管哮喘基層診療指南(2018年)》[5]中相關規(guī)定,且經(jīng)血常規(guī)、痰液細菌培養(yǎng)、肺功能及胸部X線檢查確診;②患者在醫(yī)院接受規(guī)范化治療,定期到院接受隨訪,隨訪時間超過3個月;③病情穩(wěn)定、非急性發(fā)作期;④依從性好且精神正常,可配合完成本研究調(diào)查。(2)排除標準:①合并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炎等其他肺部感染性疾??;②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等其他需長期治療的疾??;③孤寡老人;④近期遭受過重大創(chuàng)傷性事件,心理健康受到影響。
1.3 分析方法
1.3.1應對方式評估方法 于隨訪3個月時,采用簡易應對方式問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6]評估應對方式,該量表克倫巴赫系數(shù)為0.886,重測效度為0.721,量表包括積極應對(12個條目,總分0~36分)和消極應對(7個條目,總分0~21分)2個維度,采用4級評分法評分(0~3分)評分,各維度評分越高,表明患者越傾向此種應對方式。
1.3.2家庭功能評估方法 于隨訪3個月時,采用家庭功能評定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xiàn)AD)[7]評估家庭功能,該量表克倫巴赫系數(shù)為0.910,重測效度為0.850,量表包括問題解決(6個條目,總分6~24分)、角色(11個條目,總分11~44分)、溝通(9個條目,總分9~36分)、情感介入(7個條目,總分7~28分)、情感反應(6個條目,總分6~24分)、行為控制(9個條目,總分9~36分)及總的功能(12個條目,總分12~48分)7個分量表,共60個條目,采用4級評分法評分(1~4分),總分60~240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患者家庭功能越差。
1.3.3基線資料采集分析方法 設計基線資料調(diào)查表,調(diào)查表克倫巴赫系數(shù)為0.835,調(diào)查內(nèi)容主要包括:患者年齡(≥70歲、<70歲)、性別(男、女)、病程(≥3 a、<3 a)、婚姻狀況(有配偶、無配偶)、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及以上)等資料。
2.1 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家庭功能情況隨訪3個月,全部82例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FAD中問題解決評分平均為(12.15±1.36)分,角色評分平均為(23.37±1.28)分,溝通評分平均為(19.08±1.05)分,情感介入評分平均為(16.13±1.10)分,情感反應評分平均為(14.14±1.02)分,行為控制評分平均為(24.23±1.15)分,總的功能評分平均為(32.71±1.53)分,F(xiàn)AD總分平均為(141.81±6.74)分。
2.2 不同特征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家庭功能情況對比不同特征的患者FAD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特征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家庭功能情況對比分)
2.3 不同應對方式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家庭功能比較隨訪3個月,全部82例患者中30例傾向于采取積極應對方式,SCSQ中積極應對維度評分平均為(25.18±1.36)分,F(xiàn)AD評分平均為(138.21±6.46)分,52例傾向于采取消極應對方式,SCSQ中消極應對維度評分平均為(14.53±1.29)分,F(xiàn)AD評分平均為(143.89±6.67)分。
2.4 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應對方式與家庭功能的關系分析一般線性雙變量Pearson直線相關性檢驗結(jié)果顯示,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FAD評分與SCSQ中積極應對維度呈負相關(r<0,P<0.05),與SCSQ中消極應對維度呈正相關(r>0,P<0.05)。見表2。
表2 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應對方式與家庭功能的關系分析
2.5 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應對方式與家庭功能關系的線性回歸分析將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FAD評分作為因變量,將患者應對方式作為自變量并賦值(消極應對=1,積極應對=0),經(jīng)線性回歸分析得到方程,其中回歸模型F值為14.189,R2為0.151,調(diào)整后R2為0.140,結(jié)果顯示,消極的應對方式與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FAD評分高有關(P<0.05)。見表3。
表3 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應對方式與家庭功能關系的線性回歸分析
支氣管哮喘無法根治,患者需長期服用藥物控制臨床癥狀及疾病進展,老年患者由于疾病折磨,加之自身軀體功能的減退,需長期依賴家人照護方可進行日常生活,長此以往會對家庭成員產(chǎn)生內(nèi)疚、自責與負擔感,容易封閉自己,拒絕與家庭成員溝通,導致家庭功能較差[8]。應對方式是指個體為了應對環(huán)境的變化及相關情緒困擾所采取的方法、策略與手段[9]。積極的應對方式有利于降低患者對疾病的應激反應程度,緩解負面情緒,進而主動與家人交流,構(gòu)建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提高家庭功能[10]。因此,探討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應對方式與家庭功能的關系十分必要。
本研究中一般線性雙變量Pearson直線相關性檢驗結(jié)果顯示,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FAD評分與SCSQ中積極應對維度呈負相關,與SCSQ中消極應對維度呈正相關,線性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消極的應對方式與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FAD評分高有關。分析原因在于,消極的應對方式會降低患者對疾病的重視程度、關注度及治療信心,患者傾向于自我隔離,拒絕主動與家庭成員溝通,并拒絕家人的關心與幫助,導致家庭親密度較低,家庭氛圍較差,使得家庭功能較差[11]。采取積極應對方式的患者可通過主動詢問醫(yī)護人員、上網(wǎng)查詢資料等方式了解到支氣管哮喘雖無法治愈,但經(jīng)過規(guī)范化的治療可控制疾病進展,緩解臨床癥狀,不會對家庭產(chǎn)生較大影響,且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有助于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疾病控制效果,改善預后,可增加患者對疾病治療的信心,提高其主動與家庭成員交流溝通的意愿與能力,進而提高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密關系,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提高家庭親密度[12]。此外,良好的家庭氛圍又可為患者提供舒適、溫馨的休養(yǎng)環(huán)境,家庭成員共同承擔疾病所帶來的壓力,解決疾病帶來的各種問題,可減輕患者負面情緒體驗,緩解心理負擔,增加對治療的信心與勇氣,從而促使其采取積極應對方式面對疾病[13-14]。對此,建議醫(yī)護人員加強對患者疾病與治療相關知識的普及,提高其對疾病認知度,同時可設立心理咨詢室,對患者負面情緒給予針對性疏導,減輕其負面情緒,提高治療信心,并強調(diào)支氣管哮喘需長期居家治療,良好的家庭功能有助于控制疾病進展,使其采取積極的應對方式面對疾病,積極主動與家人溝通,建立良好的交流環(huán)境,提高家庭親密度,改善家庭氛圍,進而提高家庭功能。
綜上所述,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家庭功能與消極應對方式呈負相關,與積極應對方式呈正相關,建議臨床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干預,使患者采取積極的應對方式面對疾病,改善家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