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軍 陳柏潤
George Lakoff 和 Mark Johnson[1]4指出:隱喻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通過語言來產(chǎn)生具象的感受。歌曲是一種特殊的表達形式,動人的歌詞總能讓人產(chǎn)生共鳴[2],是傳達歌曲情感與價值的載體,經(jīng)常借助隱喻讓聽眾獲得真實感受。情感包括愛情、親情與友情,潛心鉆研愛情隱喻研究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而對親情、友情的隱喻研究則相對較少,以英漢歌曲的歌詞為語料的對比研究則更是鳳毛麟角,筆者所了解到的現(xiàn)有相關(guān)研究:陶瀅冰[3]在其碩士論文中對“親情”的相關(guān)隱喻有所提及,因此目前研究空間相對充足。
胡吟久和楊君武表明:“在現(xiàn)代社會里,家庭結(jié)構(gòu)逐漸變得松散,無私的、非私利的傳統(tǒng)親情模式在物欲社會中逐漸被解構(gòu)?!盵4]因此,本文收集部分英漢歌曲中的親情概念隱喻(后稱親情隱喻)并進行分類,探究英漢歌詞親情隱喻的異同,分析差異性的原因,旨在為隱喻研究盡綿薄之力的同時,能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呼吁人們莫忘親情。
Lakoff[5]指出:隱喻不僅僅關(guān)乎語言,還與思維、理性有關(guān)。因此,當中英文的歌曲在表達相同主旨、傳達相似的情感時,語言的屏障就顯得不那么重要,再加上“親情是所有感情的根…是一種帶有生物本能的情感”[6],為取得人類最本真的共鳴,使用的隱喻難免會不謀而合,筆者在收集一定數(shù)量的語料之后,大致將具有相似性的概念隱喻分為以下六類,并作簡要分析。
A.I’ll be your beacon through the darkest night
(Celine Dion-Goodbye's(thesaddestword))
B.It's enough for this wide-eyed wanderer that we got this far
(Elton John-CanYouFeeltheLoveTonight)
C.走完這段路就來了(福祿壽《玉珍》)
D.感謝一路上有你(筷子兄弟《父親》)
E.是否讓風吹熄了蠟燭 在黑暗中獨自漫步(蘇芮《親愛的小孩》)
Lakoff對愛是“旅途”的隱喻作了詳細解釋,他指出愛是“旅途”的隱喻用于理解與解釋愛情關(guān)系的方方面面,例如與愛人的分別可以表達成:愛情的旅途如此短暫,而親情的時間跨度往往也是歌曲常常關(guān)注到的,于是有了上述幾個例子的隱喻現(xiàn)象。例A表達了對母親離世的悲傷情愫,女兒化作燈塔,照亮母親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例C和例D分別是寫給作者自己的外婆與爸爸,都將與親人陪伴的時光隱喻成一段旅途。在這些例子里,目標域是親情,源域則是與親人共同走過的旅程,親人的離去就像是一段旅程結(jié)束后的分道揚鑣。
A.You raise me up(Westlife-Youraisemeup)
B.他用他的雙肩托起我重生的起點(韓紅《天亮了》)
C.我要爬上你的肩膀(蘇打綠《小時候》)
Lakoff和Johnson[1]15指出:方位隱喻現(xiàn)象源自于我們的空間感,與我們的身體、身體所處的環(huán)境息息相關(guān),例如“快樂是向上的”;親情是人類美好情感的一大類別,所以親情在空間中也是傾向于向上的,是“托舉的力量”。例如“You raise me up”的raise up既可以表達撫育,也可以理解成父母把孩子高高舉起的行為,以此來表達愛意;例C中“我要爬上你的肩膀”則具體描繪了 “父親背著兒子”的畫面來表現(xiàn)親情,這一托舉體現(xiàn)了父愛對孩子的分量。
A.I’ll be the wings that guide your broken flight
(Celine Dion-Goodbye's(thesaddestword))
B.你會不會披星戴月乘風破浪來我夢里(福祿壽《玉珍》)
“結(jié)構(gòu)隱喻不僅能定位概念、參照與量化,還能用一個高度概括、清晰的、結(jié)構(gòu)化的概念來構(gòu)建另一個概念。”[1]62冒險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親情亦如此,父母總是舍棄自己的舒坦,在養(yǎng)育子女時不斷地付出。例A很好地加以例證:女兒不舍母親離世,愿化作雙翅陪伴母親?!队裾洹穭t用“乘風破浪”來表達陰陽兩隔的親人想要再見面已是天大的阻力,以代價之高來反襯出親情的珍貴。
A.I’ll be the shelter through your raging storm
(Celine Dion-Goodbye's(thesaddestword))
B.有一種愛雖然不表白,卻是風雨中堅實的依賴(王凱《有一種愛》)
中文經(jīng)常說到:家是避風港。生活中的艱辛與苦難在所難免,而為歷經(jīng)風暴后的孩子給予溫暖的正是親情,因此,親情是親人受傷時療愈的港灣。例A中的這一句歌詞是唱給母親的,將自己比作狂風暴雨里的庇護所,表達子女對母親深深的愛;而《有一種愛》所設(shè)置的語境也非常相似,把父母的愛比作可以依賴的港灣,英漢兩者的源域與目標域都非常接近,可見即便文化存在差異的情況下,隱喻有時也能不謀而合。
A.I love you for giving me your eyes(Taylor Swift-TheBestDay)
B.一生眷顧無言地送贈(BEYOND《真的愛你》)
漢語中有“親恩”一詞用以表達子女對父母的感激之情,如《真的愛你》這首歌寫給母親,母愛是默默地送贈,作為子女應該報答母親的這份恩情;而英語中也有對應的表達:Taylor Swift深愛著母親,因為降生之時是母親賜予自己一副明亮的雙目才得以看世界。
A.I hold you in my heart(Miguel and Natalia Lafourcade-RememberMe)
B.逝去的人住在心間(旅行團樂隊《逝去的歌》)
親情是將與親人的記憶和情感銘記于心。謳歌親情的電影《尋夢環(huán)游記》紅極一時,主題曲Rememberme表達的是:雖與親人陰陽兩隔,卻將親人銘記心中,把親情視作藏于心中之物,而《逝去的歌》認為親人的離去是另一種存在方式:逝去的親人住在活著的人們心中,把自己的心比作房子,而親人、親情永存于此。
歌曲是英語文化與漢語文化的載體之一,而文化的差異也會在歌詞文本中有所體現(xiàn)?!翱臻g概念源自于我們對實際生活中空間的體驗,我們賴以生存的概念就是以這樣最基本的形式產(chǎn)生的……所有的經(jīng)驗歸根到底都是文化,我們體驗世間萬物的方式就是:我們的文化用經(jīng)驗的方式將這世界呈現(xiàn)給我們?!盵1]15因此,英漢文化的差異、各國人民的生活差異產(chǎn)生了經(jīng)驗之差,從而對基礎(chǔ)概念隨物賦形也難免不同。
英語國家的家庭教育傾向于培養(yǎng)“獨立自主”的個體,因此,相較于中文而言較少強調(diào)親緣紐帶,但是對于親情的謳歌是全人類共同的本能,而在英語國家的文化影響下,英語歌詞中也存在一些特殊的隱喻來描述親情。
1.親情是“實體”
A.Without you I’m not whole(Bodhi Jones-OhFather)
B.Mama you’re the queen of my heart(Boyz II Men-ASongforMama)
Lakoff和Johnson[1]26提到:“正如人類的空間感能產(chǎn)生方位隱喻,我們對實物(特別是身體)的體驗能產(chǎn)生一系列的本體隱喻,即把事件、活動、情感、想法等看作是實體或者物質(zhì)?!崩鼳就是把人看作物體,目標域是人,源域則是一個可度量的容器,有父愛的人是完整的個體,而缺少了父親的“我”作為容器也缺少了一部分,以此隱喻來強調(diào)親子之間“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緊密關(guān)系;而例B則把母親比作心中的皇后,母親逝世之悲傷程度仿佛一個國家失去了皇后,從而強調(diào)親情之重要程度。
2.親情的宗教色彩
A.God smiles on my little brother (Taylor Swift-TheBestDay)
B.This miracle God gave to me(Martina Mcbride-InMyDaughter'sEyes)
C.You are the god and the weight of her world(John Mayer-Daughters)
基督教對西方文化的影響程度甚深,光是福音音樂就數(shù)不勝數(shù),而歌詞含有宗教色彩的歌曲更是不計其數(shù);宗教在英語國家的家庭道德教育中發(fā)揮著不可低估的作用[7],從上述例子可見:親情猶如上帝的恩惠,例A是Taylor對自己弟弟的愛,上帝見了都要囅然而笑;例B則是Martina將女兒比作上帝饋贈的奇跡;例C的宗教色彩更濃:父親是女兒的上帝、全世界,體現(xiàn)了不可取代的父女情。
李冬妮認為:中國的傳統(tǒng)思維方式追求事物間的聯(lián)系及其功用,而這個特點是中西文化的重要差異[8]。而“認知系統(tǒng)內(nèi)的跨文化差異是允許存在的,不同的文化對概念隱喻有著不同的理解與體驗,這種差異體現(xiàn)在語言上?!盵9]以下是漢語中較為特殊的隱喻,大致可分為四類。
1.親情是“奉獻”
A.父親是兒那登天的梯,父親是那拉車的牛(崔京浩《父親》)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父母親的愛是子女成長的重要鋪墊,孩子踩在父母親的肩膀上才能摸得更高,因此,父母常常被比作孩子的工具。如上述兩個例子,父親是孩子登天的梯子,又如拉車的牛;在這一對隱喻里,源域是工具、苦力,表達父愛是如此簡單樸實而不起眼,是父親無言的奉獻才換來孩子的成就。
2.親情是“身體的一部分”
A.媽媽的心肝在天涯(甄妮《魯冰花》)
B.要和你同手同腳地走下去(溫嵐《同手同腳》)
情感關(guān)系的親密程度從稱謂就有所體現(xiàn),中國人常常對自己的孩子稱呼為“心肝寶貝”,把孩子看作與自己的心和肝一樣重要。例A是耳熟能詳?shù)膬焊琛遏敱ā?,媽媽的心肝在這里暗指與母親分隔兩地的孩子。而兄弟姐妹關(guān)系,漢語中用手足一詞來表示再合適不過。例B將姐弟情視作同手同腳,以“共用一個身體”來強調(diào)姐弟同胞關(guān)系的緊密性。
3.親情是“血脈融合”
A.我們都是一個人加另一個人的長相(蘇打綠《早點回家》)
B.有一種愛,早已融入彼此的血脈(王凱《有一種愛》)
血濃于水是中國人常用到的對親情的描述,用來強調(diào)親人之間的血緣關(guān)系,上述兩句歌詞就很典型:例A隱喻子女是父親與母親二人血脈融合的結(jié)果;例B則是將父母對子女的愛比作血脈相融,子女體內(nèi)流淌的是父母的血液,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存在于血液之中的。
4.親情是“溫暖的天氣”
A.春風化雨暖透我的心(BEYOND《真的愛你》)
B.姐姐你那邊的天空是不是總有太陽高照(趙雷《未給姐姐遞出的信》)
“分散的小生產(chǎn)幾千年不變……是親情文化延續(xù)的原因”,可見農(nóng)耕文明對家庭紐帶的影響至深,而農(nóng)耕對自然規(guī)律的關(guān)注在語言上也有所體現(xiàn)。例如隱喻包含自然現(xiàn)象,親情是春風化雨、是太陽高照:BEYOND歌頌母親的諄諄教導,母愛如和煦的春風與溫潤的春雨;而趙雷則是希望姐姐頭頂?shù)奶炜湛傆袦嘏年柟飧哒?,正如自己的關(guān)愛,二者都用溫暖的天氣來抒發(fā)對親人的愛。
就已收集的語料與分析來看:首先,漢語中關(guān)于親情的隱喻更豐富,在相同的一種隱喻下,漢語的語料較多,形式也更加多樣;其次,就特殊隱喻而言,漢語歌曲目標域與源域之間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即本體與喻體的關(guān)聯(lián)性更強,如親情是“身體的一部分”,而相比之下英語中直接強調(diào)血緣關(guān)系的隱喻則較少,本體與喻體的關(guān)聯(lián)性較弱。造成上述差異的原因總結(jié)有三:其一,中國在價值取向上與英語國家的人存在差異,英語國家的人注重個人利益,父母和子女都是獨立個體,而中國人強調(diào)集體主義,父母與子女是有不可分割的紐帶[10];其二,社會關(guān)系不同,中國以血親關(guān)系為基礎(chǔ)實現(xiàn)家國同構(gòu),親情對于中國人而言有重要的社會價值,而在英語國家人的基本角色是公民而非家庭成員;其三,社會經(jīng)濟形態(tài)的不同,中國經(jīng)歷了長期的自然經(jīng)濟,個體對家庭的依賴程度極高,而英語國家的商品經(jīng)濟則更趨向于鼓勵個體獨立性。
最后,回到隱喻研究上,由于不同的文化與生活背景,導致不同的認知系統(tǒng)產(chǎn)生,親情隱喻的使用從而有異,就各自特殊的表達上來看,漢語歌曲中親情是“血脈融合”等隱喻比英語歌曲中親情是“實體”等隱喻來得要更加有人情味,更強調(diào)親緣紐帶;但拋開差異后,更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語言不相通、文化有區(qū)隔,人們對于親人間最真摯的情感卻有著普遍的向往,這些英漢親情歌曲雖有語言上、價值取向上的種種差異,卻不影響人們對于親情的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