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 山
拾起嘆噓,風聲問人
還有嗎
一巖獨坐,幾樹枝搖
得失走了
河 邊
花捉蜂蝶,路獵樹影
河面一尾白條咬蜻蜓
一群鴨兒嘎嘎,說是它們的
岸上釣竿路過
浪里魚兒躲了
石 墩
門外石墩上,坐過的月光
該喊她大婆
早就走啰
納鞋底的嬸娘們相繼坐過
已走啰
今晨旭日路過,一群娃兒
喊我大公
想起大公無私,回望堂屋神龕上
“天地君親師位”,兩側(cè)祖脈
似乎在等我入座
聽老巖喊
聽老巖喊:兒子
一屁股坐滑,已是古稀
幾朵野花偷偷地笑
那老者,見山腰還挺了挺
腳板在鞋底還癢癢的
走不動啰!拉山陪坐一會兒
鳥啼幾聲:那老小子
老家
老巖已非處男,與春秋
一婚再婚
老寨已非處女,新房老媳婦
都是奶奶啰
七十回老家,想說和老牛很熟
它說不是的,該喊你祖祖
嶺上山民
高高矮矮的肩膀聳山路崎嶇
自古就如是
方方圓圓的臉龐天圓地方
農(nóng)事如是
腰圍的胖瘦,手腳的長短
勻稱與磨損,變動著命運
峰巒起伏歷史
說個“卵”,樹上飛禽會受孕
算個“毬”,草叢野兔也顯靈
樂了笑成花朵
愁了還罵鴉噪
遇紅白之事,抬桌端凳方方圓圓
負重過難關(guān),眾親搭力高高低低
山里世道,在鄉(xiāng)民肩上
耕讀軼事,在老年人嘴中
泥 土
人是移動的黃土,結(jié)日子的顆粒
世事也就土壤
土質(zhì)肥瘦的心形之碗
酸甜苦辣,是暈素之祖
食色竄根……
最終化為土,繁衍炊煙
人一生難離錢,而上蒼
視錢財為泥土
參 拜
鮮活的人體參拜木雕泥塑之神
有求必應(yīng)嗎
鐘磬之聲繞耳,香火熏眼
神臺之上,菩薩眼望廟門之外
玩耍的兒童
心生敬意
花紅草綠在敬香路兩旁
幾株古樹蒼翠,老當益壯
明白了
日出一枚公章蓋天藍,明白了
天是民生的飯碗
月起滿圓或半弦,印證夢想
夜里還收獲豐欠
雷電實話實說,老天也像人勤
高高在上,也不敢偷懶
小河之上
小河之上,楊柳岸
系誰之舟
東西南比柳樹下
山姑已老婦
這株啼杜語,那棵鳴鷓鴣
一聲聲,年少去也……
柳浪之下一老翁,心事浩渺
幾瓢黃昏,還想舀日出
晚霞很血性,映夕暮
柳垂蛙鳴,喊月牙之舟
如哭:住、住、住……
花坡
花坡上課,給蜂蝶們講《美學(xué)》
苞谷吐纓思緒,掛陽光
練習鳥啼
巖豆藤牽幾籠天藍,在風中
教葉綠試飛
青苔在幽徑休息,一枝橫
拍了拍泉響,似說
那老者,還活著
幾朵野花在林隙偷望,躡手躡腳
野百合
野百合開放野坡,紅紅的
熱情似火
野徑荊棘掛白云,在巖上
落日落近白發(fā),月色告訴我
她的青絲被日出拿走了
回眸回憶,想問個明白
籬笆上牽?;ㄟf眼色
別別別
李發(fā)模,詩人,曾有多種著作獲過獎、譯為多種文字。長詩《呼聲》獲中國首屆詩歌獎,被前蘇聯(lián)作家葉甫圖申科譽為“中國新詩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