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清
以“送雞蛋”為幌子吸引老年人,老媽天天跑去領免費雞蛋,還架不住忽悠,買了一大堆保健品。我知道后有些生氣,對母親說:“你貪這些便宜干什么,買的全是假貨,浪費錢不說,吃了對身體也不好。”母親辯解道:“現場有人演示,他們都說效果挺好,好多人都搶著買,我也就跟著買了。”
我又說:“那都是托兒,你不知道?。俊蹦赣H不作聲了,像個做錯事的孩子,低著頭。也許是我的斥責起了作用,后來母親就很少上街了。問她,她回我:“我又不識字,怕經不起人家的騙,買假東西回來,又惹你發(fā)脾氣。”
當時,我突然感到一種深深的懊悔,其實我如果將斥責改成輕言細語的引導該多好?。?/p>
還有一次,父親的老年手機壞了,我直接給他買了一部智能機。父親一邊責怪我亂花錢,一邊喜滋滋地擺弄著手機,好奇地問這問那,我也耐心地教他如何操作。有一天,我正在為寫一篇稿子焦頭爛額,父親又過來問我怎么在淘寶上買東西。教了他幾遍都不會,我就不耐煩地說:“我都忙死了,你還來煩我。要買東西直接給我說就是了,逛什么淘寶!”“哦……哦……我自己再琢磨琢磨?!备赣H尷尬地笑著,聲音有點小。我突然感到自己對父親太過分了,父親老了,理解能力自然比不上我們,為什么我就不能和顏悅色,好好地說呢?
相信有不少人同我一樣,我們對陌生人溫和、對領導恭敬、對朋友客氣,而對待自己的父母卻毫無顧忌,有什么情緒和想法張嘴就來。出差之前遇到父母的反復囑咐,我就會說:“好了,別啰嗦了,又不是三歲小孩?!备改附o我夾菜,我會說:“吃什么我自己夾?!庇袝r嫌父母干涉自己的生活,我會說:“我的事你們少管!”——我們就這樣口無遮攔,一次次地傷害著父母的心。
因為我們知道,父母是最親近的人,自己再怎么說,他們也不會計較,自己再怎么任性,他們也都會包容、接納我們,所以就無視父母的感受。父母默默地承受著來自我們的任性與壞脾氣,其實他們心里應該是非常難受的。威廉·貝納德在《哈佛家訓》中說:有時,你會說出傷害他們的話,或者做出讓他們心痛的事情。不要認為他們不會介意,就像在籬笆上釘過釘子一樣,傷害會留下永遠的痕跡。
胡適也曾在《我的母親》中寫道:“世間最可厭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這比打罵還難受?!蔽蚁胝f的是,會愛的人生,必然是從愛父母開始的。其實父母圖的并不多,愛父母、善待他們,并不僅是物質的滿足。有時,只需一種陪伴,只需從好好說話開始,父母便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