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郭猛,黃勇,張紅瑞,李賀敏,周艷,高致明
(河南農業(yè)大學 農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葉片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其大小直接影響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長發(fā)育和產量品質形成的基礎。葉面積表征了植物葉片的大小,是植物模型的重要參數(shù),常用在植物生物生化、生理生態(tài)、作物栽培管理與遺傳育種等方面的研究和應用[1]。目前,植物葉面積的測量方法主要有方格法[2]、稱重法[3-4]、長寬法[5-6]、回歸方程法[7]以及葉面積儀法[8]和圖像處理法[9-10]等,這些方法多存在工作量大、對操作者的素質要求較高的問題,有些需要昂貴的設備支持[1,11],不適合大規(guī)模的活體測量,而長寬法測量操作簡便,更適用野外葉面積的快速測量。長寬法即測出葉片的長和寬,長寬乘積再以校正系數(shù)校正得出葉片的葉面積[6],獲得較為精確的校正系數(shù)是長寬法測量葉面積的關鍵。前人已有大量研究[5-6,12],明確了小麥、玉米、水稻、大豆、煙草等作物的長寬法求葉面積所需的校正系數(shù)。
地黃(RehmanniaglutinosaL.)是玄參科常用大宗藥材,以栽培品入藥,地黃葉面積為地黃重要的農藝性狀之一,是衡量地黃群體結構配置和合理密植的一個重要指標,在研究地黃生長發(fā)育和栽培模式等方面有著重要意義。周成明[13]以北京1號推導出地黃葉面積及葉面積系數(shù)的公式,研究表明,地黃不同品種葉形存在差異[14],近年隨著地黃品種的更替和栽培措施改變,需要及時更新地黃葉面積計算方式。地黃道地產區(qū)栽培品種繁多,本試驗選取葉形差異大的2個地黃品種為試驗材料,研究地黃這2個品種的葉面積校正系數(shù),以期為葉面積的準確測量和生產提供參考。
試驗在河南農業(yè)大學原陽農場進行,參試的為焦作地黃道地產區(qū)的2個地黃栽培品種懷豐(葉形小)和北京3號(葉形大),栽培材料為地黃的塊根,由河南省武陟縣四大懷藥研究所提供。
試驗地長寬為6 m×6 m,起壟單行種植,壟高25 cm,壟距25 cm,株距20 cm。于2020年5月2日種植,8月16日取葉,每個品種隨機選取完全展開且完整的葉片各100片。
采用直尺測定地黃葉片葉長(L)和葉寬(D),清潔后用YMJ-A葉面積測量儀(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測定葉面積,每片葉重復測3次,以3次測量值的平均值作為真實葉面積(S)。根據(jù)真實葉面積大小,將2個品種各100片葉分為<100、100~<150、150~200、>200 cm2的4個等級,將200組樣本數(shù)據(jù)代入公式K=S/L×D,即可計算其葉面積校正系數(shù)K。
應用Excle 2016和SPSS 24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使用Excle 2016軟件進行作圖,在0.05水平上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由表1可知,懷豐品種以小型葉片居多,其中葉面積<100和100~<150 cm2葉片分別占34%、50%,≥150 cm2葉片僅占16%;按葉面積大小所得到的葉面積校正系數(shù)為0.654~0.738,全部葉片的校正系數(shù)中位數(shù)為0.690。北京3號品種以大型葉片居多,其中葉面積>200、150~200和100~<150 cm2葉片分別占42%、28%、23%,<100 cm2葉片僅占7%;按葉面積大小所得到的葉面積校正系數(shù)為0.675~0.773,全部葉片的校正系數(shù)中位數(shù)為0.752。2個品種的校正系數(shù)之間差異較大;相同大小葉片葉面積校正系數(shù)也存在明顯差異。
表1 2個地黃品種不同大小葉片用長寬法計算葉面積的校正系數(shù)
圖1可知,使用公式計算所得懷豐的校正系數(shù)K值主要在0.6~0.8,且隨葉面積增加呈逐漸增大的趨勢,最大值為0.78,最小值0.59,標準差為0.042,懷豐的葉面積校正系數(shù)K中位數(shù)為0.690。通過田間測量懷豐的葉長和葉寬,葉長乘葉寬再乘以校正系數(shù)0.690,可得到相對準確的葉面積值。使用公式計算所得北京3號的校正系數(shù)K值主要分布在0.6~0.8,整體呈逐漸增大的趨勢,且在葉面積較小時離散程度較大,之后趨于平穩(wěn),最大值為0.83,最小值0.59,標準差為0.047,北京3號的葉面積校正系數(shù)K中位數(shù)為0.752,通過田間測量地黃品種北京3號的葉長和葉寬,葉長乘葉寬再乘以校正系數(shù)0.752,可得到相對準確的葉面積值。
圖1 地黃品種懷豐(上)和北京3號(下)葉片樣本求得的校正系數(shù)K值的散點分布圖
依據(jù)懷豐和北京3號的校正系數(shù)0.690和0.752,計算2個品種各100個樣本的葉面積,與葉面積儀法所得葉面積進行相關性分析。由圖2可知,懷豐長寬法與葉面積儀法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R2為0.982,北京3號長寬法與葉面積儀法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R2為0.969,均達極顯著水平,說明本試驗長寬法與葉面積儀法葉面積具有很好的線性關系,所得校正系數(shù)具有適用性。地黃品種懷豐和北京3號所得線性回歸方程分別為Y=1.148 4X-16.081和Y=1.111 6X-20.346。
圖2 用長寬法與葉面積儀法2個地黃品種的葉面積的相關性
選取懷豐和北京3號2個品種各12個葉片樣品,測量其長和寬,使用懷豐和北京3號的中位數(shù)0.690和0.752作為校正系數(shù)計算各自的葉面積,同時以葉面積儀測定每片葉的真實面積,懷豐長寬法面積和真實葉面積平均值為198.56和139.21 cm2,12個樣品葉面積差值-10.08~4.58 cm2,誤差-4.82%~4.11%,平均誤差為-1.64%。北京3號長寬法面積和真實葉面積平均值為217.17、162.41 cm2,12個樣品葉面積差值為-11.69~8.44 cm2,誤差-4.84%~4.31%,平均誤差為0.53%(表2)。懷豐和北京3號長寬法面積計算誤差均小于5.0%。說明以這24個樣品作為代表進行檢驗時本試驗所求得的校正系數(shù)可以適用。
表2 2個地黃品種各12片葉用長寬法計算的葉面積與實測面積的比較
植物葉片對光能的獲取和轉化、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以及有機物質的合成起著決定性作用。通過對地黃葉面積的研究和調控,可以為其合理密植和栽培措施的優(yōu)化提供理論依據(jù)。地黃隨著栽培產業(yè)的發(fā)展,栽培品種更新較快,用長寬法測定葉面積具有操作簡便且無損測量的優(yōu)點,確定新品種的葉面積校正系數(shù)成為地黃行業(yè)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試驗通過葉面積儀的測量結果來確定地黃的葉面積校正系數(shù),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大小的地黃葉面積校正系數(shù)間存在顯著差異,且隨著葉面積的增大,校正系數(shù)也逐漸增大。因為隨著地黃的生長,其葉形越來越接近圓形,葉面積也越來越接近葉片的最小外接矩形的面積,校正系數(shù)則隨之增大,說明地黃的葉形對其校正系數(shù)有顯著影響,這與胡家峰等的研究結果相似[15]。對于相同大小的葉片,地黃品種懷豐和北京3號的葉面積校正系數(shù)間存在差異;從整體來看,2個品種的校正系數(shù)也存在明顯差異,可見品種對葉面積校正系數(shù)有顯著影響,這與徐興陽等人的研究結果相似[4]。將地黃按不同品種進行葉面積校正系數(shù)的研究對室外地黃葉面積的測量工作很有意義。2個地黃品種葉形存在差異,本試驗選取的樣本中,懷豐多是小葉,而北京3號多是大葉,采取中位數(shù)作為校正系數(shù)更加準確,得懷豐和北京3號的葉面積校正系數(shù)分別為0.690和0.752,該結果稍大于周成明[13]研究所得的北京1號的0.62和胡林[16]的葉形相關研究中卵圓形葉片的系數(shù)2/3,可能是不同品種和不同植物之間葉片形態(tài)的差異造成的。
綜上,使用長寬法估測地黃葉面積,既有不損傷植株,又具簡便易測、可靠性強、準確性高的優(yōu)點。不同地黃品種根據(jù)其葉型大小需采用不同校正系數(shù),懷豐的葉面積系數(shù)建議采用0.690,北京3號建議采用0.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