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摘要:在目前,隨著初中生物學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與深入,培育學習者科學探究能力成為眾多一線教育者重要的教育目標之一。生物學是一門通過仔細觀察實驗現象、提出疑惑問題,并在實驗探究中對知識進行有效內化的自然學科,在這其中,科學探究是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不可缺少的要素,生物的發(fā)展離不開科學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也是當今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標?;诖?,本文就對初中生物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有效方式進行探討,希望能夠幫助到同行教師。
關鍵詞:中學生;生物科學探究能力;培養(yǎng)方式
引言:
在當今社會的發(fā)展中,為了實現社會的大變革、大發(fā)展,全面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型、探究型人才培養(yǎng)策略刻不容緩,以科學探究為核心培育人才已經成為國際基礎科學教育的共識。生物科學探究能力作為生物核心素養(yǎng)之一,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貫穿學生學習生物的整個過程,探究能力影響著學生的模型建構、科學推理、科學論證以及質疑創(chuàng)新,而這些要素又影響著學生未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從學生的長遠發(fā)展來看,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至關重要。針對當前的生物教學實際來說,生物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所以,如何更好的培養(yǎng)初中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就成為當前教師需要關注的重點。
一、結合情境教學,激發(fā)學生探究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最好的教師,興趣的培養(yǎng)能夠轉化為學習動機、動力,并且在學習動力的推動下,對枯燥知識進行深度學習,實現知識的有效掌握與記憶。生物知識源于生活,很多生活中的現象都存在著生物知識,需要學生在細心的觀察中,發(fā)現、探究生物知識,從而鍛煉自己的科學探究能力。情境教學具有直觀性,是種具象化的的景象或境地,將人們的內心引入到真實環(huán)境中,以浸入式的學習體驗,將學生引入到知識中,由學生親自體驗知識內容,接受與感知知識內涵,實現學生內心世界的滿足,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實現情與境的統(tǒng)一。所以,教師要結合情境教學,激發(fā)學生對生物現象的探究興趣,為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打造基礎。
例如,講解《人體的呼吸》中“發(fā)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這部分知識為例。在教學中,教師采用情境教學,先將宇宙的圖片展示給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我們學過地理,知道地球之外是沒有氧氣的,沒有氧氣我們無法呼吸,容易出現缺氧的情況?!苯又?,教師鏡頭轉變一個嬰兒,引導學生:“我們一出生就需要呼吸,離不開空氣,現在想一想,外界的空氣經過呼吸道的處理是如何進入肺部?在肺部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氣體又是如何到達全身的呢?”結合學生的實際,設計情境,學生的興趣將有了很大變化,都想去探究空氣進入人體后所產生的變化,學習更加努力。
二、開展實驗小組,深入探究生物實驗
在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的重要意義非常明顯,實驗教學能讓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大膽猜想與探究分析,并結合實驗操作來證明猜想的準確性,從而提升自己的整體能力。在這其中,實驗問題的探究與實驗步驟的操作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合作教學關注學生的興趣,其以“合作”為根本,學生“自主”為依據,將打破教師“一言堂”及學生“自我內卷”的限制,利用共同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浸入式的學習體驗中,獲得興趣,提高自覺性,從而對知識進行深刻記憶與掌握,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所以,教師要開展實驗小組,在共同學習與合作中,深入問題探究,操作實驗,實現共同學習。
例如,講解《人體的呼吸》中“發(fā)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這部分知識為例。在開展學習之前,教師先組建學習小組,并提出問題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合作探究,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與解決。這樣的學習方式,在問題引領下,學生會自覺思考,并在時間充裕下,與其他成員進行探究,共同學習,經歷了這個過程后,將增強自身的自主意識。
三、多元評價教學,培養(yǎng)科學探究自信
多方面地對學生探究能力進行評價可以培養(yǎng)學習科學探究自信,教師可通過多元評價方式,從不同角度、不同觀點來看待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探究是有成果的,不單單以成績高低來決定全面發(fā)展,鼓勵學生提高信心。
首先是學生自評,學生完成探究實驗后,要對自己的實驗猜想進行審視,看一看自己的猜想與實驗結果一致?由學生自評,能夠讓學生對自己的實驗猜想進行多次全面的審視,判斷自己想法是否優(yōu)秀。其次是學生互評,讓學生之間相互評價,在不同評價語言中完善自我。當然,評價也需要具有指向性,應輔助學生了解自身不足,并在改進與完善中,促使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總而言之,科學探究能力的培育不是彈指之間就能力獲取成效的,這需要學校、家長、學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學生科學探究意識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做出教學策略上的轉變,單一化的學習已不再適合當前接受多元沖擊的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在實際的教學中,作為學生的“明燈”,教師應立足于學生基本,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點,合課堂實際,設計多種方式,多措并舉,給予學生一個愉悅、歡快的課堂環(huán)境,帶動他們的興趣發(fā)展,展開生物教學,將實現自身品質的升華,助力綜合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唐鳴.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生生物探究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研究[J].啟迪與智慧:下,2020(1):1.
[2]陳睿.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的有效策略[J].花溪,202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