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縣蓮塘一中 譚伊若
走進山西諸葛村,映入眼簾的是青磚紅瓦、粗樸斗拱。飛檐處的鈴鐺在微風輕撫下叮當作響,偶爾還有幾聲翠鳥互鳴。古風古韻縈繞著這座村莊,歲月沉淀,時間似乎在這個僻靜的小地方停住了。
此行前來,是為了拜訪多年不見的表哥。他是當?shù)匾晃恍∮忻麣獾漠嫾遥瑸楦黝惞沤ㄖ鳟?。表哥原在發(fā)達城市的高等學府進行過專業(yè)學習,當?shù)刂O計公司想聘任他,可他最終選擇留在偏僻的農(nóng)村老家。一支鋼筆、一瓶墨汁,成為他的摯友;一間小屋、一張畫紙,是他的精神歸宿。
路過清微觀,我們在門口的文物保護石碑前駐足?!澳氵€記得這地方嗎?小時候,我們經(jīng)常在這玩,現(xiàn)在它已經(jīng)有文物保護石碑了?!北砀绲脑捳Z間流露出喜悅之情。原來,為了給清微觀申請文物保護資格,他拿著拍的照片和整理出的文獻史料,不知跑了多少地方。說罷,他望向遠方黛色的群山,又將視線定格在靜漱河邊的渡口,我也隨著他的目光望去,思緒飛到了十幾年前。
那時,我們總在清微觀里一起玩耍。說是一起玩耍,實際上是我和村里的其他孩童嬉戲打鬧,而表哥只身一人坐在旁邊雕著他的小蘿卜,偶爾抬頭看一眼我們,微微一笑,隨即又低下頭專心地雕刻起來。他的藝術天賦似乎從那時就已顯露,兩口就能吃完的蘿卜在他手上可以被雕成一朵花。手腕的控制力和做事的專注度為他此后作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走進名為“符采克炳”的庭院,瞥過路旁名為“漱石枕流”的石塊,我跟著表哥前往工作室參觀。工作室很小,但表哥布置得很好,人立于其中并不覺得局促。在裝潢方面,表哥不拘于古,可以說這是一間頗具現(xiàn)代氣息的工作室。古與今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于此和諧共生,并不顯得突兀。一幅幅鋼筆畫由木框圍著,掛在墻上。線條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又各處其位。在輕重緩急的落筆間,古建筑真實地再現(xiàn)于畫紙之上。精準的測量與濃墨淡描,是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畫中,古院、中庭、銅獅、佛像、壁畫都傳達出清幽的韻味。
我疑惑地對表哥說:“你的畫技這么好,為什么不選擇留在大城市畫建筑圖,賺大錢呢?”表哥笑了笑解釋道:“你應該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畫中的小人吧?每幅畫中的小人其實都是我的化身。我在那兒仰望著寺與塔,似乎就能與它們的建筑者說上話。這種跨時空產(chǎn)生的共鳴讓我想去挽救它們,想將它們傳承下去?!笨粗砀?,我想起當年他在雕蘿卜時專注的神情,現(xiàn)在他做出這樣的選擇自然是不足為奇的。隱約中,我感受到他在古與今之間建立了某種聯(lián)系,某種悠長而堅韌的聯(lián)系。
為古建筑作畫是那么煩瑣與枯燥,四季輪回,一天天重復相似的動作,一次次修改細微的錯誤,表哥憑借一股精神,始終堅持著。我將其稱為堅守傳承使命的“渡”之精神。表哥的畫,將古建筑所蘊含的平靜深邃的意境從過去“渡”至現(xiàn)在,傳承下來;同時,結合當下的藝術形式,使其煥發(fā)新的光芒;日后這畫又將作為史料,將古建筑從當下“渡”向未來,傳遞給下一代。
“船夫擺渡將人送至對岸,我也想借作畫將這些古建筑‘渡’過來。”表哥凝視著墻壁上的畫喃喃自語。歲月輪轉,表哥憑借“渡”之精神,跨越時空的屏障,實踐著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理想。而這股精神,也將在未來一直支持著他堅定地走下去。畫中,靜漱河中的水緩緩地流淌著,千百年來未曾改變,渡頭上橫著一條船,默默地等待著擺渡人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