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鳳
【摘要】本文聚焦高考英語書面表達題(在本文中指應用文寫作題型)對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反撥效應,旨在探索高考英語書面表達題對教師教學理念和行為的影響,從而客觀合理地評價高考英語書面表達題,為當前的高考英語寫作測試題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依據。
【關鍵詞】反撥效應;高考英語書面表達題;英語寫作教學;教學理念和行為;英語水平
測試是評價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測試的結果對于學生、教師、教育專家甚至是家長都產生重要的影響,而這種影響通常被稱為反撥效應,即考試對教與學的影響。反撥效應是語言測試研究領域中一種普遍而又廣泛的現象,Alderson和Wall 提出反撥效應是考試對教與學的影響,并提出了反撥作用的15個假設。
眾所周知,考試通常用來指導教學,促進教學改革。全國高考英語測試(簡稱高考英語)是面向高中生的一項高風險的標椎化測試,它深深地影響著高中英語教與學的方方面面。高考英語書面表達題的改革勢必對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產生一定的反撥作用。
隨著高考英語寫作題的改革和《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以下簡稱《標準》)的實施,廣大學者、高考命題人和一線教師廣泛關注高考英語寫作題給教與學帶來的反撥效應。雖然有一些相關研究,但現有研究較少從教師角度分析高考英語書面表達題對英語寫作教學反撥效應的形成過程以及影響因素。本研究通過深入了解應用文寫作題的效度、信度和價值,旨在探索高考英語寫作題對教師教學理念和行為的影響,從而客觀合理地評價高考書面表達題,也為正在進行的高考英語測試題改革提供有力的依據。
一、研究背景
(一)當前高考英語書面表達題題型的演變
全國高考英語測試既為高校選拔優(yōu)秀的人才,又是評價和促進中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方法,而寫作測試是考察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衡量學生英語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隨著課程改革和課程標準的更新,高考英語書面表達題經歷了幾次大變革。2007至2015年,高考英語(廣東卷)寫作題包括基礎寫作(15分)和任務寫作(25分)。2016至2020年的高考英語(全國卷)書面表達題以書信寫作為主(25分)。而2021年的新高考英語卷中,寫作測試題包括應用文寫作(15分)和讀后續(xù)寫(25分)。每一次變革,題型、分值和對考生的要求均有不同程度的變化。相比較之下,改革后的2021年新高考英語寫作題的分值、難度和對考生的英語語言能力要求達到最高。
(二)高中生的寫作能力要求
《標準》明確提出高中生寫作能力要求:能就熟悉的話題表達自己的觀點,并使用一定的證據支撐自己的觀點,具有較強的說服力。能記敘個人經歷和身邊的活動,如校園活動等,使用長見的修辭手法,語句通順,敘述完整。能通過社交媒介簡單討論社會文化內容 。同時,陳康、吳泓霖等人在《基于高考評價體系的英語科考試內容改革實施途徑》一文中提到:書面和口語表達是跨文化交際中需要用到的能力。書面表達內容、詞匯語法、篇章結構和寫作規(guī)范,反映這4個要素的英語書面表達能力應具有以下特征:(1)內容完整并且清楚、合理,邏輯性強,符合寫作目的與情境;(2)詞匯和語法結構多樣并且使用準確、恰當;(3)整體結構清晰,句間和段落間銜接有效,意義連貫;(4)單詞拼寫正確,標點、大小寫等符合規(guī)范(陳康、吳泓霖等,2019)。
(三)當前的英語寫作教學現狀
英語寫作能力是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重要技能之一,是衡量學生英語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方法?!稑藴省分赋?,語言能力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要素,而寫作能力是語言能力的重要部分之一(教育部,2017)。為了在高考中獲取好成績,高考題型的重復性操練是高三寫作教學的常態(tài)。在一些相對落后的地區(qū),教師從高一開始就進行高考題型的操練,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完全忽略了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作為大型的高風險測試,高考英語的寫作題能否體現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呢?高考英語的書面表達題又給高中的英語寫作教學帶來了什么樣的反撥效應呢?
二、研究方法
為了研究高考英語書面表達題(應用文寫作題)對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反撥效應,本文從教師的角度出發(fā),以問卷、訪談和課堂觀察等形式探索高考英語書面表達題—應用文寫作題對教師教學理念和行為的影響,這個思路可歸納為如下3個具體的問題:(1)高考英語書面表達題給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帶來的反撥效應是什么?(2)高考英語書面表達題如何影響高中英語寫作教學?(3)高考英語書面表達題對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帶來反撥效應的原因是什么?
為回答上述問題,筆者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結合的方法。首先,筆者對6位英語教師進行訪談。他們來自廣州地區(qū)3所學校,年齡在30至50歲之間,教齡均在10年以上且畢業(yè)班教學3至13年不等。訪談主要了解這些教師的高考應用文題型的教學理念、教學行為以及該題型對寫作教學帶來的影響和原因。然后,觀察這6位教師的寫作課,旨在了解他們在寫作教學方面的行為,并檢測受訪教師的教學行為是否跟訪談中表述的一樣。最后,基于問卷和課堂觀察結果進行問卷設計,并邀請來自重點中學和普通中學的126位英語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內容涉及教學理念(教師對高考英語應用文題型的了解,該題型對英語寫作教學的影響和教師對其評分標準的看法)和教學行為(教學規(guī)劃、教學材料和教學策略)。
三、結果和討論
Person 曾提道:“通常一個公共考試會對教師、學生以及家長的態(tài)度、行為和動機產生影響?!奔凑Z言教學在某種程度上肯定會受到語言測試的影響。黃麗燕(2011)在對反撥效應的形成過程中發(fā)現教師的教學理念影響著教學行為。從本研究的教師訪談、課堂觀察和問卷調查的結果來看,高考英語書面表達題對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帶 來的反撥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英語寫作和高考英語應用文題型的教學理念
關于寫作教學,受訪教師一致認為英語寫作是最基本的語言技能之一,也是英語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最難的一部分。這是因為寫作涉及復雜的思考過程,各種技能如詞匯語法知識、語篇知識,還考查學生的語篇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對各種語體的掌握能力。由于考試的反撥作用,教師自發(fā)地研究高考題的特征,解題思路以及在教學方法。因此,無論是有畢業(yè)班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還是只有教學經驗尚淺的老師都非常熟悉高考英語應用文寫作題型的考查形式、寫作要求和評分標準,而且積累了豐富的備考經驗。這個跟問卷調查結果是相一致的:在教學理念的三個維度(A1:教師對高考寫作題的總體看法;A2:書面表達對教學的影響;A3:書面表達題的評分標準)上,每個維度的平均值沒有顯著差異。例如,在教師對高考寫作題的總體看法這個維度上,重點中學的平均值3.91,標準差0.61,而普通中學的平均值是4.05,標準差0.55。
為了確保數據的可靠性,筆者對問卷數據進行了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即在教學理念的三個維度上,p=0.152/ 0.772/ 0.564 (>.05), 重點中學和普通中學之間在寫作教學的理念上沒有顯著差異。
當談及高考書面表達題的整體看法時,6位受訪教師都認為此題重視考查學生的語言技能和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一方面,當前的書面表達題屬于半開放題型,題目只是提供了信息要點,學生在寫作中需要拓展信息要點使內容完整。這也就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不斷地積累語言知識以讓自己在寫作中可以自由靈活地表達合乎邏輯的觀點。另一方面,該題也促進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這是因為該題型的考查內容(書信、通知、倡議書和活動報道等)跟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密切相關。通過模仿生活情境,培養(yǎng)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 高考書面表達題對教師的反撥作用
高考書面表達題對教師的反撥作用主要體現在教學行為方面。問卷結果表明,測試對于教師教學行為的反撥作用主要體現在教學規(guī)劃(B1)、教學材料的選擇(B2)和教學策略(B3)等三個維度。在各個維度的平均值上,高考書面表達題對重點中學和普通中學老師的教學行為的影響上沒有顯著的差異,但是每個維度的平均值都是普通中學稍微高于重點中學。例如,在教學規(guī)劃這個維度上,重點中學的平均值3.49,標準差0.61,而普通中學的平均值是3.70,標準差0.55。
從結果看,高考書面表達題對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都帶來了反撥作用,但教學行為方面的平均值略高于教學理念。在教學行為的三個維度上,重點中學和普通中學之間明顯差異在于教學規(guī)劃,如表2所示,t= -0.281, p=0.039(.05< p<.01)。這可能跟教師的教齡、畢業(yè)班教學經驗和職稱有關,也可能是跟重點中學和普通中學學生的英語水平差異相關。然而,在教學材料的選擇和教學策略這兩個維度上p>0.5,這也表明兩類學校之間沒顯著差異。
在訪談中,受訪教師在當前高考書面表達題對教學的反撥作用上的觀點是相似的。他們一致認為高考書面表達題給英語寫作教學帶來重要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開展是由高考的題型決定的,尤其是在高三階段,而在教學材料的選擇、時間的安排、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上都沒有顯著差異。
然而,重點中學和普通中學教師在英語寫作教學的規(guī)劃和策略上秉持不一致的觀點。普通中學基本上是從高一就進入高考模式的寫作,但是重點中學在高一高二階段的寫作教學的形式不拘泥于應用文寫作,而是融入了記敘文、議論文和說明文等。豐富的語言輸入促進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批判思維能力發(fā)展,也促進了寫作中的好構思和良好的語言表達,這跟《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的要求是相一致的。
(三)高考英語寫作測試改革
隨著英語課程的改革和新課程標準理念在英語教學中的實施,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越來越受關注。英語寫作測試架起了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能力測試和語言能力測試間的橋梁。一方面,改寫作題型能夠檢測到學生是否有思維能力和想象力的拓展,另一方面,應用文寫作鼓勵學生用英語去解決問題。
四、結論
高考是大型的高風險測試,訪談和課堂觀察的結果表明高考英語書面表達題對重點中學和普通中學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而問卷調查進一步探索了產生不同影響的原因。高考英語書面表達題對教師教學理念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教師對高考英語書面表達題的整體理解、評價標準和書面表達題給教學帶來的影響的評價。從研究結果看,無論是重點中學還是普通中學,教師都非常熟悉書面表達題的考查形式、要求以及評分標準等。這些影響著教師的教學行為,甚至是教師在整個高中階段的寫作教學指導和方向。這個發(fā)現跟前人的研究是一致的,即測試對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帶來反撥作用。同時,研究結果也與亓魯霞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即高考書面表達題對中學教師的寫作教學理念有顯著的后效作用,也進一步證實了高考書面表達題給教師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在本文中,教師的教學行為涉及教學規(guī)劃,教學材料的選擇和教學策略。問卷、訪談和課堂觀察的結果表明高考英語書面表達題對教師的寫作教學行為帶來積極的和消極的作用。 高考書面表達題是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指導方針和方向,這個結果跟前人的研究不謀而合。此外,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高考書面表達題給重點中學和普通中學教師的教學規(guī)劃帶來顯著的差異,但在教學材料和教學策略方面的差異則不明顯。訪談和課堂觀察結果表明書面表達題給寫作教學帶來的積極的反撥作用在于教學規(guī)劃和教學策略。重點中學的教師在學生的語言技能方面(如閱讀)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以確保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逐步培養(yǎng)寫作技能。相比較,消極的反撥作用主要體現在普通中學,教學為考試服務。應用文寫作幾乎是整個高中階段寫作教學的全部,除了高三階段少數的為了應對高考的讀后續(xù)寫教學。教師從高一起就讓學生背誦所謂的模板和好詞好句,然后進行模仿寫作以應對高考。結果,學生受限于單一的寫作訓練,這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尤其是部分英語基礎好的學生。這一結果也跟亓魯霞的研究發(fā)現相一致—教師受高考英語的選拔功能影響,教學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高考分數。同時, 也跟亓魯霞關于寫作教學的影響的結果是一致的,那就是測試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了反撥作用,他們重視寫作教學并根據高考閱卷人的喜好來指導寫作教學。
調查發(fā)現,高考書面表達題在教學規(guī)劃上有著顯著差異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學生的英語水平存在差異。二是教師的教學理念,尤其是對高考英語寫作測試改革的看法。教師的教學理念,高考寫作測試的整體理解和觀點,以及教學經驗對教師的教學行為有著顯著的影響。此外,教師的教學行為也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如考試功能,測試的風險水平,教學經驗,學生的語言水平和學校的教師評價體系。由于高考英語測試的重要地位和高風險,高考英語測試給中學教師帶來了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無論是重點中學還是普通中學教師都有相類似的教學理念也就不足為奇了。那么,通過大量的操練和重復性訓練以讓學生在考試中獲取高分是教師共同的出發(fā)點和寫作教學的歸宿。
然而,跟亓魯霞的研究發(fā)現不一致的是:受新課程和新高考的影響,教師們逐漸地不再進行單一的重復性操練和強調語法的準確性,而是開始關注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如合作學習、自主學習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這跟當前踐行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理念是一致的。同時,本文的研究不僅僅關注高三的英語寫作教學,同時也關注整個高中階段的英語寫作教學。
綜上所述,獨立樣本T檢驗和ANOVA的結果表明,重點中學和普通中學教師的教學理念沒有明顯的差異,而他們的教學行為--教學規(guī)劃則存在顯著差異。相關分析的結果證實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密切相關。根據反撥作用模型,高考英語書面表達題是反撥作用的誘因,教師的教學理念和學生的英語水平是中介因素,教學規(guī)劃是結果。本研究的結果跟模型是一致的,即教師的教學理念影響著教學行為,該結果也有助于進一步理解反撥作用的運行機制和本質。
五、不足和研究啟示
雖然學生作為教學研究中的主體部分之一,但本研究聚焦于教師層面而沒有關注學生的學習。此外,本研究發(fā)生在高考寫作考試改革前(2021年高考前),在英語寫作方面應進行更多的縱向研究以探討高考英語寫作的反撥效應,影響反撥的中介因素,尤其是教師因素如教育背景,以及學生因素如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學習興趣,以及教師因素與學生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為深入探討高考英語寫作對課堂教學的影響范圍,也需要進行縱向的更廣泛的課堂觀察,甚至在計劃行為理論、考試焦慮等相關理論的基礎上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探討反撥作用的本質及其機制。
綜上所述,未來的研究應收集更多的實證數據來驗證影響寫作教學的因素。教師應該清楚了解反撥作用的本質及其機制,讓高考英語寫作測試給教學帶來積極的反撥,避免消極的反撥,從而達到測試設計者預期的目的。
【本文系廣州市增城區(qū)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課題“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英語寫作課例研究”(課題編號:ZC2020066)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Alderson, J.C. &Hamp-Lyons, L. (1996). “TOEFL preparation courses: a study of washback”. Language Testing, 13(3), 280-297.
[2]Alderson J.C., & Wall, D. (1993). Does washback exist? Applied Linguistics, 14 (2), 115-129.
[3]Bailey, K. M. (1996). Working for washback: a review of the washback concept in language testing. Language Testing, 13(3), 257-279.
[4]Cheng, L. (2005). Changing language teaching through language testing: A Washback Study (Vol.2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Huang, L. (2011). Washback on teachers’ beliefs and behaviour: investigate the process [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6]Li X. (1990). How powerful can a language test be? The MET in China.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11(5), 393-404.
[7]Qi, L. (2005). Stakeholders’ conflicting aims undermine the washback function of a high-stakes test. Language Testing, (22), 142-173.
[8]Qi, L. (2007). Is testing an efficient agent for pedagogical change? Examining the intended washback of the writing task in a high-stakes English test in China. Assessment in Education, 14(1), 51-74.
[9]陳康,吳泓霖,李新煜,喬輝.基于高考評價體系的英語科考試內容改革實施途徑[J].中國考試,2019(12):33-37.
[10]黃麗燕.語言測試對教學反撥效應的形成過程研究[J].中國考試,2013(01):38-43.
[11]李筱菊.語言測試科學與藝術[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12]亓魯霞.意愿與現實:中國高等院校統(tǒng)一招生英語考試的反撥作用研究[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13]亓魯霞.NMET的反撥作用[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36(5):357-373.
[14]亓魯霞.論考試后效[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8):29-32.
[15]亓魯霞.考試風險與期望反撥效應之間的關系[J].外語測試與教學,2011(1):51-57.
[16]亓魯霞,語言測試的反撥效應理論與實證研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1(4): 23-27.
[17]施于雯.高考讀后續(xù)寫(浙江卷)對浙江高中英語寫作教與學對反撥作用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8.
[18]曾妍,劉金明.高考英語寫作測試對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反撥作用[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4(3):11-14.
[1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責任編輯:黃潔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