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 亮
(甘谷縣六峰鎮(zhèn)總門九年制學校 甘肅 天水 741200)
教師首先應該探索幫助學生形成體育鍛煉良好習慣的作用與意義,圍繞最終目的有針對性設計應用策略,在教學實踐中嚴格按照策略展開,從而培養(yǎng)學生形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教師在教學中能通過組織指揮性強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形成嚴格聽從指揮的意識,在游戲活動的引導下,還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教學,鍛煉自我身體素養(yǎng)的興趣,幫助學生提高自制力。然后,教師要求學生模仿與觀察各種體育動作,引導學生不斷思考體育動作。這種方式不但能讓學生形成勤于思考的良好習慣,還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體育動作與體育技巧。除此之外,教師還能將合作式競賽活動融入體育教學中,引導學生形成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從而使學生積極參加到體育鍛煉的課堂活動中。
素質教育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素養(yǎng),而“體”即體育。不僅應該引起教師對體育課堂的重視程度,引導學生主動參加到體育課堂中,還應該幫助學生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在體育鍛煉中提高自己的免疫力與身體素質[2]。
教師為了培養(yǎng)學生形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就應該要求學生長時間的反復訓練體育動作或體育技能,這項任務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但即使這樣,教師也不能敷衍性地展開。教師引導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過程,不但能豐富教學內容,還能提高課堂趣味性,使學生利用各種有效的方式展開鍛煉活動,激發(fā)學生積極展開體育鍛煉的同時,還能讓學生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教師在幫助學生形成鍛煉習慣的過程中,應該將整個環(huán)節(jié)劃分步驟,不但能降低教師的教學壓力,還能逐漸的幫助學生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習慣,降低學生參與鍛煉過程的壓力,讓學生的鍛煉更加高效化。倘若教師可以順利幫助學生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有利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還能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能力。
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可以圍繞教學內容設計合理的游戲活動,明確告知學生游戲的規(guī)則,要求學生嚴格按照規(guī)則展開游戲活動。這種方式不僅能幫助學生快速理解體育知識,還能將課堂環(huán)境構建得更加有趣,養(yǎng)成學生聽從指揮的意識與觀念,進而增強學生的自制力[2]。
比如說,教師為了讓學生理解“排成縱隊”的知識,就先把全體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接著,教師在教學中給學生組織“123,木頭人”的游戲,明確告知學生具體游戲規(guī)則:“整個游戲一共三個回合,2~3組在一個回合中展開游戲。教師背對學生說出‘123,木頭人’之后,在這個期間,學生應該想辦法與教師接觸,口令結束之后,教師轉頭面對學生,仍然在動的學生需要回到起始位置,以縱隊的方式排列,且不可再動。直至教師再次轉身。教師再次說完口令,面對學生時,不在縱隊的學生以及仍然在動的這類學生重新回到起始位置。每一個回合的游戲保持在五分鐘左右,哪一個隊伍最先接觸到教師,則獲勝。如果出現了活動結束之后,所有隊伍都沒有接觸到教師的現象,則選擇與教師距離最近的隊伍獲得勝利。沒有輪到參與游戲過程的所有隊伍,能選擇在游戲場地的旁邊利用運動器材鍛煉身體。教師背對學生說口令的過程中,這幾個隊伍的學生可以通過語言或行為干擾參加游戲的隊伍??诹罱Y束,教師面對學生時,這幾個隊伍的學生應該停止干擾?!苯o學生明確說明活動規(guī)則之后,教師就指明游戲進行的場所,讓學生準備好干擾的物品。為游戲的展開做好充足的準備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參與游戲活動。游戲結束之后,教師就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排成縱隊,引導學生勇于說出排成縱隊的要求與方式。最終,教師將游戲獎勵分配給獲勝的隊伍。
又比如說,教師帶領學生學會“向左向右轉”的課堂中,教師將“反向游戲”融入到體育鍛煉中。教師先明確告知學生游戲過程的先后順序,整個游戲劃分成三個階段。教師首先把全體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要求每個小組都選出一位學生與教師進行游戲互動,在游戲中取得勝利的這位學生所在的小組會在獲勝小組中站穩(wěn)腳跟,而游戲失敗的學生所在的小組會在加油小組中。接著,要求處于獲勝小組的全部隊伍展開游戲活動,處于前兩名的隊伍是最終的獲勝方。同樣的道理,要求處于加油小組的所有隊伍展開游戲活動,處于第一名的隊伍是獲勝方。最后,教師要求這三個隊伍通過兩兩對決的方式參加游戲,得出三個隊伍的排名。最終獲得勝利的隊伍能得到教師分配的獎勵。然后,教師再次給學生分組,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鍛煉體育動作。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訓練之后,教師就能有序地引導學生參與游戲活動。游戲環(huán)節(jié)結束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將自己參加游戲活動的感受表述出來,當然,教師切不可忘記把獎勵及時發(fā)放給獲勝隊伍。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通過應用這種方式,能讓學生形成聽從指揮的意識與觀念,增強學生自制力,從而促進學生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
教師給學生講解體育相關動作時,能先給學生作出示范,要求學生觀察教師的動作,之后進行模仿,還能讓學生模仿動作的過程中進入思考狀態(tài)。這種方式不但能提高學生觀察與思考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運動力,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自信,從而形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3]。
比如說,教師引導學生學會“立正和稍息”體育動作的教學中,教師先給學生示范“立正”動作,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教師示范的動作之后進行模仿。學生模仿動作過程中,教師應該及時指出學生的錯誤動作,并幫助學生改正。有的學生立正這個動作完成得比較標準時,教師就能要求這位學生給其他學生做出動作示范,表達出自己觀察立正動作的技巧。接著,教師要求立正動作標準的這位學生與自己共同完成“立正與稍息”的體育動作。學生觀察之后,教師提出問題:“你能說出這兩個動作的異同點嗎?”教師要求學生在思考之后回答問題。學生回答問題之后,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念與回想教師示范的體育動作盡可能正確的做出立正與稍息。教師應該及時地表揚可以正確做出立正與稍息體育動作的學生。然后,教師在課堂中給學生留下有限的自由訓練時間,要求學生在這一段時間鍛煉對體育動作的掌握與熟練程度,時間結束之后,教師會隨機選出幾位學生檢查訓練結果,給予動作最為標準學生一定的獎勵。
又比如說,教師幫助學生學會“雙腳跳上跳下”的教學中,教師把“照鏡子”的游戲活動與課堂進行結合。教師先讓課代表出列,明確將游戲規(guī)則告知給代表,拿出課前備好的板凳。然后,要求課代表與自己面對面坐著,隨著一聲“游戲開始”進入游戲狀態(tài)。教師站起來做出向前踢的動作,課代表隨之做出同樣動作;教師坐下做出手捧臉的動作,課代表隨之做出同樣動作;教師做出摸摸頭發(fā),摸摸臉頰的動作,課代表隨之做出同樣動作;教師做出一個鬼臉,課代表隨之做出相同的鬼臉。游戲結束之后,教師宣布這次活動課代表獲勝,原因是課代表把教師所有動作都完整地重現出來。然后,教師詢問:“還有誰想參與游戲活動?”隨機挑選幾位學生展開游戲。這一回合的游戲結束之后,教師就在課堂上給學生留下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由進行“照鏡子”的課堂活動。教學接近尾聲時,教師再次提出問題:“哪位學生可以將雙腳跳上跳下的動作正確展示出來嗎?”這種方式不但能幫助學生形成思考與觀察的意識,還能有效提高學生運動力。
教師可以在體育教學中合理的融入合作競爭的觀念。這種方式,不但能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合作精神,還能讓學生在競爭中進一步掌握體育動作與體育技巧,使學生積極參加體育課堂鍛煉身體素質[4]。
比如說,教師幫助學生學會“跳繩”的教學中,向學生提出問題:“你之前學過跳繩嗎?你熱愛跳繩嗎?你可以向其他學生展示怎樣正確跳繩嗎?”教師能通過觀察學生的跳繩過程感受到學生的跳繩水平。然后,教師把全體學生合理地劃分幾個小組,當然每一個小組都必須有一個學生會跳繩。教師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站位。接著,給其他學生示范跳繩,要求其他學生觀察之后進行模仿。除此之外,教師還能把與跳繩相關的知識講解給學生,加深學生對跳繩的了解,從而更順利地促進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鍛煉自己跳繩能力。教師應該在學生鍛煉跳繩過程中不斷關注學生的行為表現。倘若學生的練習狀態(tài)不好,教師就能和學生說:“之后會組織小組之間的跳繩競賽,以你們小組的能力,我覺得可以闖進前三?!碧热魧W生并沒有很好的合作意識,更喜歡單獨訓練時,教師就能說:“在之后組織小組之間的跳繩競賽中,每一位學生的最終成績都與小組的排名有直接影響。在你們的合作訓練下,我認為前三一定有你們的位置?!彼?,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通過融入游戲的方式,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形成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不斷激發(fā)學生主動參加體育訓練的課堂中,更順利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
綜上所述,教師應該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重視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教學任務,激發(fā)學生主動在體育課堂中鍛煉體育動作,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能力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