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后,北京一直保留著冬季滑冰的傳統(tǒng)。
20世紀50年代,北京很多地方都建有正規(guī)的戶外公共滑冰場,如什剎海(當時叫作人民滑冰場)、北海、中山公園、勞動人民文化宮等,大都依托公園河湖而建。
想當年,滑冰場上熱鬧非凡,有人正滑;有人倒滑;有人拉手跑大圈兒;有人集體摔馬趴,要多歡樂有多歡樂……
資料記錄,20世紀50年代,北京每年冬季都有上萬人參加滑冰運動,到了假日,市內的幾個公共滑冰場都擠滿了人,僅1953年什剎?;鶊鼍徒哟?.8萬人次。
滑冰不僅有樂趣,也是一種很好的體育運動方式。由于喜歡這項運動的人越來越多,光靠公共滑冰場已難滿足人們的鍛煉需求,于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很多單位自建了滑冰場。不僅如此,北京還會定期舉辦冰上運動大會,無論速度滑冰還是花樣滑冰,只要是居住在北京的工人、學生、戰(zhàn)士、機關工作人員和市民,都可以報名參賽。各個系統(tǒng)也會組織冰上運動會,增強職工體質,豐富業(yè)余生活。就這樣,滑冰運動迅速在北京普及,北京城里的冰上氛圍相當濃厚。
(摘自新華網 賈曉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