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
老舍——杰出的人民文學藝術(shù)家
1899年2月3日,老舍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一個滿族城市貧民家庭。原名舒慶春,字舍予,“老舍”是他后來寫作時所用的筆名。他生逢末世,清王朝在內(nèi)憂外患的夾攻下已成殘燈末廟,氣息奄奄。在他還不滿兩歲時,父親就在與八國聯(lián)軍的巷戰(zhàn)中陣亡。全家靠母親替人縫補洗衣做雜工維持艱難的生活,佐飯的“菜”經(jīng)常是鹽拌小蔥或腌白菜幫子,每逢下雨還要坐到天亮以防屋塌。這樣的生活使老舍幼年早熟;母親的勤儉和堅毅,給了他最初的“生命的教育”。
老舍是在舊北京的大雜院中長大的,從小接觸的是小商人、小手工業(yè)者、人力車夫、舊藝人等下層平民,他們的生活狀況、人生態(tài)度,他們喜好的娛樂形式,都對老舍產(chǎn)生了最原始的影響,奠定了他創(chuàng)作的基礎(chǔ)和平民化的藝術(shù)審美傾向。
可那時的老舍沒有想到日后會走上創(chuàng)作的路。因交不起學費,他考上了免費膳宿的北京師范學校,畢業(yè)后做小學校長,敬業(yè)盡職,不斷被提升。就在這時,五四運動爆發(fā)了。老舍曾非常激動地回憶五四運動對他的震撼:“五四運動給了我一雙新眼睛”“‘五四’給了我一個新的心靈,也給了我一個新的文學語言”。他放棄了原來的生活道路,辭去待遇優(yōu)厚的職位,1924年赴英國倫敦任教,在異國開始了文學創(chuàng)作,回國后逐步確立了以文學為終生職業(yè)的思想。從1925年他寫第一部作品《老張的哲學》起,近半個世紀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他寫下了約800萬字的作品,留下了《二馬》《離婚》《駱駝祥子》《斷魂槍》《月牙兒》《四世同堂》《茶館》等許多傳世名作,成為中國現(xiàn)代杰出的作家、語言藝術(shù)大師。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藝術(shù)家”的榮譽稱號。他的作品被翻譯成英、法、德、日、俄等十幾種文字在國外出版,被越來越多的讀者所了解和喜愛。
駱駝祥子——舊社會勞苦人民的縮影
《駱駝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1936年在青島寫成。老舍從開始創(chuàng)作起,一直是以教書為正職,以寫作為副業(yè)。到了1936年夏,他辭去山東大學的教職,專心從事寫作,用他自己的話說,“《駱駝祥子》是我做職業(yè)寫家的第一炮”。但作品最初的創(chuàng)作誘因卻是很偶然的,那是山東大學的一位朋友來老舍家聊天,隨便談起他在北平時曾用過一個車夫,那車夫自己買了車又賣掉,如此三起三落,最終還是受窮。老舍當時就敏感地意識到“這頗可以寫篇小說”。那位朋友緊接著又說了另一個車夫的故事,他被軍隊抓走,又伺機逃出,還偷偷牽回了三匹駱駝。這簡單的敘述引起了老舍非常大的興趣,從春到夏,他入迷地搜集資料,構(gòu)思情節(jié),他還寫信給齊鐵恨先生打聽駱駝的生活習慣。老舍雖身在齊魯,但自幼所見舊北京下層社會的生活畫面活躍在他腦中,給了他靈感和生活背景,一部以人力車夫祥子為中心交織著北京窮苦社會世俗風情的作品很自然地構(gòu)思完成了。
《駱駝祥子》的成功首先在于它人物的成功。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劉半農(nóng)、魯迅等作家都不同側(cè)面地寫到了人力車夫,但他們是以一個知識分子居高臨下的觀察和道德評價,對這個職業(yè)推廣到對下層勞動者給予同情或贊美。他們都沒有真正深入到一個車夫?qū)崒嵲谠诘纳詈蛢?nèi)心中去。車夫這個中國近代城市化進程中所產(chǎn)生的新職業(yè)真正以豐滿的形象立足于文壇,是老舍的功勞。老舍筆下的祥子來自鄉(xiāng)間,帶著中國農(nóng)村破敗凋敝的大背景,也帶著農(nóng)民的質(zhì)樸和固執(zhí)。當他認準了拉車這一行,他就成了“車迷”,一心想買上自己的車。憑著勤勞和堅忍,他用三年的時間省吃儉用,終于實現(xiàn)了這個夢想,成為自食其力的上等車夫。但當時中國軍閥混戰(zhàn)的社會環(huán)境,不容他有絲毫的個人幻想,不到半年,他就在兵荒馬亂中被逃兵擄走,失去了洋車,只牽回三匹駱駝。祥子沒有灰心,他依然倔強地從頭開始,更加克己地拉車攢錢??蛇@次還沒有等他再買上車,所有的積蓄又被偵探敲詐洗劫一空,買車的夢想再次成為泡影。當他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車,是以與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為代價的。但好景不長,虎妞死于難產(chǎn),祥子人車兩空。連遭生活的打擊,加之又失去了他喜愛的小福子,祥子再也無法鼓起生活的勇氣,他不再像從前一樣以拉車為自豪,他厭惡拉車,厭惡勞作。生活捉弄了他,他也開始游戲生活,吃喝嫖賭,出賣他人換錢,祥子徹底墮落為城市的垃圾,變成一具失去靈魂的行尸走肉。老舍通過這個人物寫出了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對下層勞動者生活空間的威壓。作品中另一個鮮活的人物是虎妞。她身上十足的生活味道,她的可鄙也可悲的命運給人以深刻的印象。老舍將中國傳統(tǒng)的敘事方法融入外國文學的景物鋪排和心理描寫,使祥子和虎妞成為家喻戶曉、耳熟能詳?shù)娜宋镄蜗蟆?/p>
老舍先生雖然是一個幽默大師,但《駱駝祥子》卻是一個悲劇作品。作家沒有刻意幽默,而是摹寫生活的本來面目。作品中的人物都在走著下坡路,從祥子、虎妞、小福子、二強子、老馬祖孫,到曾經(jīng)威揚一時的劉四爺,都在走向絕望、暗淡。由這些人物的悲劇構(gòu)成了整個社會的大悲劇。
作品的另一個特點是它濃郁的古都風情、市井氣息。老舍以北京為背景的作品都有這樣的特點,《駱駝祥子》偏重下層勞動者的生活場景,尤其是車夫的圈子、大雜院的生活。這些京腔京韻的北京風情為作品增加了不可替代的藝術(shù)魅力。
中國現(xiàn)代文學從“五四”倡導之初就提倡平民的文學,但直到《駱駝祥子》出現(xiàn),中國文學才真正有了把勞動者作為主人公,感同身受地去表現(xiàn)的作品,《駱駝祥子》的意義也就在這里。老舍因此確立了都市平民文學第一家的地位。
(選文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