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婧雅
劉少白(1883—1968),山西興縣人,畢業(yè)于山西大學堂,參加過辛亥革命。1929年至1931年出任天津商品檢驗局局長期間,多次資助中共地下組織營救革命人士。全民族抗戰(zhàn)爆發(fā)后,經王若飛、安子文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并按黨的安排以開明士紳身份開展革命工作,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做出重要貢獻,得到毛澤東的高度評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任第一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山西省政協(xié)副主席。他去世后骨灰入八寶山革命公墓,1988年移葬晉綏烈士陵園。他一生廉潔奉公,并在家中營造了廉潔修身、廉潔齊家的良好氛圍。
對黨忠誠 毫無保留捐積蓄
1883年6月,劉少白出生于山西省興縣黑峪口村。興縣位于山西西北部,與陜西隔河相望。黑峪口位于黃河岸邊,在過去是個很繁華的碼頭。無數(shù)商船從南方逆流而上,把從南方采購回來的茶葉、食鹽、布匹運往蒙古(當時內、外蒙古統(tǒng)稱蒙古,均系中國領土)乃至俄羅斯等地,同時又有大量商船把從北方采購回來的毛皮等運往內地,黑峪口成了人員往來密集、商貿交易活躍的商埠。
因為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劉少白家族也從單純的種植務農逐步成為當?shù)赜忻纳虘?。劉少白曾祖父那一代,從給過往客商賣燒餅做起,一直到有了自己的運輸船隊、藥鋪等。劉少白從小受到良好教育,曾參加科舉被拔為貢生,進入山西武備學堂學習,之后響應辛亥革命,先后當過山西臨時議會議員、河北建設廳科長和天津商檢局副局長、局長等職,與傅作義等當時的國民黨高層有密切交往。他追求真理、思想進步,利用自己廣泛的社會關系搭救過王瀛等一大批被追捕的共產黨人。
1929年至1931年,劉少白出任國民政府天津商品檢驗局局長期間,在北平虎坊橋租下紀曉嵐故居作為寓所,而這座“劉公館”也成為我黨的地下聯(lián)絡站。1937年夏,經中共中央北方局批準,經歷和身份“復雜”的劉少白秘密入黨,彼時的他已年過半百。
隨后,他隱藏黨員身份,回到家鄉(xiāng)。全民族抗戰(zhàn)爆發(fā)后,八路軍第一二〇師在興縣一帶創(chuàng)建晉綏邊區(qū)抗日根據地。興縣,這座黃河東岸的千年山城,涌動著民族抗戰(zhàn)的激流。
按照中共中央北方局指示,劉少白以社會賢達、知名人士的身份參加到火熱的抗日群眾運動之中。11月中旬,興縣民族革命戰(zhàn)地動員委員會在興縣中學禮堂成立,劉少白被推舉為興縣動委會經濟部部長。在晉西北地區(qū),除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山西新軍及其他游擊支隊外,還有閻錫山、傅作義的部隊和部分東北軍。地方政府有閻錫山的3個專員公署和各縣縣政府。民眾團體有犧盟會、公道團和動委會等各種群眾組織。
就整個晉西北地區(qū)來說,因為是戰(zhàn)地總動委會的動員范圍和管轄地區(qū),中共晉西北區(qū)黨委還處于秘密狀態(tài)。戰(zhàn)地總動委會就利用其合法身份,在許多重大問題上,擔負起這個地區(qū)協(xié)調的職責,協(xié)調戰(zhàn)地各種力量,起到了戰(zhàn)時抗日政權的作用。
動委會成立后面臨的最緊迫任務是為陸續(xù)到達的八路軍部隊解決過冬的棉衣與給養(yǎng)。全民族抗戰(zhàn)爆發(fā)后,閻錫山在山西提出“國難當頭,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實行合理負擔”的口號。興縣動委會就在此名義下,廣泛動員全縣各階層民眾,開展為抗戰(zhàn)獻金活動,為第一二〇師和山西新軍部隊籌集糧草經費。
劉少白以身作則,率先捐獻。他首先把自家的積蓄毫無保留地全部拿了出來,就連兒子劉易成過滿月時,天津商檢局同仁送的小銀碗和小銀鎖也捐了出去。當?shù)赜陀罂浴镀邭q學童劉易成為抗戰(zhàn)捐出銀碗》為題,作了報道。妻子從太原帶回來的200塊銀元,也被劉少白悉數(shù)捐出。并動員妻舅捐獻銀元150塊。
在劉少白實際行動的感召下,興縣大多數(shù)士紳和富豪都明曉大義,起而效之,為支援抗戰(zhàn)解囊捐獻,從而推動了全縣百姓捐款捐物的群眾熱潮。動委會成立不到一個月,便順利完成籌集部隊冬裝、糧草的任務。1937年12月,全縣民眾捐款已達6萬余大洋、糧食700余擔。晉西北土地貧瘠,興縣當時人口不足10萬,無論男女老少,平均不到2人就為抗戰(zhàn)捐出1塊銀元。興縣百姓捐出的不僅是錢財,更是人心。
公私分明 廉潔奉公辦銀行
1937年9月,劉少白根據黨中央的指示,開始創(chuàng)辦興縣農民銀行,這是山西省境內革命根據地最早的銀行,也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我黨創(chuàng)辦的第一家銀行。銀行資金即動委會動員全縣富戶捐獻所得。
在太原失守淪陷后,“閻幣”“法幣”不斷貶值。相比之下,興縣農民銀行幣(簡稱“興農幣”)面額小,且發(fā)行數(shù)量適當,群眾爭先恐后持有。興農幣的金額是5分、2角、5角、1元等。從1937年到1938年,興縣農民銀行共計發(fā)行興農幣15萬元。興農幣在滿足晉西北抗日根據地財政用款的同時,也為中共中央和陜甘寧邊區(qū)提供了巨大的財政支持。
隨后,興縣農民銀行積極發(fā)放農業(yè)、工商、救災等低息甚至無息貸款,還撥款建立紡織廠和產銷合作社,這些舉措對于支持根據地經濟恢復與發(fā)展、解決軍需民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也給駐扎在周邊的八路軍支援了大量經費。
1939年,山西軍閥閻錫山制造了反共的“晉西事變”。中共中央為爭取閻錫山繼續(xù)抗戰(zhàn),曾派高層領導與其談判,達成了停止武裝沖突、劃分駐地、分區(qū)抗戰(zhàn)的協(xié)議。但頑固勢力并未因此改變反共立場,他們斷絕了對抗日根據地的供給,與此同時日軍也加強了對根據地的軍事“掃蕩”。
在殘酷環(huán)境下,晉西北行政公署決定以興縣農民銀行為基礎,于1940年5月10日在興縣成立西北農民銀行,劉少白繼續(xù)擔任行長。他帶領西北農民銀行在經濟領域與敵人展開有理有節(jié)、針鋒相對的斗爭。西北農民銀行在晉西北有總行,各區(qū)有分行,縣有辦事處,主要地方還設有代辦所,銀行受同級政府領導。西北農民銀行根據黨中央提出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要求,積極開展各項業(yè)務,支持農業(yè)生產,繁榮根據地經濟。
1942年,劉少白又被選為西北臨時參議會副議長。他大力提倡種棉、紡織,自力更生發(fā)展生產,粉碎了敵人的經濟封鎖。毛澤東在其著作中稱譽:“晉綏邊區(qū)的劉少白,陜甘寧邊區(qū)的李鼎銘等人,在抗日戰(zhàn)爭和抗戰(zhàn)以后的困難時期內,曾給我們以相當?shù)膸椭??!?938年到1945年,劉少白三赴延安,聆聽黨中央教誨,受到毛澤東、朱德的嘉勉。
早在興縣農民銀行成立初期,劉少白就立了一條規(guī)矩:一切從簡。工作人員盡量精簡,除了財會、出納、保管設專人外,其他人同時兼顧幾項工作。他平時話不多,一切從自身做起。他既是經理,又是普通工作人員,和大家一樣天天吃撈飯、莜面,就著蔓菁腌制的酸菜、山藥蛋。每月只能吃上幾頓白面饃,有家小的常常舍不得自己吃,用布包好帶給家里的老人、孩子。他常常把自己的白面饃也硬塞到他們包里,以示關愛。
后來,條件略有改善,可以用銀行農幣給大家發(fā)工資。一般人員月薪8-12元,經理劉少白月薪15元。既然大家手頭都有了點錢,他講起規(guī)矩來就更加一絲不茍。第一次從延安回來,他帶回一條香煙、半斤茶葉,讓大家分享。見銀行會計列為公款開支計入賬目時,劉少白臉一板,說:“明明是咱自己抽、自己喝,為啥記到公家賬上?”他硬是盯著會計把賬目改過來,算作自己掏腰包請客。大家也記下了公私分明這條規(guī)矩。
劉少白雖然每月有15元工資,但全家6口人的日子依然過得緊緊巴巴。大人孩子平時也只能以撈飯、粥糊就蔓菁酸菜為主,偶爾能吃上頓饅頭。遇上劉少白回家來,大人便給最小的孩子劉易成兩個小子(折合1分錢),讓他到街上小鋪打小半碗醬油,再點幾滴香油,回來用蔥蒜一熗鍋,澆到碗里吃一頓拌面,就算是全家改善伙食了。
隨著革命形勢的順利發(fā)展,為早日解放全中國,黨中央決定從1947年起將陜甘寧邊區(qū)與晉綏邊區(qū)統(tǒng)一為西北解放區(qū),西北農民銀行與陜甘寧邊區(qū)銀行合并,統(tǒng)稱西北農民銀行。西北農民銀行成立后,根據地面臨著嚴重經濟困難,銀行也改為供給制,一些家庭負擔重的職工靠供給制無法養(yǎng)活家人,只好退出銀行。人手少了,劉少白肩上的擔子更加重了。為避開敵人襲擾,西北農民銀行印鈔廠先后6次搬遷,輾轉于黃河兩岸、晉陜之間,生活變得越來越艱苦。大家每天吃的窩頭還摻了許多谷糠。劉少白和家人勒緊褲帶,咬緊牙關,帶領銀行工作人員扛過了這最艱難困苦的階段。
1948年底,經黨中央批準,華北人民政府頒布布告,從1948年12月1日起,將晉綏邊區(qū)的西北農民銀行、原晉察冀邊區(qū)和晉冀魯豫邊區(qū)的華北銀行、山東政府的北海銀行合并為中國人民銀行。劉少白也因此成為中國紅色銀行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
言傳身教 以身作則育子女
新中國成立前夕,劉少白參加籌備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屆全國政協(xié)會議,出席開國大典,之后歷任山西省人民政府委員、山西省政協(xié)副主席等職。長女劉亞雄任長春市首任市委書記。受父親清正廉潔、嚴于自律的影響,她的家除了床和辦公桌外都沒個衣柜,換季的衣服就疊成一摞,用布蒙著放在床頭。后來弟弟劉易成患上肺結核,她從醫(yī)院接他回家交由母親照顧,才添了一張單人床。
劉少白到長春看望兒女,市委辦公廳干部登門拜訪,噓寒問暖,送上一件狐貍皮大衣,說東北不比山西,上了年紀的人一定要注意保暖。劉少白說什么也不肯收。推搡一陣后那名干部硬把大衣放下走了。晚上劉亞雄因為開會很晚才到家。他一直等女兒回來,再三叮囑她次日務必把大衣還回去后才去休息。
劉少白得知給病中的兒子治療肺結核用的鏈霉素很貴,52支針竟用了200多萬元(舊幣,折合新幣200多元),回太原后便把錢如數(shù)寄給女兒,信上說:“這錢我出,可不敢花公家的錢?!逼鋵嵞菚r劉易成已從軍校畢業(yè),享受供給制和公費醫(yī)療待遇,若提出申請是可以作為特殊情況報銷的。劉亞雄本來沒準備讓公家花這錢,更不準備讓父親花。父親寄來的錢她如數(shù)退回,堅持自己支付。
在工作中,姐弟倆始終不忘父親的教導,克己奉公,一心為民。劉易成長期從事人造衛(wèi)星軌道研究,創(chuàng)造性破解了我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國家計劃中軌道測定和軌道傾角這兩個關鍵難題,為我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的成功發(fā)射作出很大貢獻。
劉少白是愛國士紳,也是一位老共產黨員。他先后把9位至親送進革命隊伍。七七事變發(fā)生后的民族危亡關頭,他本可以享受榮華富貴,卻以54歲高齡堅定地入黨,始終過著簡樸生活,保持著共產黨員政治本色,廉潔奉公、清廉傳家,留下正氣佳話。在他身上,體現(xiàn)出的正是共產黨人所特有的高尚品格和精神風貌。
(責編 孟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