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陽晨
“逆商”是指擺脫挫折、找到生存途徑、永不言敗的堅定品格,在高“逆商”的加持下,情商和智商才能充分發(fā)揮作用。當專業(yè)技能和學歷水平不相上下時,高“逆商”年輕人會有更多的發(fā)展機會。
青春期,孩子要同時面臨升學、親子關系、人際溝通等種種挑戰(zhàn),因為“力求完美但又不能面面俱到”而自我懷疑;因為對“新環(huán)境的不適應和對前途的不確定”而產(chǎn)生焦慮,煩惱紛至沓來,挫折被無限放大。這時,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從容應對挫折、順利度過青春期?青少年心理專家總結了幾條家長幫助孩子掌握抗挫力的訓練方法,期望能幫助孩子走出青春期的焦慮和困惑。
一是可以培養(yǎng)孩子閱讀名人傳記的習慣,從感悟名人如何擺脫人生低谷的事跡中尋找力量,提升逆境思維。
二是應有意識訓練孩子的“逆商”思維,讓孩子傾聽內(nèi)心訴求,冷靜分析身處逆境的可控或不可控因素,自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即使最終沒有解決問題,但孩子這種身處逆境的自救和思索,替代了依靠父母的本能,本身就是一次次的獨立意志磨煉。
磨煉意志力,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體育鍛煉。過度壓力會使青少年處于持續(xù)性的疲勞和不適中,體能鍛煉不僅能促進新陳代謝,而且培養(yǎng)了青少年不輕言放棄的慣性意識。
父母可以多培養(yǎng)孩子的體育愛好,在體育鍛煉中通過設置“階段性”目標,使孩子不斷打破自己的心理預期,取得意志力上的反復磨煉。比如,練習投籃時先設置10個投中目標,完成后提升至20個,再慢慢促使自己達到50個;或者在游泳訓練中,規(guī)定每個月進步的里程,不斷突破自己的體能極限。
家長可以帶孩子多參加象棋或圍棋比賽、體育比賽、科技競賽以及夏令營活動。比賽是一種逆境應對訓練,通過益智性比賽,孩子從中不僅可以學會遵從規(guī)則,團結合作,而且可以在輸贏的起落中正視自身不受控制的情緒狀態(tài)和心理變化,并可以通過訓練,掌握預見、評價、對抗逆境的技巧和策略,慢慢歷練出平常心。
抵制誘惑是培養(yǎng)自制力的有效方法,青少年可在戒斷奶茶、炸雞、糖果等不健康零食過程中,通過持續(xù)自控力的磨煉,提高整體的意志力。
戒掉零食看起來是一件小事,但長期的自律需要良好習慣和強大意志力,并非一朝一夕。青少年可以通過打卡形式,記錄每天的卡路里攝入量,堅持運動消耗熱量,拒絕暴飲暴食和高油高糖,這也是保持穩(wěn)定情緒的必要因素。
無法在行為和決策上獨立的孩子,容易“放大”困難,愛鉆牛角尖。而獨立性的提升將幫助青少年理性評估“挫折”的分量,把“輕度挫折”轉(zhuǎn)化為一種激勵。
首先,青少年應學習如何客觀評估“挫折”的嚴重性,老師的一次批評、家長的訓斥或者人際關系的挫敗,只是“小問題”,并不能當做生活中的“大麻煩”。
其次,讓孩子真正的獨立要從生活細節(jié)開始。譬如,獨自坐公交或地鐵上下學、獨自參加研學旅游、獨自準備晚餐等,并且增加孩子與同伴獨處的時間,每周抽出特定時間與朋友聚餐、郊外游玩、參加志愿者服務等。
遇到挫敗后,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復盤”,分析失敗的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并告訴孩子如果下次遇到同類問題如何做。
在“復盤”中,父母要注意挖掘在失敗中孩子值得贊揚的地方,例如,孩子雖然一次考試失利,但沒有重復同樣的錯誤;在人際交往中發(fā)生了矛盾,但堅持了自己的原則而沒有盲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