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輝
(江西省奉新縣人民醫(yī)院 奉新 330700)
腦卒中是指因腦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缺血、缺氧導致的局限性腦組織缺血壞死或軟化,進而出現相應的神經功能損傷[1]。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是其最常見的類型,占我國腦卒中的69.6%~70.8%?;糀IS會導致患者認知、運動、語言等功能障礙,出現口齒不清、失語、行走不穩(wěn)等癥狀,嚴重時會引起肺部感染、應激性潰瘍等并發(fā)癥,嚴重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2~3]?!吨袊毙匀毖阅X卒中診治指南2018》推薦治療AIS的主要措施為溶栓、腦神經元保護、降顱內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腦循環(huán)等[4]。中醫(yī)的治療方法以活血、通絡、開竅為主[5]。銀杏葉提取物是臨床常用于治療腦血管、心血管及周圍循環(huán)障礙疾病的中藥制劑,具有活血化瘀、斂肺平喘的功效,但用于治療AIS的療效及安全性有待研究。基于此,本研究選取AIS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分析銀杏葉提取物對于治療AIS患者的臨床療效、神經功能、炎癥反應、血液流變學及不良反應的影響?,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醫(yī)院收治的AIS患者10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50例。對照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48~88歲,平均年齡(63.28±3.32)歲。研究組男22例,女28例;年齡46~88歲,平均年齡(63.25±3.31)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倫理審批號:2020L063)。
1.2 入組標準(1)納入標準:符合AIS診斷標準[6],均有CT或MRI證實;發(fā)病時間在48 h以內;臨床資料完整;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明確為出血性腦卒中及進展性腦卒中者;嚴重臟器功能衰竭、凝血功能異常及營養(yǎng)不良者;有嚴重呼吸疾病者;有肝腎功能異常者;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妊娠及哺乳期者;意識障礙者;有精神疾病者。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在入院后進行AIS常規(guī)治療,包括監(jiān)測生命體征,降低顱內壓,控制高血壓、高血糖,合并感染者給予抗感染治療、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對癥治療,并予以阿司匹林腸溶片(國藥準字H13024268)口服,100 mg/次,2次/d;阿托伐他汀鈣片(國藥準字H20213068)口服,10 mg/次,1次/d,睡前服用。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中藥制劑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70226)治療,取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注入20 ml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混勻,靜脈滴注,1次/d。兩組均持續(xù)治療14 d。
1.4 觀察指標(1)臨床療效。臨床治療效果依據神經功能缺損量表(NIHSS)評分來判定?;救鸀镹IHSS評分減少91%~100%;顯效為NIHSS評分減少46%~90%;進步為NIHSS評分減少18%~45%;無效為治療效果均未達到上述標準??傆行?基本痊愈率+顯效率+進步率。(2)神經功能。采用NIHSS量表評定神經功能,得分越低說明患者神經損傷程度越低,神經功能越好。(3)血液流變學指標。取患者治療前及治療14 d后晨起空腹靜脈血10 ml,使用血液流變分析儀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細胞比容(HCT)、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4)炎癥因子指標。取患者治療前及治療14 d后晨起空腹靜脈血10 ml,采用酶聯免疫(ELISA)試劑盒,檢測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白介素-6(IL-6)水平。(5)不良反應情況。監(jiān)測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情況,包含惡心、腸胃不適、輕微皮疹等癥狀。
1.5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后,研究組總有效率(98.00%)高于對照組(84.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NIHSS評分比較治療后,兩組NIHS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NIHSS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NIHSS評分比較(分,±s)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研究組50 50 t P 14.82±3.21 14.74±3.26 0.124 0.902 9.33±1.12 5.22±1.20 17.705 0.000
2.3 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治療后兩組HCT、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以上各項指標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s)
全血低切黏度(mPa·s)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研究組組別 n HCT(ng/g)治療前 治療后全血高切黏度(mPa·s)治療前 治療后50 50 t P 6.32±1.25 6.28±1.38 0.152 0.880 5.52±1.00 4.95±1.01 2.836 0.006 9.15±1.45 9.14±1.47 0.034 0.973 8.62±1.13 7.48±1.11 5.089 0.000 45.51±3.56 44.74±3.48 1.094 0.277 41.63±3.42 35.25±3.13 9.731 0.000
2.4 兩組致炎因子指標比較治療后兩組hs-CRP、Hcy、IL-6指標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以上各項指標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致炎因子指標比較(±s)
表4 兩組致炎因子指標比較(±s)
IL-6(mg/L)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研究組組別 n hs-CRP(mg/L)治療前 治療后Hcy(μmol/L)治療前 治療后50 50 t P 17.21±6.02 17.37±5.72 0.136 0.892 13.22±3.14 8.77±1.36 9.196 0.000 20.14±2.32 20.02±2.45 0.252 0.802 18.76±2.21 12.11±1.57 17.346 0.000 48.33±2.03 48.56±2.06 0.562 0.575 19.81±5.06 11.92±4.09 8.575 0.000
2.5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治療后研究組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AIS具有高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的特點,是目前世界上導致人類殘疾的首要疾病[7]?,F代醫(yī)學認為AIS患者發(fā)病與血壓、血脂和血糖等因素密切相關,由此類因素導致的血液黏度變化、血細胞聚集性、血液凝固性等流變學指標惡化及神經功能損傷是AIS發(fā)病的關鍵[8~9]。此外,氧化應激、炎癥等因素也與AIS發(fā)病具有高度關聯性。中醫(yī)認為AIS為風、火、痰、瘀、虛相互作用影響的結果,是由多種因素導致氣血陰陽運行失衡,最終造成腦脈瘀阻[10]。AIS起病急,病情重。若患者在急性期未能及時就診,往往會因錯過最佳治療窗口期而面臨猝死的風險。在我國,AIS的致死率達34.5%~37.1%,并以每年8.7%的速率增長,給患者家庭帶來嚴重的生活及經濟負擔[11]。AIS的病理學基礎為由突發(fā)性腦部供血供氧不足,缺氧后腦血管自主調節(jié)及線粒體呼吸功能受到破壞,導致神經組織能量耗竭及酸中毒;大量致炎因子釋放,氧自由基增加及鈣離子超載,進而損傷腦組織,最終造成神經元死亡。引起腦部缺血的基本機制有三種:源自心盡端的栓塞阻斷下游動脈血流、腦血管局部閉塞、全腦低灌注[12]。治療AIS的最關鍵環(huán)節(jié)在于盡快恢復腦組織供血或局部腦組織側支循環(huán)建立;此外,在大腦病灶部位附近還存在缺血半暗帶,該區(qū)域的神經元具有可逆性,保護該區(qū)域神經元是阻止病癥惡化的關鍵[13]。
目前,臨床治療腦卒中患者遵循改善腦組織血液供應及加強神經保護的原則,采用一般治療、急癥治療、手術治療及藥物治療等方法[14]。一般治療適用于穩(wěn)定期腦卒中患者,急癥治療及藥物治療適用于處于急性期腦卒中患者。在AIS患者急發(fā)作后需要通過吸氧和輔助通氣維持呼吸功能,盡快采取措施調整患者血壓、血糖、血脂水平,預防栓塞及凝血等癥狀。藥物治療主要以清除氧自由基、調節(jié)血壓、改善腦細胞代謝等藥物為主。
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具有促進腦細胞代謝、防止血栓形成等多種作用,是臨床常用治療AIS的中成藥,在《本草綱目》及《食療本草》中均有提及銀杏葉可以治療心悸怔忡癥狀[15]。銀杏葉提取物治療AIS的作用機制在于: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質過氧化、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改善血液流變學、改善腦缺血和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維護心血管系統(tǒng)等[16]。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NIHSS評分、血液流變學指標及致炎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以上各項指標水平低于對照組,研究組不良反應少于對照組(P<0.05)。表明銀杏葉提取物可以明顯緩解AIS患者的臨床癥狀,提升患者神經功能,增強腦部細胞攜氧能力,具有較高的安全性。現代藥理學認為,銀杏葉提取物中含有的主要活性成分為銀杏黃酮和銀杏內酯,此外還包括有機酸、聚戊烯醇、礦物質、糖類等。銀杏黃酮屬黃酮類化合物,能有效清除腦組織缺血再灌注損傷產生的大量氧自由基,抑制細胞膜的脂質發(fā)生過氧化反應,從而保護細胞膜,防止機體形成血栓以及動脈硬化;并具有絡合鐵離子、抑制過氧化氫的作用,有一定的抗炎效果,從而保護腦組織[17]。銀杏內酯屬萜烯內酯類化合物,具有較強的抗拮血小板活化因子受體功能;且具有高度選擇性,能抑制血栓的形成,預防AIS患者出現腦梗死等癥狀[18]。銀杏葉提取物中的其他有效成分不僅能對抗谷氨酸神經毒性,還能減少缺氧時的氧化磷酸化脫偶聯反應,抑制內皮素的形成,從而促進血管擴張。此外,該藥物還可調節(jié)循環(huán)系統(tǒng),通過刺激茶酚胺的釋放、抑制前列腺素和內皮舒張因子來擴張動脈,消除動脈痙攣,增加腦部血流量,可多途徑、多靶點作用于病灶部位,促進腦缺血后神經功能的恢復。
綜上所述,銀杏葉提取物治療AIS患者可提高臨床療效,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抑制炎癥反應,促進腦部血液循環(huán),臨床應用安全可靠,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