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曦
當下,融媒報道創(chuàng)新正不斷借助新媒體的技術手段和傳播范式,轉變傳播理念,實現跨媒介、多元化、平臺化、場景化等信息和服務功能的創(chuàng)新。
8月6日,正式出版的融媒體書《皖美三部曲》,由《江淮八記》《徽州八記》《皖韻八記》三本書組成,圖文并茂,搭配二維碼鏈接,實現多媒體集成。《皖美三部曲》集文字、攝影、朗讀有聲版、微視頻、二維碼等媒介傳播形態(tài)于一體,充分運用報、網、端、微、屏等融合傳播平臺和渠道進行廣泛傳播。
本文以《皖美三部曲》的融媒體產品生產過程為例,來談談如何深度挖掘新聞資源,以“報道+”最大限度釋放新聞生產力,做好融媒副刊。
媒體融合發(fā)展沒有既定的模式,傳媒業(yè)界都在不斷探索,尋求創(chuàng)新。
深化融合理念,拓寬傳播渠道?!锻蠲廊壳窌忻恳黄恼碌耐扑蛡鞑?,都是先在報紙副刊刊發(fā),以文配圖的傳統(tǒng)方式,完成第一次傳播;然后是網站、客戶端、微信微博、微信公眾號推送,實現第二次傳播,圖片更加豐富,同時增加了視頻內容;文章的朗讀版出來后,再由新媒體進行第三次傳播;最后集納成為融媒體書,開發(fā)出電子書、有聲書的形式,開啟了第四次傳播。在傳播機制上,《皖美三部曲》實現了從傳統(tǒng)媒體到新媒體平臺的多次傳播,從央媒到省媒,再到縣級融媒的“垂直”傳播。
《皖美三部曲》以“內容”為媒,開發(fā)出了多種融媒體產品,又借助“傳播矩陣”,實現多次、多級、多層傳播,形成了傳播平臺多元化的融媒體產品,最后通過高品質的紙質化,使新媒體平臺上“流動”易逝的內容“固化”。在傳播方式上做加法,這是融媒時代下“報道+”的必然之路。
打破職業(yè)束縛,拓展認知空間。《皖美三部曲》的作者斯雄是一位記者,該套融媒體書可以說是記者常規(guī)報道之外的“副產品”。作者做好報道,但又不囿于報道?!耙驗楣ぷ餍枰?,寫正風反腐促發(fā)展,連續(xù)3次去滁州,看了那里的瑯琊山、醉翁亭,還有‘中國改革第一村’小崗村……(報道)發(fā)出之后,總覺得有些不甘心,還有那么多題材素材激蕩著我,還有好多思緒情感要表達、要傳遞?!边@是作者在《徽州八記》自序中的一段話。作者將采訪報道中更多沒有采用的素材,以一個媒體人的視角和思考,做到最大限度的綜合利用,一次采集多種生成,是理想的采寫方式。《皖美三部曲》無疑是記者的自我突破,以“副產品”與常規(guī)報道相互映襯,努力挖掘新聞生產力,形成互補的報道效果,實現“報道+”的目的。
突破形式局限,做好融媒副刊?!锻蠲廊壳诽剿髁烁笨髌啡诿交穆窂?,讓副刊作品的生命力,在廣度和長度上都得到了極大的拓展。這源于《皖美三部曲》的形成過程,從文字衍生出音頻、視頻等,突破了副刊報道的形式限制,不斷在內容生產的形態(tài)上做“加法”。例如,邀請諸多藝術家、名導演、名主持,朗誦文章,拍攝視頻,既滿足讀者不同層次的閱讀需求,又提供了豐富的感官體驗。讀者紛紛留言:“文史類文章在晚間靜聽,太舒適了?!倍髡咭舱J為,“用耳朵聽和用眼睛看相比,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似乎與當代人的生活方式更合拍一些。”
目前來看,新媒體平臺上,“流動”的內容以動態(tài)新聞居多,強調熱點效應、富有話題性。而副刊性質的作品較為稀少,高質量的副刊內容更是稀缺資源??梢哉f,做好媒體平臺的副刊內容,大有可為。融媒體書《皖美三部曲》,無疑填補了新媒體平臺的副刊內容的缺失,聲情并茂的音視頻與精美絕倫的文本交相輝映、相映成趣,讓內容具有更強的感染力。
無論技術和平臺如何發(fā)展變化,“內容為王”始終不變,其中的一層含義就是高質量、精品化的內容始終是需求所在?!熬坊钡膬热菔切旅襟w平臺流量的密碼?!皥蟮?”,當然追求的是精品內容的疊加。
《皖美三部曲》通過創(chuàng)新融媒體報道的表達方式,從最基礎的文字入手,到音視頻輸出,再到精美的融媒體圖書出版,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產品都反復打磨。
“報道+”要有精到的文字?!锻蠲廊壳返谝恍螒B(tài)的融媒產品便是文字。它的內容是有料有營養(yǎng)的,具有稀缺性和唯一性。如,在《淠史杭治水記》中,作者于事得景,觸景生情,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思想在字里行間中恰如其分地流露出來。再如,《凌家灘記》的中國史前第一個玉文化高峰“凌家灘文化”,《江淮八記》中涇縣宣紙與明代第一城中都城等,其文字表達,有思想、有溫度、有美感。用具有美感的文字,傳遞信息、思想和情感,在新媒體平臺上自然能收獲更多流量。
□ 《天柱山記》中精美插圖——金色天柱山(吳東明/攝)
“報道+”要有精彩的再現。《皖美三部曲》融媒體產品制作得頗為用心,獨具一格,將文字的魅力進行了精彩再現。僅以其中的音頻制作為例,在音頻作品的制作環(huán)節(jié),先后請到央廣、央視、國際臺以及安徽本地的頂級主播,打造了聲情并茂的朗誦版,賦予了《皖美三部曲》新的生命。例如,《石牌記》與《“七仙女”記》講述的是黃梅戲的歷史與故事,兩篇文章的朗讀版由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韓再芬用安慶話朗讀配音,而黃梅戲的念白正是安慶話,呈現出獨特的徽風皖韻,別具吸引力。《槐林記》的短視頻把《木蘭辭》中“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的場景搬進了手機屏幕,用考究的視聽語言、光影效果,呈現出槐林鎮(zhèn)大汪村家家戶戶織漁網、售漁網的繁忙圖景。
“報道+”在傳統(tǒng)報道方式上做加法,不是換一種表現形式的簡單重復,而是基于傳統(tǒng)報道的再創(chuàng)作,發(fā)揮出不同形態(tài)作品的特色。這樣的再現才能賦予初級新聞產品新的表現力、新的生命力。這需要對不同媒體形態(tài)產品有深入的研究,熟悉其傳播特性,只有如此才能有精彩的“升級”創(chuàng)作?!锻蠲廊壳肪褪沁@樣,一種形態(tài)的媒體產品完成一次傳播,既利用了前期傳播形成的口碑,通過精彩的再現又將其傳播效果進一步擴大。
“報道+”要有精心的融合?!锻蠲廊壳返某晒θ诤详P鍵在于精心設計的融合、各生產環(huán)節(jié)專業(yè)化的融合,形成了高質量的融媒體產品,呈現出文字之美、聲音之美、畫面之美、思想之美,最終帶來了高流量。這需要通過傳播形態(tài)的增量,達到形態(tài)融合、信息增量,同時優(yōu)化傳播節(jié)奏,實現有層次、有次序的生產傳播,持續(xù)性地輸出,讓受眾不斷產生烙印化的記憶。
《皖美三部曲》不同形態(tài)的融媒體產品,把同一主題的內容進行了非常專業(yè)的差異化表達,精確滿足了受眾不同體驗需要。這也使《皖美三部曲》系列融媒體產品,走出了毫無特色的“一鍋燉”,不同于簡單堆砌的、無實效的融合形態(tài),避免了沒有規(guī)律的多元素疊加雜糅。
□ 《淠史杭治水記》中的精美插圖——佛子嶺水庫(周誠/攝)
《皖美三部曲》的成功,給傳統(tǒng)媒體人做好“報道+”、實現傳播效果疊加,帶來了啟示和期許。
立體化塑造報道對象。融媒體產品《皖美三部曲》構建了一個“文化安徽”的形象,瑯琊山、小崗村、淠史杭灌區(qū)、黃梅戲、五禽戲、宣紙……經過作者筆下的書寫與傳播,共同構成了安徽的“文化符號”?!锻蠲廊壳窔v史與現實結合,寫實與抒情并重,具有厚重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是一部思接古今的“安徽傳”,塑造了一個更加立體、多元的安徽形象,被評價為“新安徽人眼中的新安徽”“當代安徽的時代剪影”。
《皖美三部曲》之所以能夠立體化塑造安徽形象,是因為“見人之所未見,言人之所未言”,作者抓住了專業(yè)原創(chuàng)內容這個稀缺物品,深耕內容專業(yè)化和差異化。同時,文章內容既具有現實針對性,又有歷史縱深感;既見人見事,又頗具思想性,將歷史文化與風土人情等內容巧妙穿插呈現,形成了巨大的信息量。可以說,“報道+”既要給予新聞視角,又要在內容方面抓住獨特性、豐富知識性、增強歷史縱深感,通過更好地融合細節(jié)、情節(jié)、情感、哲理等諸多要素,形成符合受眾需求的表達方式,從而達到立體化的塑造效果,形成更好的傳播效果。
賦予報道旺盛生命力?!皥蟮?”讓新聞產品,圍繞核心內容,形成多形態(tài)的報道,讓新聞這個“易碎品”,展現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锻蠲廊壳窂氖灼Q生,到融媒體圖書的集成出版歷時6年。這個系列融媒體產品,寫到的合肥5記、安慶4記、滁州3記、六安2記、宣城2記、亳州2記、阜陽1記、馬鞍山1記、銅陵1記、淮南1記、黃山1記、池州1記,圍繞安徽的風物人情、發(fā)展變化,在常規(guī)報道之外不斷發(fā)揮和延伸,立足核心內容,通過不同形態(tài)的新聞產品賦予多樣生命力,進一步加強新聞產品新體驗,拓寬新聞產品傳播場景空間,讓新聞產品更加生動立體、無處不在,為受眾創(chuàng)造出多感官、多時空、多體驗的沉浸式接受氛圍。
形成廣泛的傳播效果。高質量的融媒產品,帶來了高流量的回報?!锻蠲廊壳分械囊恍┢浚纭冬樼鹕接洝肪W絡閱讀量突破100萬,《大通記》全網閱讀量達1000萬+,《科學島記》全網閱讀量達3000萬+……這套融媒體產品在新媒體平臺推送后,單篇文章全網閱讀量動輒過千萬,這樣的閱讀量和傳播力,是傳統(tǒng)傳播方式難以企及的。
融媒產品應該更好把握傳播節(jié)奏,形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傳播效果。當然,融媒體產品傳播也非常講究技巧,比如《皖美三部曲》形成了“多形式+名人效應”的“借力”模式。該系列融媒體產品在傳統(tǒng)平臺投放后,邀請本身自帶流量的朗讀大咖制作有聲版,連同文字在“兩微一端”上投放,收獲了海量的閱讀量和點贊、留言與支持?!督窗擞洝分羞€引入了AI主播新元素,瞄準的是“網絡原住民”?!稑嫎浞鲐氂洝氛埡戏孰娨暸_新聞聯播主播馬騰朗讀,同時推出由科大訊飛和合肥廣播電視臺聯合打造的AI主播馬曉騰,最后以“‘真假主播’為何爭誦這篇人民日報美文?”推送,燃爆網絡。
融媒體產品《皖美三部曲》秉持“用戶思維”,圍繞一個“融”字將“報道+”做足了功夫,不僅為受眾帶來了全新的閱讀體驗,也收獲了現象級的傳播效果。同時,給做好副刊融媒體產品以啟示,嘗試更好“做加法”,充分利用資源優(yōu)勢和專業(yè)優(yōu)勢,更好釋放新聞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