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俊杰,楊旻康,胡輝輝,王秋,胡淑婷,關金濤
(武漢輕工大學化學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湖北武漢 430023)
微電子技術是隨著集成電路以及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而發(fā)展起來的一門新興電子技術,已經(jīng)推動了通訊技術、航空航天、網(wǎng)絡及計算機、電池等領域的迅猛發(fā)展[1-4]。在微電子信息產(chǎn)品加工工藝中,電子元器件和印刷線路板等材料表面存在微小的顆?;蛘呱倭拷饘匐x子等污染物(圖1),這些污染物的存在必然影響到工藝的順利實施或產(chǎn)品的質(zhì)量與可靠性,甚至使整個集成電路受到影響乃至破壞(圖2)。因此,工藝實施的許多環(huán)節(jié)導入清洗工序和使用清洗劑是必須的[5-6]。
圖1 PCB版表面的離子殘留
圖2 離子遷移及造成的局部小面積污染導致的失效
目前微電子行業(yè)清洗工藝主要采用溶劑型清洗劑[7-13],包括鹵代烴類(氯代烴、溴代烴和氟代烴)、石油類、醇類、醚類、二醇酯類和硅氧烷類等。該類清洗劑技術成熟,效果良好,但是溶劑類清洗劑存在價格高、毒性高、易燃易爆以及操作不安全等缺點。季銨堿是一種水溶性有機強堿,具有較高的表面活性,已被廣泛應用于分子篩模板劑、有機硅催化劑、蝕刻劑、顯影液等領域,同時具有低毒、無污染等諸多優(yōu)勢,也被廣泛應用于水基的微電子工藝清洗劑,目前研究較多集中在單季銨堿,如四烷基氫氧化銨(甲基、乙基、丙基和丁基等)、金剛烷季銨堿等。近年來科學家發(fā)現(xiàn),長鏈雙季銨堿二氫氧化己烷-1,6-雙(三正丁基銨)[14-17]作為水基清洗劑主要組分,離子去除效率要明顯優(yōu)于單季銨堿及短鏈季銨堿,表現(xiàn)出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但其仍然處于研究階段,未實現(xiàn)規(guī)?;a(chǎn)。本文嘗試采用以1,6-二溴己烷與三丁胺反應得到雙季銨鹽中間體,再通過與強堿型陰離子交換樹脂制備目標化合物(圖3),并研究其反應條件,探索其合成工藝,以期為工業(yè)化生產(chǎn)提供完整的實驗數(shù)據(jù)。
圖3 目標化合物合成路線
330FT-IR型紅外光譜儀,Thermo公司;INOVO 400M Hz核磁共振儀(TMS內(nèi)標,CDCl3為溶劑),Varian公司;X-4型數(shù)字顯微熔點儀,北京泰克公司;LGJ-12型冷凍干燥機,北京松源華興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HL-2型恒流泵,上海滬西分析儀器有限公司;DF-101S集熱式磁力攪拌器。
1,6-二溴己烷,97%,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丁胺,98%,北京化學試劑有限公司;717強堿型陰離子交換樹脂,OH-型,寧波爭光樹脂有限公司;百里香酚藍,97%,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氫氧化鈉、鹽酸、石油醚、無水乙醇、硝酸、硝酸銀,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1.2.1 中間體二溴化己烷-1,6-雙(三正丁基銨)(I)的合成
往帶有干燥管和球形冷凝管的250 mL三口燒瓶中依次加入20.03 g 1,6-二溴己烷(0.082 mol),40.00 g三正丁胺(0.216 mol)。加熱至80℃,TLC跟蹤反應(碘熏顯色)至反應結束,約44 h。加入50 mL石油醚攪拌,抽濾得到結晶物粗產(chǎn)品。將得到的粗產(chǎn)物用乙醇和乙酸乙酯體積比為2∶1的混合溶劑重結晶,抽濾,烘干,得到中間產(chǎn)物雙季銨鹽二溴化己烷-1,6-雙(三正丁基銨)(I),白色晶體,29.72 g(74.2%)。m.p.為164℃~167℃(文獻值[1]166℃~168℃);FT-IR(KBr,νmax/cm-1)ν:2 960,2 872,1 467,1 382,1 109,1 062,727,578.
1.2.2 二氫氧化己烷-1,6-雙(三正丁基銨)(II)的合成
稱取50 g強堿型陰離子交換樹脂加入至離子交換柱中,使用恒流泵將60 g質(zhì)量分數(shù)為25%的雙季銨鹽無水乙醇溶液以50 mL·h-1的速度加入至離子交換柱中,并使用無水乙醇沖洗3次,每次20 mL。離子交換過程中不斷取交換后的液體依次加0.1 M硝酸、0.1 M硝酸銀檢驗是否產(chǎn)生淡黃色沉淀,以此判斷離子交換是否完成及離子交換樹脂是否需要更換。將離子交換后的溶液旋蒸脫去乙醇得到粗產(chǎn)物。將得到的粗產(chǎn)物乙醇和乙酸乙酯混合溶劑進行重結晶,抽濾,烘干,得到產(chǎn)物雙季銨堿二氫氧化己烷-1,6-雙(三正丁基銨)(II),白色固體,9.27 g(77.5)。FT-IR(KBr,νmax/cm-1)ν:3 392,2 933,2 869,1 465,1 381,1 068,739,690;1H NMR(400 MHz,CD3OD)δ(ppm):7.79(s,J=4.0Hz,2 H),3.01(t,J=6.0 Hz,16 H),1.46~1.49(m,16 H),1.24~1.19(m,16 H),0.81(t,J=4.0 Hz,18 H).
在實際使用中,二氫氧化己烷-1,6-雙(三正丁基銨)往往是以水溶液或者乙醇溶液的形式存在,其含量測定方法是:使用百里酚藍作為指示劑,用鹽酸標準溶液滴定直至溶液剛好由藍色變?yōu)辄S色為止,通過鹽酸的用量來計算雙季銨堿的濃度和質(zhì)量分數(shù)。
雙季銨堿的濃度通過下式計算:
式中:c(HCl)為標準鹽酸溶液的濃度;c(OH-)為樣品中含有OH-的濃度;c(樣品)為樣品中雙季銨堿二氫氧化己烷-1,6-雙(三正丁基銨)的濃度;V1為滴定消耗鹽酸溶液的體積;V2為所取樣品溶液的體積。
雙季銨堿的質(zhì)量分數(shù)通過下式計算:
式中:ω(樣品)為樣品中雙季銨堿二氫氧化己烷-1,6-雙(三正丁基銨)的質(zhì)量分數(shù);M為雙季銨堿二氫氧化己烷-1,6-雙(三正丁基銨)的摩爾質(zhì)量;m為所取樣品的質(zhì)量。
我們首先考查了不同溶劑對季銨化反應產(chǎn)率的影響,實驗中發(fā)現(xiàn),用甲醇、乙醇等為溶劑時,由于產(chǎn)物在醇類溶劑中溶解性極好,難以通過旋蒸去除溶劑和通過重結晶的方式得到固體產(chǎn)物,并且過量的原料和副產(chǎn)物也難以除去,操作較為復雜。嘗試多種溶劑后發(fā)現(xiàn),反應過程中不添加其他溶劑時可自然冷卻析出固體產(chǎn)物。用少量石油醚洗滌除去未反應的原料和副產(chǎn)物,然后抽濾即可得到雙季銨鹽粗產(chǎn)品,再使用乙醇和乙酸乙酯混合溶劑進行重結晶1~2次即可得到純度較高的雙季銨鹽。故對于該反應不使用溶劑效果最佳。
我們隨后考查了反應時間、反應溫度和投料比對產(chǎn)率的影響,如圖4所示,反應產(chǎn)率隨反應時間的延長而升高,當反應達到44 h,產(chǎn)率增加幅度趨于平緩。因此綜合考慮,最佳反應時間為44 h。如圖5所示,反應產(chǎn)率隨著溫度的變化明顯升高,當達到90℃時,反應產(chǎn)率趨于平緩,且反應體系顏色有所加深,因此最佳反應溫度為
圖4 時間對季銨化產(chǎn)率的影響
圖5 溫度對季銨化產(chǎn)率的影響
80℃。1,6-二溴己烷和三丁胺反應理論比例為1∶2,為了提高反應收率,需要加入過量的三丁胺,過量的三丁胺也可充當溶劑,有利于反應進行。如圖6所示,隨三正丁胺投料量的增加,反應產(chǎn)率逐漸升高。當三正丁胺的量為1,6-二溴己烷的2.2倍之后,產(chǎn)率的增加速率較為緩慢,因此確定投料比為1∶2.2為最佳反應條件。
圖6 投料比對季銨化產(chǎn)率的影響
進料速度為30 mL/h條件下,考查了5 g雙季銨鹽配制成質(zhì)量濃度為15%、20%、25%、30%、35%乙醇溶液的離子交換情況。實驗結果如圖7所示,季銨鹽濃度較低時進行離子交換,最終得到的交換液中季銨堿的濃度也相對較高,即交換度較高。但季銨鹽濃度超過25%之后,交換程度明顯下降,離子交換不充分。在季銨鹽濃度25%條件下,使用恒流泵分別以30 mL/h、40 mL/h、50 mL/h、60 mL/h、70 mL/h的滴加速度進行離子交換,實驗結果如圖8所示,當?shù)渭铀俾瘦^慢時,交換的效果較好,當?shù)渭铀俾食^50 mL·h-1后,交換效果明顯較差,可能是由于滴加速率過快,導致交換液在交換柱中的停留時間太短,與離子交換樹脂未充分交換,故進料速率不宜過快。因此,確定最佳進料速率為50 mL·h-1。
圖7 季銨鹽濃度對離子交換的影響
圖8 進料速率對離子交換的影響
本文通過兩步反應制備得到了長鏈雙季銨堿二氫氧化己烷-1,6-雙(三正丁基銨),對其反應條件進行了探索和優(yōu)化。結果表明:(1)二溴化己烷-1,6-雙(三正丁基銨)的制備反應過程中不加其他任何溶劑,反應溫度80℃,反應時間44 h,1,6-二溴己烷和三正丁胺的摩爾投料比1∶2.2,反應效果最佳,產(chǎn)率可達到74.2%;(2)二氫氧化己烷-1,6-雙(三正丁基銨)的制備采用強堿性離子交換樹脂,離子交換的最佳反應條件為:雙季銨鹽的質(zhì)量濃度為25%,進料速率為50 mL·h-1,交換度可達到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