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錄
(遼寧省盤錦市中心醫(yī)院呼吸科,遼寧 盤錦 124000)
急性肺栓塞(APE)是由于內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在短時間內進入患者肺循環(huán)所造成的肺動脈主干及分支血栓阻塞從而引發(fā)患者肺循環(huán)受到阻滯、肺部動脈血壓上升、右心功能損傷的病理性綜合癥狀[1]。根據患者臨床癥狀的不同,可將肺栓塞分為急性大面積栓塞和急性非大面積栓塞,急性非大面積栓塞中包括大面積肺栓塞。目前臨床治療主要以溶栓及抗凝治療為主[2],其中低分子肝素鈣是臨床中用于抗凝治療較為常見的藥物,而阿替普酶大多用于溶栓治療中?;诖?,本研究旨在分析低分子肝素鈣聯合阿替普酶對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氣指標及不良反應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93例為研究對象,將入選患者隨機編號1~93號,將奇數患者47例納入對照組,將偶數患者46例納入觀察組。對照組男28例,女19例;年齡65~79歲,平均年齡(67.56±1.32)歲;病程2~13 d,平均病程(4.12±2.03)d;栓塞右肺動脈4例,左肺動脈8例,右上肺動脈8例,左上并左下肺動脈9例,右上并右下肺動脈10例,左上并右下肺動脈12例。觀察組男26例,女20例;年齡66~83歲,平均年齡(67.62±1.55)歲;病程2~15 d,平均病程(4.23±2.13)d;栓塞右肺動脈4例,左肺動脈7例,右上肺動脈6例,左上并左下肺動脈8例,右上并右下肺動脈9例,左上并右下肺動脈12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颊呒凹覍倬橥獠⒑炇鹬橥鈺?/p>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確診為急性肺栓塞[3];患者存在呼吸困難、胸悶等肺動脈高壓癥狀;所有患者均在發(fā)病后48 h內進行治療。排除標準:對研究藥物過敏者;入院前已接受其他藥物治療患者;依從性較差,治療中途退出患者。
1.3 方法 兩組均進行常規(guī)治療,監(jiān)測生命體征、吸氧等。
對照組給予注射用阿替普酶(勃林格殷格翰制藥公司,國藥準字S20110052,規(guī)格:50 mg)并配合50 ml 0.9%氯化鈉溶液靜脈泵注2 h進行治療;及服用華法林鈉片(芬蘭奧利安Orion Corporation,國藥準字H20060190,規(guī)格:3 mg×100片)。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低分子肝素鈣注射液(深圳賽保爾生物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190,規(guī)格:1 ml∶5 000 IU)治療,進行皮下注射,每次0.5 ml,每天2次。兩組均治療2周。
1.4 觀察指標 ①血氣指標:采用血氣分析儀(深圳市理邦精密儀器股份有限公司,型號規(guī)格:EDAN i15)檢測治療前后的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及肺泡動脈血氧分壓[P(A-a)O2];②不良反應:包括顱內出血、消化道出血牙齦出血、皮下出血。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Z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氣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PaO2、PaCO2均高于對照組,P(A-a)O2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指標比較(±s,mmHg)Table 1 Comparison of blood gas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mmHg)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指標比較(±s,mmHg)Table 1 Comparison of blood gas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mmHg)
注:PaO2,氧分壓;PaCO2,二氧化碳分壓;P(A-a)O2,肺泡動脈血氧分壓。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 P<0.05
?
2.2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Table2 Comparison of adversereactionsbetween thetwo groups[n(%)]
肺栓塞發(fā)病急,發(fā)病后常累及呼吸、循環(huán)多個系統,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4]。溶栓治療是臨床首選方案,能有效溶解患者肺部血栓,減小患者肺動脈阻力,改善肺阻塞情況,促進病情轉歸,但治療過程中存在出血風險,故輔以有效抗凝治療。
低分子肝素主要用于臨床抗凝治療中,是主要由普通肝素純化而形成的低分子鈉鹽,其中肝素作用時間相對較長,生物利用度較高,對機體血小板功能影響較小,出血并發(fā)癥較少,更適用于老年患者[5-6]。阿替普酶是臨床運用較為廣泛的溶栓藥物,屬于多種氨基酸糖蛋白中的一種,主要用于纖維蛋白原中,使殘基完全暴露,纖維蛋白與纖溶酶原位點進行結合,能將與纖維蛋白相結合的纖溶酶原轉為與纖溶酶互相結合。同時,阿替普酶能激活血液中纖維酶原,快速作用于患者體內,從而減少患者出血情況,具有一定止血效果[7-10]。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PaO2、PaCO2均高于對照組,P(Aa)O2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低分子肝素鈣與阿替普酶聯合使用能降低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氣指標。分析原因為,低分子肝素鈣能直接或間接將患者體內血漿纖溶酶原轉換為纖溶酶,從而促進纖維蛋白的分解,起到溶解血塊、降低纖維蛋白合成的功效。阿替普酶具有溶栓序貫抗凝的功效,兩種藥物聯合使用,相互作用,在抗凝后進一步進行溶栓治療,溶栓能緩解并解除肺動脈梗阻,抗凝治療可有效預防肺栓塞二次復發(fā),利于溶解已經形成的血栓。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聯合用藥具有一定安全性。
綜上所述,低分子肝素鈣聯合阿替普酶聯合治療效果優(yōu)于單一使用阿替普酶,有利于改善患者血氣指標,提升治療效果,安全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