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金來
(揭陽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所,廣東 揭陽 522000)
揭陽市的水稻病蟲害具有發(fā)生時間長、數(shù)量多以及種類多等特點,再加上氣候環(huán)境與種植生產(chǎn)等因素的影響,使得水稻病蟲害對揭陽市水稻產(chǎn)量與質量的影響較大。當前,揭陽市的水稻病蟲害主要包含:抽穗期的稻飛虱,秧田期的稻瘟病、立枯病以及白葉病,種植中期的細條病與稻飛虱,此外,還包含紋枯病與稻縱卷葉螟等。由此可見,揭陽市水稻病蟲害的復雜性,使得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難度有所提升,進而對水稻種植的產(chǎn)量與質量產(chǎn)生影響。對此,本文將從揭陽市水稻的病蟲害防治措施、種植與管理出發(fā),對揭陽市水稻產(chǎn)量與質量提升的路徑進行探析,以促進廣東省水稻整體產(chǎn)量的提升。
于揭陽市而言,水稻病蟲害主要包含稻瘟病、三化螟、白葉枯病、稻飛虱以及紋枯病等多種類型,對此,在落實水稻病蟲害防治措施的過程中,應當從各類病蟲害危害特點出發(fā),具體措施表現(xiàn)為以下方面。
在揭陽市,水稻稻瘟病具有危害大與范圍廣的特點,一般而言,水稻稻瘟病主要表現(xiàn)為:稻瘟病菌以菌絲和分生孢子的形式在病谷、病稻上越冬,在越冬成功之后,在適宜濕度與溫度下生成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再借助風雨等媒介進行傳播侵蝕周邊水稻。稻瘟病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水稻品種選擇失當與水肥管理失當,且種植戶在發(fā)病期并未及時處理,進而導致稻瘟病侵染面積擴大,對水稻正常生長的影響加重。
稻瘟病的防治措施:首先,種植戶應當重視水稻品種的選擇,盡可能挑選抗病性更強的品種,在種植前,應當對種子進行曬種與消毒處理;其次,種植戶應當重視稻田深耕,降低土壤的病菌基數(shù);再次,應當強化對施肥的把控,可通過運用測土配方施肥的方式進行合理施肥,加上適時灌溉,以達到抑制病菌侵染與繁殖的效果;然后,應當強化對水稻穗期與分蘗期的監(jiān)控,重視穗瘟與葉瘟的防治工作,通過噴藥的方式對患病中心進行控制;最后,針對稻瘟病,可以選擇40%克瘟散乳油1500 mL/hm2落實噴施工作,同時,應當避開陰雨天與盛花期進行施藥。
白葉枯病具有傳播速度快與侵染性高等特點,且白葉枯病能夠以水流為傳播媒介,能夠透過水稻的傷口與氣孔侵入,一般在暴雨或水災之后,白葉枯病能夠快速傳播侵染水稻,此外,在新稻區(qū),白葉枯病多由種子攜病菌進行傳播,而在老稻區(qū),多由稻茬與感病稻草為寄主進行傳播,且在濕度與溫度適當?shù)臈l件下會快速蔓延。從白葉枯病特性的角度看,其在揭陽市的發(fā)病率偏高。
白葉枯病的防治措施:首先,應當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并落實消毒與曬種處理;其次,應當落實淺水勤灌、增施測土配方肥料以及適時曬田等工作內(nèi)容,從而降低白葉枯病的發(fā)生率;再次,還應當杜絕串灌與漫灌等情況;最后,在發(fā)病過程中,可以選擇20%噻唑鋅懸浮劑落實噴霧防治工作。
紋枯病危害的核心為水稻葉鞘,同時,還會感染水稻的莖稈與葉片,嚴重時會侵蝕水稻穗部,由于水稻紋枯病屬高溫高濕型病害,在高濕與高溫條件下,紋枯病會快速傳播與流行,而揭陽市的環(huán)境與紋枯病發(fā)生環(huán)境相契合,進而導致揭陽市水稻紋枯病的發(fā)病率偏高。當前,對于紋枯病具有較高抗性的水稻品種有待挖掘,但是,整體而言,高稈窄葉型與矮稈闊葉型水稻的感病率更高。目前,揭陽市矮稈雜交水稻的選擇率較高,使得水稻紋枯病的發(fā)生率偏高[1]。
紋枯病的防治措施:首先,應當重視選擇抗病性更強的品種;其次,在播種前,應當在土壤中噴灑滅菌劑,拔除田間的稗草與雜草;再次,在移栽的過程中,應當對種植密度進行合理把控;然后,應當強化田間管理,結合水稻的生長情況,適度灌水;最后,可選擇12.5%紋霉清水劑2000 mL/hm2進行防治。
揭陽市冬季氣候溫暖干燥,適宜幼蟲越冬,且其羽化安全度較高,在此背景下,揭陽市的三化螟發(fā)生率偏高,再加之以往廣東省推廣種植雜交水稻,其抗倒伏、稈矮、葉寬以及分蘗力強等特點適宜三化螟的侵入,為三化螟的繁殖與生長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近年來,揭陽市開始強化對冬季翻耕的重視,但是,整體落實程度偏低,進而導致部分地區(qū)三化螟的發(fā)生率偏高。
三化螟的防治措施:首先,應當重視幼蟲的滅除,一般而言,三化螟幼蟲多在稻樁內(nèi)越冬,種植戶可以通過翻耕的方式消除幼蟲,進而達到減少害蟲越冬基數(shù)的目標;其次,應當重視蟲蛹的滅除,在入春之后,種植戶可以采用翻耕漚田的方式進行滅蛹;再者,應當重視水稻播種期的調整,通過避開三化螟高發(fā)期的方式,降低三化螟的影響力;最后,應當重視三化螟的滅蟲處理,從物理殺蟲的角度上看,可以借助頻振殺蟲燈進行控蟲;從生物殺蟲的角度上看,可以采用稻鴨共作的種植方式,不僅能夠滅殺三化螟,還能達到提升水稻種植收益的效果;從化學殺蟲的角度上看,可采用20%三唑磷乳油1500 mL/hm2進行防治。
在揭陽市多種植雙季早晚稻,而稻飛虱多發(fā)生于早晚稻之中,直接影響到揭陽市的水稻產(chǎn)量。稻飛虱屬畏寒型遷飛性害蟲,且短翅型成蟲多在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繁殖。一般而言,早稻生長期主要在5月上旬到7月上旬,晚稻生長期主要在8月下旬到10月上旬,會出現(xiàn)短翅型成蟲數(shù)量激增的情況。此外,在水稻種植過程中,揭陽市部分種植戶會施加氮肥,能夠有效促進水稻生長,但是稻田郁閉性與陰濕性的提升為稻飛虱危害性的提升創(chuàng)造了條件[2]。
稻飛虱的防治措施:首先,種植戶應當強化對栽種距離的把控,促進稻田通風性與透光性的提升,達到降低稻田濕度的效果;其次,應當強化田間管理,通過落實施肥優(yōu)化、雜草清除等工作,保證水稻的正常生長;再者,可通過落實稻鴨共作的種植方式,實現(xiàn)對稻飛虱的有效控制,同時,可以通過安裝振頻燈的方式誘殺稻飛虱;此外,還可以通過噴施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150 g/hm2的方式,落實稻飛虱的噴殺工作。
結合水稻病蟲害的類型與防治措施,揭陽市在落實水稻種植管理的過程中,應當強化以下幾方面工作的落實。
選種直接影響水稻產(chǎn)量與抗病蟲害能力,品種的差異會讓水稻種子呈不同性質,對環(huán)境的適應力亦有所差異,對此,揭陽市水稻種植戶應當重視選種工作。從環(huán)境的角度出發(fā),揭陽市氣溫偏高且濕度較高,為降低種子霉變率,應當選擇飽滿度更高的種子。在選購過程中,水稻種植戶應當落實多方考察工作,保證水稻種子的質量,在選種完成之后,應當選擇3%多菌靈溶液與98%巴丹原粉對種子進行浸泡。此外,還應當結合病蟲害防治的需要落實晾曬等工作,以保證水稻種子的基礎性能[3]。
在育苗期間,水稻種植戶應當選擇在背風陽面進行育苗,避開水位過高區(qū)域,并重點把握種植區(qū)域的土壤透氣性與灌溉條件。還應當將苗床呈東西向擺放,并以薄膜寬度為依據(jù),對苗床的寬度進行設置。此外,還應當采用人工與插秧機相配合的方式,落實插秧工作,以保證插秧方式與各種規(guī)模種植區(qū)相適應。
田間管理主要包含除草、灌溉以及施肥等工作內(nèi)容,在栽培水稻的過程中,田間管理對水稻植株的生長具有直接影響,對此,水稻種植戶應當積極落實田間管理工作,以保證水稻具有良好生長環(huán)境,進而達到提升水稻病蟲害抵御力的效果,促進水稻的健康生長。一般而言,在施肥過程中,可采用尿素、磷酸二銨以及農(nóng)家肥等作為基肥,在長勢欠佳時,可選擇追加尿素,同時,在育穗期亦可以增加硫酸銨的施入,用以提升產(chǎn)量。此外,還應當結合水稻的生長情況,配合滅蟲需求進行合理灌溉。最后,還應當重視除草工作,保證水稻養(yǎng)分的充分吸收,一般而言,除草藥劑主要包含丁草胺與殺草丹等[4]。
綜上所述,揭陽市水稻的主要病蟲害為稻飛虱、三化螟、紋枯病、白葉枯病以及稻瘟病等,對此,水稻種植戶應當結合水稻病蟲害的類型落實防治工作,并通過優(yōu)化水稻種植管理的方式,促進水稻種植質量的提升,保證水稻產(chǎn)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