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上市公司獨立董事規(guī)則》于最近頒布,這引起了一些議論。有觀點認為,這份獨董規(guī)則只是小修小改,解決不了獨董制度面臨的問題。
不過,據(jù)《紅周刊》記者了解,該規(guī)則規(guī)定的獨董成員占比、獨立性等指標,雖然和之前一致,但許多上市公司獨董和董事會仍無法滿足要求。比如對于提交董事會的議案,超過99%的上市公司獨董均會投贊成票;再如宇通客車獨董谷秀娟,同時身兼6家上市公司獨董,一人同時領取6家公司的薪酬,這和兼任最多不可超過5家的規(guī)則“紅線”相抵觸。
自2001年8月中國證監(jiān)會發(fā)布《關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強制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以來,獨董確實在上市公司的治理中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如據(jù)公開報道顯示,在2013年嚴禁現(xiàn)職官員在企業(yè)兼職期間,引發(fā)了獨董“離職潮”,這使得當年市場超額收益率降至-2%~-1.5%區(qū)間,同樣的事情在2015年重演。但同時,獨董發(fā)聲“不積極”、兼任多家的亂象愈演愈烈。
在發(fā)聲“不積極”方面,據(jù)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田軒在近期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自獨董制度開始試行至2021年11月24日,獨董們一共參與投票77480次,其中同意票為77317次,反對票36次,棄權30次,其他票97次,反對、棄權和其他票合計占比僅在0.2%左右。因此,上市公司違規(guī)的案例尤其是在近幾年越來越多。據(jù)Wind統(tǒng)計,在2017年~2021年,上市公司出現(xiàn)違規(guī)情形的分別有1387起、2188起、2171起、2102起和2513起。
對此,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紅周刊》記者采訪時指出,獨董大多是上市公司大股東提名的,“獨董職務”往往是被當作福利送人,所以獨董和大股東一般會存在人身依附關系。
但實際上,獨董的生存窘境不止這一點。據(jù)中國證監(jiān)會于2022年1月7日公布的《上市公司獨立董事規(guī)則》(以下簡稱“《獨董規(guī)則》”)第四條規(guī)定,“上市公司董事會成員中應當至少包括三分之一獨立董事?!倍鴵?jù)《紅周刊》記者梳理,截至2022年1月19日,在4705家上市公司中,仍有60家公司未達到《獨董規(guī)則》的要求。此外,有2154家公司“踩線”,即獨董占董事會成員的比例為三分之一,僅有234家公司的獨董占比在50%及其以上。據(jù)悉,一些上市公司的部分議案只需董事會過半數(shù)以上同意即可,這意味著,即使獨董對相關議案投出反對票,也很可能會由于“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而變得無效。
更重要的是,《紅周刊》記者進一步梳理發(fā)現(xiàn),獨董在議案的投票上也很難發(fā)表獨立意見。如部分上市公司獨董剛對公司的一些議案投出了反對票,隨后便向公司遞交了辭呈。盡管公司公告他們的辭職多數(shù)是由于“個人原因”,但從投反對票的時間節(jié)點來看,難免會讓外界產生公司“排除異己”的疑問。
在兼任多家方面,據(jù)《獨董規(guī)則》第六條規(guī)定,“獨立董事必須具有獨立性。獨立董事應當獨立履行職責,不受上市公司主要股東、實際控制人或者其他與上市公司存在利害關系的單位或個人的影響。獨立董事原則上最多在五家上市公司兼任獨立董事,并確保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有效地履行獨立董事的職責?!倍壳?,同一人兼任多家上市公司的獨董已成為普遍現(xiàn)象。
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22年1月19日,上市公司共有獨董職位數(shù)量14621個,獨董名字重復的有2761個,占比18.88%。也就是說,可能有接近兩成的人士身兼兩家及其以上上市公司的獨董職位。其中,部分人士更是觸及“紅線”,在五家以上的上市公司同時兼任獨董(見附表)。
并且這些觸及“紅線”人士任職的公司普遍跨度較大,如宇通客車的獨董谷秀娟,同時兼任盛和資源、中天火箭、國統(tǒng)股份、神火股份和北新建材的獨董。這些公司屬于汽車、有色金屬和國防軍工等多個行業(yè),谷秀娟能否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履職存疑。
在上市公司獨董普遍喜歡投贊成票的情況下,如果投反對票就可能位子不保。以*ST中天董事會為例,據(jù)《紅周刊》記者梳理,在*ST中天于2021年10月13日召開的第十屆董事會第四十一次會議中,公司獨立董事盧申林就《關于免除王杰玥女士公司總經理職務的議案》、《關于免除施清榮先生公司聯(lián)席總經理職務的議案》和《關于聘任黃杰先生為公司總經理的議案》均投出反對票。不僅如此,在更早前的2021年8月30日,*ST中天召開的第十屆董事會第三十九次會議中,公司三位獨立董事盧申林、程仕軍、陳亦昕和董事林大湑就《關于公司2021年半年度報告及其摘要的議案》和《關于2021年上半年公司募集資金存放與實際使用情況的專項報告的議案》均選擇棄權。此外,在*ST中天于2022年1月6日召開的第十屆董事會第四十八次會議中,公司董事孔鑫明就《關于公司聘請2021年度財務審計機構及內部控制審計機構的議案》和《關于召開202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的議案》均投出反對票。
盡管*ST中天的獨董發(fā)表了獨立意見,卻未被采納。如《關于免除王杰玥女士公司總經理職務的議案》,盧申林認為,“在找到合適的總經理前,不宜免除王杰玥公司總經理職務?!钡?ST中天董事會以6∶1審議通過。據(jù)了解,《關于聘請王杰玥女士為公司總經理的議案》是*ST中天董事會在2021年9月23日審議通過的。也就是說,王杰玥擔任*ST中天總經理職務尚不滿一月就被免職。
再比如《關于聘任黃杰先生為公司總經理的議案》,盧申林認為,“據(jù)中國裁判文書網及中興天恒能源科技(北京)股份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收到的判決書顯示,公司董事黃杰負有數(shù)額較大的債務到期未清償?shù)那闆r。而依據(jù)《公司法》、《公司章程》關于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的資格要求規(guī)定,個人所負數(shù)額較大的債務到期未清償,不得擔任公司的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ST中天董事會仍以6∶1審議通過。有意思的是,《關于免除黃杰公司董事職務的議案》和《關于聘請王杰玥女士為公司總經理的議案》是同一日獲得*ST中天董事會審議通過的,并且免除黃杰董事職務理由就是負有數(shù)額較大的債務到期未清償?shù)那闆r。
也是在這之后,*ST中天兩次均發(fā)出不同聲音的獨立董事盧申林于2022年1月18日向公司遞交了書面辭職報告,*ST中天于次日進行了公告。據(jù)*ST中天公告顯示,盧申林的辭
職主要系個人原因,辭職后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不過,由于盧申林辭職將導致*ST中天獨立董事人數(shù)少于董事會成員的三分之一而無法正常運作,盧申林的辭職申請將在新任獨立董事產生后生效。
據(jù)悉,盧申林是在2019年7月15日被提名為公司獨立董事的,任期是自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之日至第十屆董事會任期屆滿。在當年9月12日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之后,盧申林正式成為*ST中天獨立董事。根據(jù)*ST中天第十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2019年3月29日召開)決議公告顯示,全體參加表決的9位董事審議通過了公司董事長、副董事長和董事會秘書等職務的議案,他們的任期均為三年。也就是說,盧申林的任期或在2022年3月29日屆滿。
而盧申林在任職期間,尤其是2019年至2020年度,較為“勤勉”并且沒有發(fā)出與*ST中天不同的聲音。據(jù)《獨董規(guī)則》第十六條規(guī)定,“獨立董事連續(xù)三次未親自出席董事會會議的,由董事會提請股東大會予以撤換。”而據(jù)盧申林在2019年度和2020年度的述職報告中表示,*ST中天在這兩個年度分別召開了9次和12次第十屆董事會會議,其通過現(xiàn)場或者通訊的方式均未缺席。并且盧申林表示,“本人認真審議了董事會會議的所有議案內容,并對提交董事會會議審議的相關議案均投了贊成票,未對各項議案及其他事項提出異議?!?/p>
此外,據(jù)《紅周刊》記者統(tǒng)計,*ST中天在2021年度共召開了13次第十屆董事會會議。盧申林除了在上述兩次會議中3次反對和2次棄權外,均投了贊成票。
對此,《紅周刊》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在上交所e互動平臺向*ST中天詢問盧申林離職的具體原因。*ST中天方面回復稱,“盧申林先生的辭職信中寫明為個人原因辭去獨立董事職務,未提及其他?!?/p>
全投贊成票的獨董是大多數(shù),比如華神科技的獨董。據(jù)Wind統(tǒng)計,華神科技歷任獨董共有17位,其中有年度述職報告的13位。數(shù)據(jù)顯示,這13位獨董自2010年度~2020年度合計應參與華神科技董事會會議332次,實際參與332次(包括委托參與),對提交董事會的全部議案均投了贊成票。
那么,是不是華神科技的發(fā)展非常健康?顯然不是,這從華神科技歷年業(yè)績表現(xiàn)可見一斑。據(jù)《紅周刊》記者梳理,在2010年~2020年,華神科技的歸母凈利潤及增速波動很大,在2015年更是出現(xiàn)歸母凈利潤及增速同時為負值的情形(見附圖)。這表明,華神科技2015年在公司治理上很可能出現(xiàn)了問題,但包括獨董在內的董監(jiān)高并未對此有所應對。
同時,華神科技獨董還兼任其余5家上市公司獨董的情形也屬少見。據(jù)《紅周刊》記者梳理,華神科技獨董黃益建于2017年4月12日任職至今,但目前,黃益建還是聚辰股份、新潔能、中電電機和藍光發(fā)展等5家上市公司的獨董。
根據(jù)《獨董規(guī)則》規(guī)定,黃益建兼任上市公司獨董的家數(shù)已經達到6家,觸及最多5家的“紅線”。此外,從上市公司分類來看,華神科技屬于醫(yī)藥生物行業(yè),聚辰股份和新潔能均屬于申萬電子行業(yè),中電電機屬于電氣設備行業(yè),藍光發(fā)展屬于房地產行業(yè),黃益建能否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履職同樣存疑。
而《紅周刊》記者梳理黃益建年度述職報告發(fā)現(xiàn),在聚辰股份、新潔能、中電電機和藍光發(fā)展等上市公司任職期間,黃益建對提交董事會的全部議案普遍投了贊成票。
需要指出的是,上市公司給任職獨董的薪酬普遍不高,年薪普遍在0~20萬元區(qū)間。但在兼任多家上市公司獨董的情況下,黃益建的收入同樣不菲。
數(shù)據(jù)顯示,黃益建通過擔任華神科技、聚辰股份、新潔能和中電電機等5家上市公司獨董在2020年的薪酬高達38萬元。而黃益建由于是在2021年5月20日任職藍光發(fā)展的,所以并沒有統(tǒng)計在內。若按照藍光發(fā)展2020年給獨董的薪酬測算(2020年三位獨董薪酬均為20萬元),黃益建的年收入將達5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