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我所辦結的重大刑事一審案件沒有一件被發(fā)回或改判,案件受害人或其親屬也沒有一人對案件處理結果不滿意而信訪申訴,這使我很欣慰。
兩年前,我的援藏工作順利結束。因院里工作需要,我被安排到刑事審判第一庭,從事重大刑事案件的一審和二審工作。
疫情緩解后,因為疫情防控措施的嚴密,偵查技術手段的更新,多年追逃的案件集中爆發(fā),刑事一審案件數量較以往有較大幅度增加。但這類案件,證據形成年代較久遠,按照現在的證據形式標準、證明標準,都有這樣或那樣的欠缺。
面對一起幾十冊卷宗的案件,從拿到卷宗的第一天起,我先審閱卷宗材料,對卷宗材料復制不全、不清的,及時要求偵查機關補齊。案件中的訊問筆錄、證人證言,多是手寫,存在字跡潦草情況,還有的因為年代久遠,一些字跡模糊,這類材料都要重新謄抄核驗。接下來就是對案件證據的梳理,抽絲剝繭后,案情細節(jié)了然于胸。熟悉了案情之后,我?guī)ьI審判團隊的成員,親歷案發(fā)現場,還原案發(fā)經過,模擬案發(fā)的整個過程,討論被告人的作案動機、作案行為的合理性,本著確保不冤枉也不放縱一名罪犯的態(tài)度,排除一切合理懷疑。審判團隊中的女性和年輕人,都能和我一起深入到所謂的兇宅、荒野調查,一起審閱尸體照片、解剖照片,她們的敬業(yè)精神也深深地感染和激勵了我。
我發(fā)現,一些被告人文化水平低、經濟條件差,沒有聘請辯護人,庭審前,及時為他們聯系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師擔任其辯護人,充分保障每一名被告人的訴訟權利;積極聯系被害人或其近親屬,將案件進展情況及時告知,保障他們附帶民事賠償訴訟權利的實施,讓他們對案情的發(fā)展、走向有認知、有監(jiān)督;做好各種預案,協調法警支隊、辦公室為保證庭審順利進行提供必要的輔助保障工作。
庭審中,為了落實庭審實質化,我將控辯雙方的每一份證據通過當庭舉證、質證的方式進行展示,保障控辯雙方進行充分的意見發(fā)表,并進行當庭認證,讓被告人、被害人,包括旁聽人員及圍觀網上直播的群體均能充分辨識案件的事實、證據,獲得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在制作裁判文書時,我嚴把案件事實、證據關和適用法律關。事實是案件的基石,是適用法律的依據。我深知案件事實認定的準確與否決定了案件的對錯,不僅僅因為有案件質量終身負責制這把懸劍,同時案件事實認定的準確與否也決定了能否讓每個人感受到司法的公平與正義。案件質量的好壞最終要通過法律文書體現出來,法律文書是對案件作出裁判的書面表現形式,不僅體現案件的最終結果,也反映案件審判的過程和審判人員思維的過程。所以制作法律文書時,我力求語言規(guī)范、說理透徹、引用法律條款準確無誤,不能有絲毫的錯誤。
通過我們刑事審判第一庭團隊的緊密合作,這兩年我所辦結的重大刑事一審案件沒有一件被發(fā)回或改判,案件受害人或其親屬也沒有一人對案件處理結果不滿意而信訪申訴,這使我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