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華
在55℃的溫水中浸泡10~15分鐘,再在30~40℃的溫水中浸泡10~12小時,瀝干后置于28~30℃條件下保溫催芽,待60%以上的種子露白后即可播種。也可用高錳酸鉀0.1%浸10~15分鐘、磷酸三鈉10%浸10~15分鐘或70℃高溫干燥72小時。
確定播種時間,父本1月28日,母本2月3日。播種密度,父本每畝300~400株,母本每畝2200~2400株,株距40~45厘米,行距60厘米。
將苗床順大棚方向鋪,高于棚土10厘米以上,就地挖溝,以棚中柱偏后為中心,兩床間距為25~30厘米,每床寬1.5~2米,后檐光弱,溫度低不宜栽苗,前檐冷涼要加防寒膜。床面操平后鋪設(shè)地?zé)峋€,地?zé)峋€間距為8~10厘米,連接溫控儀,每臺溫控儀控制電熱線的數(shù)量要看自身的功率,將地?zé)峋€鋪完后,撒一層細(xì)土,為便于均勻受熱,將細(xì)土覆蓋地?zé)峋€,厚度以0.5厘米為宜。在使用前3天,將溫控儀調(diào)至35~40℃,以提高地溫。
2/3三年未栽茄科的園田土,1/3草炭土,底土總量加入5%~10%發(fā)酵好的豬糞,整個土壤中加入苗菌敵,量為50公斤土+20克苗菌敵,裝缽前將所有的糞土過細(xì)篩,混拌均勻后蓋上塑料布,放置2~3天后裝缽。裝缽時將缽底土稍微用力壓實(shí),整個缽里的土高度力求均勻一致,以保出苗整齊,裝土高度約為6.5厘米,留覆蓋土高度1.5厘米。
在播種前1天,用水將營養(yǎng)缽中的土澆透,在播種當(dāng)天用少許含苗菌敵的水將苗床再澆一次,待水滲透土壤不黏重時開始播種。將種子平放于苗缽中心后,把濕潤的覆蓋土(手握力可成團(tuán))蓋至與缽口相平即可,然后上蓋一層薄膜,再扣上小拱膜,將溫控儀調(diào)至35℃。
在種子出苗前,如果土壤不是太干,一般不澆水。另外也要看種子吸漲及萌發(fā)程度,每天都要檢查,防止種子或種芽吊干,上表土不宜放入太多草炭土,因其通透性強(qiáng),容易造成土壤水分流失,所以配制上覆土?xí)r要針對土壤類型靈活掌握。
胚軸接近地膜時,及時將地膜揭掉或白天揭膜晚上蓋,觀察土壤,如不缺水切勿澆水。一般在真葉出來后用瑞毒霉對水澆一次、澆透,防猝倒和疫病。
出苗前溫度管理:地溫30~35℃,夜溫18~20℃,晝溫30~35℃。
苗后溫度管理:地溫17~22℃,夜溫16~18℃,晝溫22~28℃(父本25~30℃,母本20~25℃)。
苗后水分管理:以促根和煉苗為主,控制水分,澆水與打藥、澆水與施肥相結(jié)合,局部干旱可單澆,每次澆水要澆足、澆透,切勿上濕下干。
放風(fēng):白天高溫時放風(fēng),不放前沿風(fēng)、不放靠門風(fēng),在苗床管理過程中一般床邊苗水分易干,在苗床邊最好能高培一圈土,出苗后將未出苗的缽、棚膜滴水處缽揀出,或用棚膜在大棚桿下鋪一層,在苗床上看其根伸出苗缽后斷根挪缽,一般2~3次,防止密度過大而徒長。另外,為防止地下害蟲(主要是螻蛄),在育苗前將敵百蟲對水,拌玉米面或甲拌磷拌土,在棚內(nèi)均勻撒開。
打藥和施肥:在苗床干旱、苗萎蔫時不施肥、不打藥,可只灌水,等恢復(fù)正常生長再打藥。苗齡時間80~90天,葉齡9~10片葉時,苗床上施肥、打藥。噴1.8%阿維菌素1000倍2~3次防蚜蟲、美洲斑潛蠅;用75%百菌清75~100克、70%甲托45~60克對水75公斤澆灌整個植株3~4次,防根腐和白粉病等;在2片真葉后用0.1%尿素+0.2%磷酸二氫鉀澆灌整個植株4~5次;用磷肥和硼肥澆灌3次。打藥灌水宜在上午露水消后、棚溫未上來時完成,一般不晚于9:30分。出苗后,檢查是否戴帽,如發(fā)現(xiàn)有,要在早晨有露水時將其輕輕摘除或澆水后摘除。及時清除病苗、畸形苗、生理障礙苗。
在定植前7~10天對辣椒煉苗,要掌握天氣狀況,逐漸加大放風(fēng)口,在整個苗期要預(yù)防除草劑危害,如發(fā)生可立即使用清水及“克藥先鋒”“神露一號”“碩豐481”。前期注意夜晚保溫,天氣晴朗時要全部大揭,另外要控制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