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琳霞 陸建英 顧瑩 沈文娟 齊俊芳
小腸鏡是篩查、診斷和治療小腸病變的重要手段,其高質量的診療與合格的腸道準備密切相關。高質量的腸道準備可提高腸鏡檢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而低質量的腸道準備則會降低腸道病變檢出率[1,2],影響腸鏡診療的有效性[3],同時腸道準備不充分的患者多數需要短期內重復該項檢查,造成醫(yī)療資源的浪費[4],故提高腸道準備合格率是必要且有意義的。
根據臨床實踐觀察和既往文獻報道,有許多患者腸道準備不合格,影響了腸鏡檢查質量。既往研究提示,影響腸道準備的因素有多種,其中護理人員的健康教育方式是腸道準備合格與否的影響因素之一[5,6]。授權教育作為健康教育的一種方式,近年來在護理領域表現(xiàn)出積極的作用。隨著經濟技術的發(fā)展和數字設備的普及,網絡平臺[7,8]、視頻[9~11]、短信[12]等方式也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健康教育中。本研究旨在探討基于網絡平臺(QQ 群)的授權教育在小腸鏡患者腸道準備中的作用,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 年1 月~2020 年8 月于我院內鏡中心行小腸鏡檢查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首次接受經肛小腸鏡檢查的成年患者;②患者或家屬可熟練地操作QQ,并愿意加入關于授權教育的QQ 群,接收QQ 群消息和推送。排除標準:①妊娠期女性和兒童;②有腸鏡檢查禁忌證,如合并肛周膿腫、腸管狹窄、重度腸炎等情況;③因為急性?。ㄈ缂毙韵来蟪鲅w征不平穩(wěn)等)就診,需行胃腸鏡檢查,但不適合充分腸道準備后再行腸鏡檢查的患者。本研究共納入512 例患者為研究對象,以入院病歷號為編號,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256)和觀察組(n=256)。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就診原因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
1.2 護理方法①對照組:給予患者常規(guī)健康教育。內鏡室護士常規(guī)給擬行小腸鏡檢查的患者發(fā)放紙質材料(腸鏡術前宣教單)并對其進行口頭健康教育,同時告知患者腸鏡宣教單上有腸鏡檢查前的準備流程、注意事項等,便于患者隨時查閱?;颊呖稍诓》炕蛘呒抑羞M行腸鏡檢查前的腸道準備,如有疑問可致電“腸鏡術前宣教單”上的電話號碼進行咨詢。②觀察組:給予患者基于網絡平臺(QQ 群)的授權教育。患者預約當日,告知患者或陪同家屬掃碼加入QQ 群,QQ 群文件內存放關于小腸鏡的5 個健康宣教短視頻,分別是:①腸道準備的必要性及合格的腸道準備要求;②腸道準備的過程(飲食管理、藥物服用);③腸道準備注意事項、可能出現(xiàn)的不適情況及緩解方法;④小腸鏡檢查的大致過程、小腸鏡后可能出現(xiàn)的不適和應對方法;⑤小腸易患疾病及何種情況需要及時復診。以授權教育理論的5個步驟[13]為基礎進行教育。具體過程:①明確問題:評估患者的常見問題。告知患者QQ 群內有5個關于小腸鏡檢查的短視頻文件應及時觀看,觀看后如有疑問可隨時提出問題和需求(如您覺得看過宣教視頻后仍然不清楚的問題是什么?或者您覺得視頻中提及的腸道準備流程中您實施起來有難度的環(huán)節(jié)是什么?)。該過程可以鼓勵患者主動認識問題,了解自身的需求。②表達情感:引導患者群內宣泄,釋放負性情緒。小腸鏡是一項侵入性檢查,根據臨床經驗可觀察到初次行腸鏡檢查的患者常有恐懼、焦慮、煩躁等負性情緒,明確問題后,護理人員就可在QQ 群內鼓勵引導患者表達情感、宣泄情緒。③設立目標:順利完成腸道準備,耐受腸鏡檢查。在溝通過程中,引導患者根據問題設立目標(如檢查前嚴格遵循低纖維飲食管理、按時服用清腸藥物、調整心理狀態(tài)等),其中患者為主導者,護理人員根據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資源為患者提供信息支持及指導。④制定計劃:根據設立的目標,護士與患者共同制定可行的計劃并記錄完成情況。檢查前嚴格遵循低纖維飲食管理,檢查前1 天以面條和米粥為主,避免芹菜等多纖維的蔬菜。按時服用清腸藥物,我院下午13:30~16:30 為腸鏡檢查時間,提醒患者檢查前日的22:00~23:00 和檢查當日早8:00~10:00 服用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每袋用1 升溫水沖服,分次服用,1h 內服用完。檢查前日服用1 袋,檢查當日服用2 袋。調整心理狀態(tài):可通過QQ 群與病友和護理人員交流,提出疑惑、分享經驗等,減少孤獨感、焦慮感,改善情緒狀態(tài)。⑤效果評價:評價以上計劃和目標完成情況。順利完成腸鏡檢查的患者觀察1 周后,從授權教育的QQ 群分流入隨訪群,未能行腸鏡檢查的患者,回顧授權教育過程發(fā)現(xiàn)新問題,從而進入下一次授權教育的5 個步驟。
1.3 觀察指標①情緒狀態(tài)評估(教育前及教育后):預約時和檢查前對患者情緒狀態(tài)進行評估,評價工具為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將測得的原始分數換算成標準分數(標準分數=原始分數×1.25,取整數部分)進行評估,標準分越高表明負性情緒越嚴重。②腸道準備質量評估:經肛小腸鏡的腸道準備方案同全結腸鏡檢查[3],在本研究中,統(tǒng)一采用波士頓量表[14](Boston Bowel Preparation Scale,BBPS)評估患者腸道準備質量,BBPS ≥6 分提示腸道準備合格。③護理滿意度評分:小腸鏡檢查結束后,由1 名護士進行電話隨訪,評估患者對小腸鏡檢查健康宣教的滿意度,內容包括服務態(tài)度、用藥指導、飲食指導、疑問解答四個方面,每項問題選項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非常不滿意,對應分值依次為5、4、3、2、1 分,總分20 分,評分越高代表護理滿意度越高。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tata 15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負性情緒評分比較教育前,兩組患者SAS 和SDS 評分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教育后,觀察組SAS 評分和SDS 評分較前改善,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負性情緒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的負性情緒評分比較(,分)
2.2 兩組患者的腸道準備質量比較觀察組BBPS評分高于對照組,腸道準備合格率(92.97%)高于對照組(86.7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腸道準備質量比較
2.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患者對服務態(tài)度、飲食指導、用藥指導、疑問解答的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分)
表4 兩組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分)
小腸鏡是臨床上應用廣泛的診療方式,是小腸病變診斷的金標準[15],其成功率高低與合格的腸道準備密切相關,目前臨床上關于腸道準備的傳統(tǒng)健康教育方式是口頭聯(lián)合手冊紙質材料宣教,其具有一定的作用[3],但口頭宣教存在易遺忘、紙質宣教材料存在文字占比大、內容較為枯燥、紙質材料不方便保存易丟失等缺點,故臨床上部分患者的腸道準備工作并不充分,因此影響腸鏡的診療質量。相比于傳統(tǒng)的健康教育,授權教育以患者為中心,醫(yī)療人員提供信息支持,調動患者主觀能動性,已在多種疾病的管理方面展現(xiàn)其作用[16~18],本研究嘗試將基于網絡平臺(QQ 群)的授權教育應用于小腸鏡患者的護理工作中,并觀察其作用。
小腸鏡檢查屬于侵入性檢查,容易引起患者的心理應激反應,導致患者產生負性情緒。臨床上與患者積極溝通,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可提升患者的信任感,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及腸道準備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傳統(tǒng)的健康教育(口頭教育+手冊)比較,得到授權教育的患者負性情緒明顯改善。這可能與授權教育過程中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表達情感有關,該環(huán)節(jié)護理人員積極引導患者表達感情、宣泄情緒,負性情緒可得到一定改善;另外患者通過QQ 群也可與病友溝通交流,分享情感、經驗等,從病友中獲得心理支持,減少孤獨感、焦慮感,改善情緒狀態(tài)。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腸道準備質量優(yōu)于對照組,考慮原因為:①授權教育以患者為中心,護理人員僅提供知識信息的支持,調動了患者的主動性;②既往研究證實視頻多媒體宣教有助于提高腸道準備質量[10,11,19],而本研究中的授權教育在QQ 群內存放關于小腸鏡檢查的健康宣教視頻,需要時可重復觀看,避免了常規(guī)宣教時間有限,宣教后遺忘部分步驟及不同的護士講解不能做到完全標準化等因素導致的信息不完全,結果表明腸道準備不合格的發(fā)生率較對照組明顯降低。本研究結果顯示,相比于傳統(tǒng)健康教育方式,基于QQ 平臺授權教育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的評分高于對照組。QQ 群作為廣泛的交流溝通平臺,可突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更及時地反饋和解答患者的疑問,更好地幫助和服務患者,從而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颊邼M意度一直是臨床上衡量優(yōu)質護理的重要指標之一,故促使醫(yī)院完善優(yōu)化健康宣教方式,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提供更為高效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意義重大。
綜上所述,對于小腸鏡患者,基于QQ 群的授權教育方式有利于改善患者負性情緒,提高腸道準備質量,提升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