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國珍,冀少波,唐愛民
(1.華興寵物食品有限公司河北邢臺 054400;2.華興寵物食品有限公司河北邢臺 054400;3.華興寵物食品有限公司河北邢臺 054400)
鐵是血紅蛋白、肌紅蛋白和細胞色素以及其他呼吸酶類的必需組成成分,60%~70%的鐵以血紅蛋白的形式存在于紅細胞中,血漿中的鐵含量極少,據(jù)估計犬肌紅蛋白中的鐵約占全身鐵的7%[1]。機體根據(jù)自身需求對鐵進行吸收、利用,當外源鐵吸收不足或利用率低時會引起機體缺鐵,造成氧氣運輸不足,代謝酶活力降低,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貧血、生長緩慢等狀況[2]。
目前,國內(nèi)不同鐵源在犬上研究較少,犬對不同鐵源吸收利用機制還不明確,不同鐵源對犬的影響還需進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針對不同鐵源對幼犬的影響進行試驗。
一水硫酸亞鐵:鐵元素含量30%;甘氨酸鐵絡合物:鐵元素含量17%。
試驗動物為年齡接近,體重接近,身體健康生長期博美犬。
采用單因子試驗設(shè)計,18 只博美犬根據(jù)體重大小分為3 組,每組6 只重復,分別為對照A 組、硫酸亞鐵B 組、甘氨酸鐵C 組,根據(jù)不同產(chǎn)品鐵元素含量不同,按添加鐵元素81.63mg/kg 標準折算,A 組不添加鐵源;B 組添加一水硫酸亞鐵272.1mg/kg;C 組添加甘氨酸鐵絡合物480.18mg/kg。
根據(jù)AFFCO 營養(yǎng)標準,設(shè)計飼料配方。各組按試驗設(shè)計添加一水硫酸亞鐵和甘氨酸鐵絡合物。
試驗采用定時定點飼喂的方式,自由飲水,飼喂時間為上午九點與下午四點。試驗期間注意觀察犬糞便狀況,確保飼料的安全性,并保證充足清潔飲水,免疫程序根據(jù)正常安排進行。
采食量:飼喂2 次/d,每次飼喂前準確稱取60g 飼糧,供犬自由采食,飼喂完畢后,準確記錄犬對試驗糧的采食量。以14d 為單位,對平均采食量進行分析。
血液指標:紅細胞數(shù)量、紅細胞壓積、血紅蛋白濃度、血清鐵,在試驗開始第1d 和第30、60、90d 清晨空腹從前腔靜脈采血,血液采集兩管,各3mL,分別用于檢測血液常規(guī)指標和血清相關(guān)指標[3]。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Excel 2007 進行整理,采用SPSS 17.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方差分析,結(jié)果以“平均數(shù)± 標準差”表示,以P<0.05 作為差異顯著判斷標準。
從表2 可知,三組犬采食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趨勢,對照組試驗前后對比差異顯著(P<0.05),降低-9.60%;硫酸亞鐵組采食量試驗結(jié)束時與試驗開始時對比差異不顯著,但呈降低趨勢,降低-1.39%;試驗開始時以對照組采食量最高,試驗結(jié)束時甘氨酸鐵組采食量最高,升高3.97%。
2.2.1 不同鐵源對幼犬紅細胞數(shù)的影響由圖1 可看出對照組與硫酸亞鐵組RBC 均呈降低趨勢,且差異極顯著(P<0.01),對照組降低7%,硫酸亞鐵組降低7.26%;甘氨酸鐵組RBC 從60d 時開始增長,差異不顯著。
2.2.2 不同鐵源對幼犬血紅蛋白濃度的影響圖2 顯示對照組與硫酸亞鐵組Hb 濃度呈降低趨勢,差異顯著(P<0.01),分別降低5.07%和3.20%,甘氨酸鐵組Hb 濃度差異不顯著,第60d 開始升高。
圖2 不同鐵源對幼犬血紅蛋白濃度的影響
2.2.3 不同鐵源對幼犬紅細胞壓積的影響圖3 顯示,試驗開始時對照組Ht 高于甘氨酸鐵組,而試驗結(jié)束時甘氨酸鐵組與對照組持平,與試驗前相比,試驗結(jié)束時對照組與硫酸亞鐵組HT 差異不顯著,但呈增長趨勢,對照組Ht 增加2.09%,硫酸亞鐵組增加2.44%;甘氨酸鐵組試驗前后對比Ht 變化差異顯著(P<0.05),增加6.50%,以甘氨酸鐵組增加明顯。
圖3 不同鐵源對幼犬紅細胞壓積的影響
2.2.4 不同鐵源對幼犬血清鐵的影響圖4 中反映出不同鐵源對血清鐵的影響,3 組均差異不顯著,但是硫酸亞鐵組有降低趨勢,甘氨酸鐵組有升高趨勢。
圖4 不同鐵源對幼犬血清鐵濃度的影響
鐵參與機體的氧氣運輸和電子傳遞過程[4],幼齡動物極易出現(xiàn)缺鐵情況,表現(xiàn)出生長緩慢、采食量低等營養(yǎng)不良癥狀[5]。本試驗中對照組和硫酸亞鐵組采食量均出現(xiàn)降低現(xiàn)象,分別降低-9.60%和-1.39%,甘氨酸鐵組采食量呈升高趨勢,升高3.97%。張文飛等[6]在斷奶仔豬飼料中添加甘氨酸亞鐵100mg/kg,結(jié)果表明對仔豬平均日采食量沒有顯著影響。而鮑宏云等[7]研究得出以90mg/kg 甘氨酸亞鐵能顯著提高斷奶仔豬的日平均采食量。本試驗結(jié)果甘氨酸鐵可提高幼犬采食量,與鮑宏云等人研究結(jié)果相似。
機體血液中紅細胞數(shù)(RBC)、紅細胞壓積(Ht)和血紅蛋白(Hb)是反映機體鐵代謝狀況和營養(yǎng)狀況的重要指標[8]。正常情況下犬血液紅細胞數(shù)為(5.5~8.5)×1013/L,血紅蛋白濃度為110~190g/L,紅細胞壓積為39%~56%[9]。本試驗中,對照組與硫酸亞鐵組RBC 和Hb 濃度均呈降低趨勢,甘氨酸鐵組RBC 從60d 時開始增長;3 組Ht 均增長,尤以甘氨酸鐵組增長明顯;硫酸亞鐵組血清鐵有降低趨勢,甘氨酸鐵組血清鐵呈升高趨勢。與陳鳳芹等人研究在仔豬飼料中添加甘氨酸鐵150mg/kg,紅細胞數(shù)高于硫酸亞鐵組的結(jié)果相似[10]。林映才等[11]在仔豬飼糧中添加有機鐵300~400mg/kg 可增加血清鐵濃度,與本研究結(jié)果一致。當機體紅細胞數(shù)、紅細胞壓積和血紅蛋白濃度處于臨界值或低于正常值時,犬會出現(xiàn)貧血,營養(yǎng)不良,生長緩慢等問題。血清鐵含量與機體鐵儲存量相關(guān),可反映出機體鐵狀況。
綜上所述,甘氨酸亞鐵在提高血液紅細胞數(shù)、血紅蛋白方面的效果優(yōu)于硫酸亞鐵,表明甘氨酸亞鐵是一種給幼犬補鐵優(yōu)于硫酸亞鐵的安全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