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美麗,唐?;?,李 敏,李玉芬,李海霞
(濰坊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精神五科 山東 濰坊 261000)
健康教育是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精神科重性精神障礙特殊人群,預防患者發(fā)生跌倒,實施健康教育更加重要。跌倒事件不僅會導致患者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給社會和家庭造成負擔,也會給醫(yī)院造成不良影響[1]?,F今的健康教育常以單向的灌輸式教育為主[2],是一種單項信息傳遞模式。Teach-back 又名回授法,是通過醫(yī)患之間雙向信息傳遞,不斷糾正和完善患者對健康教育知識的認識,從而達到信息有效溝通的方法[3]。強化回授即是以回授法為基礎,有序增加回授頻次,達到提升宣教對象對傳授知識或技能掌握程度的目的[4]。2020 年7 月起,濰坊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將強化回授聯合循序漸進法應用于封閉管理重性精神障礙住院患者預防跌倒的健康教育中,取得了預期效果,現報道如下。
采用方便抽樣的方法,選取2020 年7 月—2021 年6 月,濰坊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重性精神障礙住院患者中評估有跌倒風險的患者。納入標準:①符合ICD-10 關于精神障礙的診斷標準;②持續(xù)住院時間大于等于3 個月;③可以進行言語溝通,能夠參與調查完成相關工作;④自愿參與本研究,與家屬或患者溝通簽署書面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嚴重精神發(fā)育遲滯伴發(fā)精神障礙者;②存在嚴重軀體疾患者。脫落標準:病情發(fā)生變化,無法繼續(xù)進行宣教者。其中精神二科男區(qū),精神三科男區(qū),精神四科女區(qū),精神五科女區(qū)共50 例設為研究組;精神二科女區(qū),精神三科女區(qū),精神四科男區(qū),精神五科男區(qū)共50 例設為對照組。兩組患者年齡、學歷、跌倒風險評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護理方法,研究組采用強化Teach-back+循序漸進宣教法。研究組方法具體如下:
1.2.1 組織醫(yī)院護理骨干力量對可能導致重性精神障礙住院患者跌倒的各項內容 跌倒易發(fā)生時段;跌倒原因;跌倒防護措施;改變體位三步法;尋求幫助的方法等匯總整編健康教育指導手冊。
1.2.2 組織醫(yī)護人員參與角色展演,拍攝視聽教程,情景模擬再現。
1.2.3制定精神科患者預防跌倒宣傳海報、宣傳手冊。
1.2.4 成立強化回授健康教育研究小組,由精神五科護士長擔任組長,精神四科護士長擔任副組長,成員有主治醫(yī)師1 名,主管護師2 名。借鑒張玉梅等[4]、吳曉霞等[5]、潘翠柳等[6]有關回授法在臨床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指導步驟,結合精神科特點制定強化回授流程。責任護士進行一系列內容和方法的培訓:(1)回授法在護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采用教學、討論、自學方法,4 學時(每學時>45 min);(2)精神科跌倒相關內容,自學,4 學時(每學時>45 min);(3)強化回授在精神科預防跌倒中的應用,采用視聽教程、模擬演練、情景模擬再現,5 學時(每學時>45 min)。
1.2.5 強化回授法在精神科住院患者預防跌倒中的臨床應用(1)病情評估。對于新入院患者當天全部進行三級(責任護士、責任組長、護士長)風險評估,采用精神科入院患者風險評估表、護士用住院患者觀察量表、Hendrich Ⅱ跌倒因素模型量表[①意識障礙和(或)定向力障礙和(或)行為沖動;②抑郁癥狀;③排泄方式改變;④頭暈和(或)眩暈;⑤服用抗癲癇藥物;⑥服用苯二氮卓類藥物;⑦起身測試]等進行評定。(2)信息傳遞。入院第1 天:根據患者病情,自知力及接受能力,介紹病區(qū)環(huán)境和設施及預防跌倒宣傳壁報和海報,觀看情景再現、視聽教程。入院第2 天:結合視聽教程,幫助患者了解自身軀體狀況及有可能導致跌倒的環(huán)節(jié)。(3)現場回授。入院第3 天,使用簡單易懂的語言,易于理解的肢體動作,有針對性的實施個性化宣教,每次以10 min 為宜。對于自知力存在和(或)接受能力強的患者,護士指導患者進行回顧和演示。對于未掌握的問題,護士要歸位于自己未講解清楚或講解不到位,再次組織患者觀看視聽教程,加以講解,增加患者印象。對于病情影響不配合和(或)無自知力的患者,與主管醫(yī)生溝通,及時控制精神癥狀。期間給予精神科監(jiān)護,選擇合適時機,循序漸進法宣教。(4)回授反饋。在患者入院第4 天使用自行設計的防跌倒知識掌握問卷檢驗患者掌握程度,分別給予記錄。(5)強化回授。在患者入院第5 ~7 d,根據患者每一題的掌握情況給予強化回授,直至掌握,進入下一題。(6)定期回授。之后每周進行健康宣教并予視聽教程回放,發(fā)放宣傳手冊。每周進行一次防跌倒知識掌握問卷調查。對于未掌握患者,及時進行強化回授,直至掌握為止。確認患者掌握后,詢問患者:“你還有其他問題嗎?”[7-11]。
(1)防跌倒知識掌握程度:由統(tǒng)一的研究組成員分別于患者入院后半個月、2 個月采用自行涉及的防跌倒知識掌握問卷進行預防跌倒相關知識評定,所得分數越高說明掌握程度越好。該問卷重測信度為0.83,內部一致性檢驗Cronbach’s α 系數為0.88。(2)跌倒發(fā)生率:由責任護士統(tǒng)計兩組患者住院期間跌倒的發(fā)生次數、跌倒傷害占比及跌倒傷害等級(Ⅰ級:不需要或只需要稍給治療與觀察即可的傷害程度;Ⅱ級:需要采用縫合、外固定等醫(yī)療措施的傷害程度;Ⅲ級:需要繼續(xù)住院醫(yī)療及他科會診等醫(yī)療措施的傷害程度)。
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預防跌倒相關知識掌握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評分均較干預前上升,且研究組預防跌倒知識掌握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跌倒知識問卷掌握比較(± s,分)
表1 兩組患者跌倒知識問卷掌握比較(± s,分)
組別 例數干預前干預后tP對照組 50 46.92±7.140 53.36±7.0700.989<0.01研究組 50 47.60±7.578 67.44±9.2560.386<0.01 t 0.5498.549 P>0.05<0.01
干預后,研究組跌倒傷害發(fā)生率(4.00%)低于對照組(16.00%),差異顯著(χ2= 4.000,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發(fā)生跌倒情況比較(例)
重性精神障礙包括精神分裂癥、偏執(zhí)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障礙、雙相情感障礙、精神發(fā)育遲滯伴發(fā)精神障礙、癲癇所致精神障礙。長期的治療和護理,給患者家屬增加了太多的負擔。封閉管理病房內患者日趨增加,護理難度大,尤其對于年齡較大、病情不穩(wěn)定、伴有軀體疾病的重性精神障礙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宣教,預防住院患者跌倒是護理質量與安全管理的核心[12]。研究顯示,部分患者會在健康教育后馬上遺忘40%~80%信息,而記住的信息中又有一半是錯誤的[11]。因此,根據不同患者對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制定相適應的接受方法至關重要。Teach-back 被美國國家聯合委員會,醫(yī)療保健所等多個機構認可,并且效果顯著[13-14]?;厥诜壳氨徽J為是對任何人群都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而對于重性精神障礙患者的宣教,更需要具備愛心,耐心和責任心。
綜上所述,強化Teach-back+循序漸進宣教法在封閉管理重性精神障礙住院患者中的應用,可降低跌倒的發(fā)生率,提高住院患者的生存質量,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