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山
我們此前講過好幾期關于Blender剛體物理系統(tǒng)的話題,作為廣泛應用于游戲、電影制作的物理模擬系統(tǒng),從不同角度去反復學習、練習都十分有必要,所以本期我們繼續(xù)關于剛體物理系統(tǒng)的學習——制作一個突然破殼的雞蛋,聽上去是不是很簡單?實際操作又需要注意哪些細節(jié)呢?
雞蛋的制作比較簡單,如果對形狀拿捏不準的話可以拍攝或下載一張雞蛋的照片,導入Blender里作為參考圖即可。只需要為系統(tǒng)默認的立方體添加3級表面細分修改器,然后進入編輯模式,按照參考圖拖動并縮放上下端頂點,制作出雞蛋的大致形狀,然后應用表面細分修改器,可以得到如圖1所示的形狀。
雞蛋的破殼一般都只會破上半部分,但上下部分的分界紋路一定是隨機彎折的,所以我們需要使用一定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在視圖中新建一個平面,縮放為可以完全切割“雞蛋”的尺寸,然后為它添加4級的簡單型表面細分修改器。完成后再添加一個置換修改器,并為置換添加一個云絮圖案,適當調整尺寸,得到如圖2所示的樣子。
這個置換的平面,就是我們用來分割雞蛋上下部分的邊界線,這時候先復制一個雞蛋,命名為“未切割的雞蛋”作為未切割的版本以備后續(xù)使用,并暫時選擇將其隱藏。然后我們對雞蛋添加一個布爾計算的差值修改器,目標選擇為剛剛制作的平面。
這時候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雞蛋的下半部分沒了,而我們要的是切割,這時候其實只需要再給平面添加一個實體化修改器,就會看到雞蛋的下半部分回來了,應用布爾修改器并隱藏平面,就能得到如圖3的效果了。
接下來我們要上下部分各自分離,讓它們各自為一個獨立的物體,然后分別進入編輯模式,以俯視角和仰視角刪掉中間的所有面,最后再各自添加一個實體化修改器,即可得到如圖4的效果,一個蛋殼上下部分之間有隨機紋理縫隙且內部中空的雞蛋就做好了。
然后我們就要做雞蛋殼破碎的效果了,先選中上半部分的雞蛋殼,再選擇物體、快速效果、Cell Fracture(碎片分裂),如果沒有看到這個選項就需要在偏好設置里打開碎片分裂的插件,這是系統(tǒng)自帶的,不需要單獨下載安裝。
使用Cell Fracture默認的效果即可,這時候上半部分雞蛋殼會被隨機切分為100個小塊,這時候隱藏切分前的雞蛋殼,再把這些碎片整合到一個新的集合里,然后為它們添加“拆邊”修改器,這一步的目的是讓它的邊緣不存在著色問題,視覺上相對平滑一些,具體設置參考圖5。
然后就是為碎片添加剛體物理效果,選中一片碎片并設置為活動項,其余選擇默認即可,然后全選整個集合,將剛體效果復制給其他碎片。然后選中下半部分雞蛋殼,賦予剛體物理效果的“被動”并將形狀設置為網格,這是為了讓碎片可以正確與蛋殼內部進行碰撞。然后再新建一個平面,放到雞蛋的最下方,同樣賦予剛體物理的被動效果。此時播放動畫,就能看到如圖6那樣雞蛋上半部分碎裂,灑落一地的效果了。
然后我們就在剛體物理世界里設置破碎效果的開始時間,并結合未切割的原始雞蛋的縮放來制作動畫了,這個部分比較簡單,在這里就不過多贅述了。
這次的教學雖然內容比較簡單,但仍有許多大家需要注意的細節(jié),比如雞蛋被切割分離后,各自部分都必須要加上實體化修改器,如果沒有加上就直接使用碎片分裂功能就會被識別為一個實心體,而不僅僅有“蛋殼”。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在添加剛體物理效果時,碎片之外的雞蛋也很容易不小心被選中,這時候如果播放視頻,碎片就會像爆炸一樣地彈開,從而呈現(xiàn)出不同的效果……這些細節(jié)都是不容忽視的,否則很容易導致效果失敗或大量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