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王健
(晉能控股山西科學技術研究院科學技術研究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晉能控股煤業(yè)集團舊街煤業(yè)公司9203進風順槽位于井田中部,巷道東部為9102工作面及9104工作面(已采),西部為9202工作面(已采),南部為西區(qū)回風、軌道、運輸大巷,北部為礦界。
9203進風順槽設計長度為568 m,進風順槽(西區(qū)軌道巷)開口至298 m上部為8號煤實體區(qū),299~568 m上部為已封閉的8號煤層8201、8202工作面采空區(qū);進風順槽與上覆采空區(qū)平均間距為4.5 m,巷道沿9號煤層底板進行掘進。9號煤層上距8號煤層平均4.69 m,局部(主井附近)與8號煤層合并;煤厚1.71~3.30 m,平均2.77 m,結構簡單,含0~2層夾矸;頂板巖性為粉砂巖-泥巖,底板為泥巖-細砂巖,如圖1所示。
圖1 9號煤層頂?shù)装鍘r性柱狀圖
9203進風順槽前298 m巷道為矩形斷面,規(guī)格為寬×高=4.2 m×3.2 m,在前290 m掘進時巷道圍巖主要采用錨桿(索)聯(lián)合支護[1],當巷道掘進至295 m
DOI:10.16525/j.cnki.cn14-1134/th.2021.11.009處時,由于受上覆采空區(qū)影響,巷道圍巖出現(xiàn)破碎現(xiàn)象,嚴重威脅著巷道安全、快速掘進。
9203進風順槽掘進煤層為9號煤層,穩(wěn)定性差,煤層直接頂以泥巖為主,巖體單軸抗壓強度不足20 MPa,巖體承載能力低,而且9號煤層與8號煤層采空區(qū)間距小,巷道掘進至295 m處時進入采空區(qū)影響區(qū),圍巖破壞嚴重,出現(xiàn)破碎現(xiàn)象。
由于巷道掘進至295 m后進入上覆8號煤層采空區(qū),巷道掘進時受采空區(qū)殘余應力及巷道掘進應力影響,巷道頂板出現(xiàn)斷裂、破碎現(xiàn)象,且在頂板圍巖中形成松動圈[2]。隨著巷道不斷延伸,圍巖松動圈范圍不斷擴大,破壞了頂板梁效應結構,降低了頂板承載能力。
巷道初步設計中巷道頂板主要采用錨桿(索)聯(lián)合支護,而錨桿(索)主要利用錨固劑錨固及托盤預應作用,實現(xiàn)錨桿(索)在圍巖中懸吊、組合梁(拱)作用,但是在采空區(qū)巷道掘進時由于頂板破碎嚴重,形成圍巖松動圈,致使錨桿(索)支護效果差,出現(xiàn)錨固失效現(xiàn)象,無法對不穩(wěn)定圍巖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3]。
1)為了提高采空區(qū)巷道兩幫支撐作用力,巷道掘進至295 m后對原巷道斷面進行優(yōu)化,采用梯形斷面,掘進上寬4.0 m、下寬4.6 m,掘進高度3.2 m;為了控制掘進量,巷道進入采空區(qū)下方后采用分層爆破施工,上斷面采用松動爆破施工工藝,下斷面采用一次性光面爆破施工工藝。
2)上斷面規(guī)格為上寬4.0 m、下寬4.2 m,高度1.2 m;下斷面規(guī)格為上寬4.2 m、下寬4.6 m,高度2.0 m;爆破施工時先對下斷面進行一次性光面爆破,然后對上斷面進行松動爆破。
3)下斷面共計施工24個爆破孔,其中掏槽孔4個、輔助孔8個、周邊孔12個,掏槽孔深度為1.5 m、單孔裝藥量為0.9 kg,周邊孔及輔助孔深度為1.3 m、單孔裝藥量為0.6 kg,采用毫秒延期電雷管引爆,爆破后及時清理工作面煤矸。
4)上斷面共計布置兩排支護松動爆破孔,第一排布置6個,第二排布置7個,鉆孔間距為0.65 m,相鄰兩排鉆孔間距為0.8 m;松動爆破孔深度為1.0 m,每個鉆孔裝藥量為0.6 kg,爆破時每次允許爆破數(shù)量為5個。上斷面松動爆破施工后,及時對頂板進行支護。
采空區(qū)巷道頂板主要采用“錨索+網+鋼筋鋼帶”聯(lián)合支護[4],具體如下:
4.1.1 頂板錨索
頂板每排布置5根錨索,采用7芯鋼絞線,錨索長度為4.0 m、直徑為21.6 mm,錨索間距為0.9 m,排距為1.0 m,每根錨索采用一支MSCKa23/120錨固劑,錨索張拉力不低于250 kN。
4.1.2 鋼筋鋼帶
鋼帶長度為3.8 m,鋼筋鋼帶采用直徑為18 mm鋼筋焊接而成,呈梯子狀,鋼帶寬度為0.3 m,在同一排錨索外露端安裝一根鋼筋鋼帶,錨索外露端安裝一個長度及寬度均為0.3 m的托盤并采用鎖具進行預緊。
4.1.3 鋼筋網
頂板采用由直徑為5 mm鋼筋焊制而成的鋼筋網,鋼筋網長度為2.5 m、寬度為1.2 m,每個支護斷面安裝兩片鋼筋網,相鄰兩片鋼筋網搭接寬度不少于0.2 m,并采用14號鉛絲連接。
1)9203進風順槽采空區(qū)影響區(qū)安裝的梯形棚主要由頂梁、棚腿、撐桿、卡纜固定桿等組成,其中頂梁長度為4.0 m,由12號工字鋼梁制成;棚腿長度為3.5 m,由11號工字鋼梁制成,在棚腿中部焊制一個直徑為30 mm的圓孔。
2)在頂梁及棚腿兩端各焊制一個鋼板,鋼板上均勻布置兩個圓孔,撐桿長為1.2 m,在進行棚腿安裝時保證棚腿支撐角與兩幫斜角相同。
3)首先安裝兩根棚腿,棚腿安裝時與巷幫接觸嚴實,采用一根長度為1.0 m錨桿將棚腿與巷幫進行固定,如圖2所示。棚腿安裝后將頂梁與棚腿對接并采用卡纜進行固定。當巷道圍巖出現(xiàn)破碎,架棚后頂梁與巷幫無法接觸嚴實時,采用水泥背板或道木進行填充。
圖2 9203進風順槽梯形棚支護斷面示意圖(單位:mm)
4)梯形棚安裝間距為1.2 m,鋼棚安裝后在相鄰兩架鋼棚的棚腿之間采用撐桿連接,如遇頂板破碎、完整性較差時,采用縮小支護排距、加支對棚進行加強支護或在9號煤層頂板下提前打鋼釬、管縫錨桿進行超前維護頂板。若上述兩種辦法仍無法有效控制頂板時,可進行注膠加固煤(巖)體[5]。
截至2021年2月17日,9203進風順槽已掘進到位,通過對巷道過上覆采空區(qū)期間掘進斷面、掘進工藝進行優(yōu)化,以及采取聯(lián)合支護技術后,巷道在過采空區(qū)應力區(qū)時巷道掘進速度大大提高,且巷道圍巖變形現(xiàn)象得到有效控制。通過現(xiàn)場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巷道采取聯(lián)合支護后降低了頂板破碎及下沉現(xiàn)象,頂板下沉量控制在0.12 m以下,兩幫未出現(xiàn)片幫現(xiàn)象,兩幫收縮量控制在0.23 m以下,取得了顯著應用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