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克爾·波倫
多年來,我每天的生活都是從一大杯咖啡開始的,上午還會喝幾杯茶,午飯過后,偶爾會點一杯卡布奇諾,但我還是作出了戒掉咖啡因的決定。我并不是心甘情愿做這件事的,我這么做,完全是工作需要。咖啡因在日常生活中是隱身的,我們對它早已習以為常,但它的影響卻彌漫在生活的各個角落。我和幾位專家聊過,他們都說,我得先和咖啡因分開一段時間,再接觸咖啡因,才能體會到咖啡因在我生活中的作用??Х纫?qū)儆诳梢愿淖內(nèi)祟惽榫w的藥物,羅蘭·格里菲思是研究此類藥物的頂尖學者。他戒了咖啡因,拿自己做了數(shù)次實驗,才慢慢理解了咖啡因?qū)λ挠绊?,他鼓勵我也嘗試一番。
對大多數(shù)人而言,沒了咖啡因,他們連最基本的狀態(tài)都找不到??Х纫蚴侨祟愖畛J褂玫木袼幤?,九成左右的人每天都會攝入咖啡因??Х纫蛞彩切『⒛芙佑|到的唯一一種精神藥物,通常都含在飲料里。很少有人會將咖啡因視為藥物,更沒有人會覺得每天攝入咖啡因就是上癮了??Х纫蛟谏钪袩o處不在,我們很容易忽略一個事實:體內(nèi)沒有咖啡因才是身體的正常狀態(tài)。我們對此熟視無睹,主要是因為大多數(shù)人體內(nèi)都有咖啡因,異樣反而成為了常態(tài)。
咖啡因的效果和人類的生物鐘完美融為一體。
戒咖啡因時,身體會有戒斷反應,比如頭痛、疲憊、嗜睡、注意力渙散、動力不足、煩躁、低沉、自我懷疑和焦慮等癥狀。這些戒斷反應是從晚上開始的。一個人白天攝入咖啡因后,晚上睡覺,咖啡因的效果會逐步降到最低點,第二天起床,喝的第一杯咖啡之所以最提神、最令人愉悅,主要是因為它緩解了身體的戒斷反應。這正是咖啡因的狡詐之處,它的效果和人類的生物鐘完美融為一體,前一天咖啡留下的倦怠感剛好被第二天早晨的第一杯咖啡沖走??Х冉o身體帶來了不少麻煩,但繞了一圈,解決這些麻煩的最佳措施依舊是咖啡。
戒咖啡因的第一天,我一大早還是走進了日常光顧的咖啡廳,但我沒有點咖啡,而是要了杯薄荷茶。往常,一杯咖啡下肚,我整個人都清醒了,但這一天,我整個人都迷迷瞪瞪的,看什么都隔一層霧。我倒也干活了,但就是不在狀態(tài),做什么都沒法集中注意力。
過了幾天,我狀態(tài)好些了,那層霧消失了,但我還是覺得沒找回狀態(tài)。離了咖啡因以后,周圍世界好像都變得無趣了,我也變得遲鈍了。早晨是一天當中最糟糕的時候。平常睡醒,一杯咖啡就可以讓我打起精神,但沒了咖啡,我要花很長時間才能進入狀態(tài),而且和過去相比,還是差點意思。
放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咖啡因是很新的東西,但你要說咖啡因改變了世界,其實也不為過??Х群筒鑾淼母淖兪歉拘缘?,因為它們直接改變了人類的思維方式。人們飲酒會醉,但喝含有咖啡因的飲品,思維會變得敏銳。過去,人們根據(jù)自己的生物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咖啡因打破了這一限制。多虧了它,許多新工種和新思想才有可能浮出水面。
15世紀,人們開始在東非種植咖啡豆,在阿拉伯半島做咖啡生意。一開始,飲用咖啡的是蘇菲派教徒,目的是避免在宗教儀式上打瞌睡。(茶最初也發(fā)揮了類似的功能,和尚打坐,為了避免睡著,會喝點茶。)短短一個世紀,咖啡館就開遍了阿拉伯世界的城市。1570年,單算君士坦丁堡,就有600多家咖啡館。彼時,伊斯蘭世界在科學的諸多領域都領先于歐洲。當然,我們很難證明這是否與伊斯蘭世界禁酒和推崇咖啡有必然聯(lián)系。
1629年,歐洲的第一家咖啡館在威尼斯開張;1650年,英國的第一家咖啡館開在了牛津。隨后不久,倫敦也有了咖啡館。短短幾十年,倫敦就有了成千上萬家咖啡館,鼎盛時期,平均每200個倫敦人就有一家咖啡館。
倫敦人會根據(jù)自己的職業(yè)和興趣去不同的咖啡館。牛頓經(jīng)常光顧一家叫“希臘人”的咖啡館,那里吸引的都是對自然科學感興趣的顧客。據(jù)傳,人們還在這家店里解剖了一只海豚。
人們在倫敦的咖啡館里聊天時經(jīng)常會談論政治,他們將言論自由發(fā)揮到了極致,這也招致了政府的不滿。1660年,查理二世復辟,對咖啡館就更有意見了,他認為那是滋生叛亂的溫床。1675年,他下令關??Х瑞^。
《便士大學》描繪了17世紀中葉的一家倫敦咖啡館。在這里,人們花微不足道的小錢,點杯咖啡,就可以和其他顧客交流討論,獲取新知識。
不過,這場鬧劇僅僅維持了11天。當時,咖啡館已然成為了英國文化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許多有地位、有身份的倫敦人都對咖啡因有癮,他們繼續(xù)若無其事地喝咖啡,根本不理會國王的命令。國王見這樣下去,只會讓自己下不來臺,便收回了成命。
17世紀,法國和英國的咖啡館孕育了許多政治、文化和智識活動。換成酒館,這些活動恐怕很難發(fā)生。中世紀流行的是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酒自然對此有所貢獻。后來,這種想象力逐步被理性主義取代,人類也走入了啟蒙時代??Х纫騽t和顯微鏡、望遠鏡、鉛筆一道成為了理性主義必不可少的工具。
幾周后,我的狀態(tài)有所好轉(zhuǎn),注意力也可以集中了,但我還是覺得自己慢半拍,一上班,這種感受就更明顯了,因為身邊的人沒有不喝咖啡和茶的。我在想這是不是心理作用,為了弄清這一問題,我翻閱了許多資料。不少研究都聲稱咖啡因可以提升我們的認知能力。上世紀30年代的一項實驗表明,正常攝入咖啡因的棋手和戒斷咖啡因的棋手相比,表現(xiàn)能稍微好一些。另一項研究則表明,攝入咖啡因的人玩思維游戲,速度更快,但錯誤也更多,結(jié)論是咖啡因可以提升我們的速度,但并不能讓我們變得更聰明。2014年的一項實驗表明,人們學習新知識后立即攝入咖啡因,能記得更牢。另外,還有研究表明,咖啡因可以提升一個人的計時賽成績、肌肉力量和持久力。這些材料有一個共同點:咖啡因有助于提升我們的思維能力和身體機能。
那么,咖啡因能否提升我們的想象力呢?這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它恐怕做不到。咖啡因可以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這自然有助于線性思維和抽象思維。但創(chuàng)造力不是這樣得來的,創(chuàng)造力需要我們掙脫線性思維的束縛。
不論如何,咖啡因都是理性時代和啟蒙時代最理想的藥物,并且這一點對資本主義同樣適用??Х纫蚩梢在s走疲倦,讓生物鐘形同虛設,再加上電燈的普及,白天的工作擴張到了夜晚。
哥斯達黎加工人收獲咖啡果。
在過去的英國,咖啡之于企業(yè)職員和知識分子,就相當于茶之于工薪階層。這些茶都是東印度公司的產(chǎn)品,里面放了許多糖(西印度公司的產(chǎn)品)??梢哉f,茶是工業(yè)革命的燃料。
1700年,只有有錢人才喝得起茶,但后來,東印度公司從中國購置了大量低價的茶葉,價格一下子就降下來了。到了1800年,英國社會各個階層都養(yǎng)成了喝茶的習慣。需求上升后,東印度公司開始在印度種植茶葉。不論是在印度種茶葉,還是讓普羅大眾喝茶,都有資本主義剝削勞動者剩余價值的味道。
英國工人之所以可以忍受長時間的工作、惡劣的工作環(huán)境以及饑餓感,茶功不可沒。茶里面的咖啡因可以減緩饑餓感,糖則可以提供卡路里。從營養(yǎng)學上講,工人們喝啤酒反而健康些。我們很難想象一個沒有茶的工業(yè)革命,因為茶內(nèi)的咖啡因塑造了一種新型工人,他們更符合機器的需求。
咖啡因沒有給我們的身體提供卡路里,但卻可以提供能量,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這不就是免費的午餐嗎?
可惜,天下從來不會有免費的午餐!疲憊感從未消失,只會越積越多,咖啡因只能讓我們暫時忽視它,但咖啡因的勁一過,疲憊感就會如洪水般涌來??Х纫蛱峁┑哪芰慷际墙鑱淼?,我們遲早要還的。
咖啡因在包庇自己犯下的罪過。
20世紀初,利物浦的慈善機構給工人免費提供咖啡。
咖啡:“等你死了,再好好睡吧!”
當下,科學界關于咖啡和茶的共識聽上去倒挺讓人放心。只要別喝過量,咖啡和茶對人體甚至是有好處的。還有研究表明,經(jīng)常喝咖啡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帕金森病、癡呆、抑郁癥以及幾種癌癥的患病率,還可以避免人產(chǎn)生輕生的想法。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神經(jīng)科學家馬修·沃克一直在告誡世界:睡眠不足是一種隱性的公共健康危機,而這背后的主犯正是咖啡因。他指出,咖啡因本身或許不會造成多少傷害,但它偷走的睡眠恐怕會讓你付出代價,而睡眠不足正是阿爾茨海默、中風、心臟衰竭等疾病的一大病因?!澳闼迷缴?,壽命越短?!彼f。
根據(jù)沃克的解釋,一杯咖啡下肚,12小時后,體內(nèi)還是會有咖啡因,這意味著,中午喝一杯,晚上睡覺時,咖啡因還會發(fā)揮作用,這極不利于深度睡眠。當然,睡眠不足背后的原因有很多,咖啡因只是其中之一,電子屏幕、酒精、藥物、工作計劃、噪音、光污染、焦慮等因素都會降低我們的睡眠質(zhì)量。但咖啡因的問題在于,我們頭一天攝入咖啡因了,睡得不好,疲憊了,第二天還會繼續(xù)用咖啡因喚醒自己。換言之,咖啡因在包庇自己犯下的罪過。
我重新開始喝咖啡的那天,點了一杯澳白,頓時覺得整個世界都清晰了。旁人自然不會有這樣的感受,他們天天喝,早就脫敏了。我在想我要不要少喝點,因為這些天我睡眠質(zhì)量確實上去了,而且少喝點還能避免脫敏,或許一周一次比較好?
喝了澳白,我精力充沛,回家又是整理衣柜,又是打理花園。中午,我決定開車去花卉市場轉(zhuǎn)轉(zhuǎn),開到一半,我才意識到我潛意識之所以選那兒,是因為那里有一家咖啡廳,我可以喝到特棒的意式濃縮咖啡。
[編譯自英國《衛(wèi)報周刊》]
編輯: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