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煌 田利華 江法源 張和順 勞棟添
(江門市農(nóng)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 廣東 江門 529100)
香蕉是我國重要的經(jīng)濟作物和糧食作物,也是全球銷量最大的水果,年交易量居水果之首[1]。我國是香蕉第三大生產(chǎn)國,香蕉生產(chǎn)主要集中在廣西、廣東、海南、云南、福建5省區(qū)[2],2019年,廣東省香蕉種植面積為111 326.67 hm2,產(chǎn)量為426.30萬t,均居全國首位。江門作為廣東農(nóng)業(yè)大市,近年來香蕉種植面積呈下降趨勢,且面臨品種老化、種植結(jié)構(gòu)過于單一、香蕉枯萎病蔓延等問題。通過對引進的多個香蕉抗病新品種(系)進行種質(zhì)資源評價,初步篩選出適合江門地區(qū)種植香蕉品種,提升江門香蕉產(chǎn)業(yè)的綜合競爭力。
試驗地點位于廣東江門國家農(nóng)業(yè)科技園區(qū)核心區(qū),地處東經(jīng)112°66',北緯23°68',屬南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3.5℃,年降雨量1 322.8 mL,年平均日照為1 551.8 h。試驗地土壤pH值5.3,有機質(zhì)含量為9.5 g/kg,堿解氮含量為54.3 mg/kg,有效磷含量為28.8 mg/kg,速效鉀含量為71.2 mg/kg,肥力中下。土壤性質(zhì)屬于黏土,試驗地前作為木薯。
引進香蕉品種(系)共8個,分別為‘中蕉8號’‘中 蕉4號’‘RK4‐3’‘RK3‐2’‘G20‐2‐D1‐81’‘NK1D1’‘東2017‐1’‘R1‐2‐1N5H84’,其中‘中蕉8號’‘中蕉4號’引種自廣東省農(nóng)科院果樹研究所,其他品種(系)引種自東莞市香蕉蔬菜研究所。
8個香蕉品種(系)于2019年10月31日移栽大田,每品種種植20株,株行距為2.5 m×2.5 m。從各品種中挑選長勢較為一致的5株進行觀察。各品種(系)按當?shù)爻R?guī)進行水肥管理,各品種基本保持一致。
參照《香蕉種質(zhì)資源描述規(guī)范(NYT 1689‐2009)》,對8個香蕉品種(系)主要植物性狀和果實品質(zhì)性狀進行分析。以50%植株現(xiàn)蕾時間為抽蕾期,50%植株收獲果實時間為采收期[3]。
從表1可以看出,在種植時間及管理水平基本一致情況下,8個香蕉品種(系)的抽蕾時間為2020年8月上旬到2020年9月中旬,‘G20‐2‐D1‐81’抽蕾時間最早,比‘中蕉8號’早42 d,‘R1‐2‐1N5H84’最晚;‘NK1D1’‘東2017‐1’比‘中蕉8號’早39、27 d,其它品種(系)差異不明顯?!瓽20‐2‐D1‐81’‘NK1D1’生育周期最短,為392 d,較‘中蕉8號’早57 d;‘中蕉4號’‘東2017‐1’比‘中蕉8號’分別短16、27 d;‘RK4‐3’‘RK3‐2’‘R1‐2‐1N5H84’3個品種(系)生育周 期 均 長 于‘中 蕉8號’,特 別 是‘R1‐2‐1N5H84’,比‘中蕉8號’長28 d。從抽蕾到采收,‘NK1D1’‘G20‐2‐D1‐81’‘中蕉4號’分別為109、112、113 d,較‘中蕉8號’(126 d)快17、14、13 d,‘R1‐2‐1N5H84’用時最長,為151 d。
表1 不同香蕉品種(系)的生物學特性
表2可以看出,‘中蕉8號’假莖最高,為2.5 m,明顯高于其他品種(系),較‘東2017‐1’高0.6 m,‘中蕉4號’假莖為2.3 m,其它品種(系)假莖高度為2.1~2.2 m;‘中蕉8號’基圍度最粗,其次為‘中 蕉4號’‘G20‐2‐D1‐81’,分 別 為65.9、65.6 cm,其它品種(系)基圍度為57.3~63.5 cm?!薪?號’中圍度最大,但與‘中蕉4號’‘G20‐2‐D1‐81’‘東2017‐1’‘R1‐2‐1N5H84’差異不明顯,較‘RK3‐2’粗8.8 cm。在香蕉葉片方面,各品種(系)抽蕾時綠葉數(shù)為11~12張,差異不明顯,但葉柄長度、葉片長度與葉片寬度有差異,葉片大小表現(xiàn)為:‘G20‐2‐D1‐81’>‘中蕉8號’>‘NK1D1’>‘東2017‐1’>‘RK3‐2’>‘中蕉4號’>‘R1‐2‐1N5H84’>‘RK4‐3’。而其他7個品種(系)的果穗長度和粗度均小于‘中蕉8號’(97.1、38.2cm),‘RK4‐3’‘RK3‐2’‘R1‐2‐1N5H84’果穗長度為71.1~75.0 cm、果穗粗度為31.7~33.6 cm。
表2 不同香蕉品種(系)主要植物性狀
果實品質(zhì)性狀調(diào)查結(jié)果如表3所示,其他7個品種(系)總果指數(shù)和單產(chǎn)量均小于‘中蕉8號’?!甊K3‐2’‘R1‐2‐1N5H84’總果指數(shù)最小,均 為113個/梳,比‘中蕉8號’少36個/梳;‘中蕉4號’‘G20‐2‐D1‐81’單產(chǎn)量分別為19.9、19.3 kg,比‘中蕉8號’分別小1.7、2.3 kg,其他品種(系)單產(chǎn)量為11.7~15.6 kg。各品系單果重為89.2~134.4 g,具體為‘G20‐2‐D1‐81’>‘中蕉8號’>‘中 蕉4號’>‘NK1D1’>‘RK3‐2’>‘R1‐2‐1N5H84’>‘東2017‐1’>‘RK4‐3’。不同品種(系)間果指長和果指粗差異不明顯。‘中蕉4號’‘G20‐2‐D1‐81’‘RK3‐2’表現(xiàn)更為香甜細膩,可溶性固形物分別為21.5%、20.7%、20.2%,均比‘中蕉8號’高。‘中蕉4號’的果實可食率優(yōu)于‘中 蕉8號’,但其它品種(系)均低于‘中蕉8號’。
表3 不同香蕉品種(系)果實品質(zhì)性狀
本次香蕉引種試驗主要是通過生物學特性、植物性狀以及果實品質(zhì)性狀進行種質(zhì)資源評價,觀察各品種(系)在江門的適應(yīng)性,初步篩選適合江門栽培的優(yōu)良品種,為下一步香蕉枯萎病區(qū)域?qū)Ρ仍囼炋峁┗A(chǔ)依據(jù)。試驗結(jié)果表明,各品種(系)都適合在江門種植,但品種間各性狀有明顯差異。所有品種(系)的生育周期均超過12個月,且大部分超過了420 d,這可能是由于秋冬季低溫干燥,影響了苗期發(fā)育[4],加之生長發(fā)育階段遭遇11級臺風以及霜凍天氣,對各品種(系)產(chǎn)量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5]。但在同等條件下,‘G20‐2‐D1‐81’‘NK1D1’生育周期都少于400 d,相比其他品種(系)優(yōu)勢明顯,可大大節(jié)省時間成本。產(chǎn)量上,‘中蕉8號’‘中蕉4號’‘G20‐2‐D1‐81’均明顯優(yōu)于其它品種(系),且風味、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等均較好,商品特性良好。綜合考慮,‘G20‐2‐D1‐81’‘中蕉4號’在生育周期、產(chǎn)量以及果實品質(zhì)等方面均有較好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