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協崇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地質路基設計研究院,湖北 武漢 430063)
隨著BIM技術的迅速發(fā)展[1-5],各行業(yè)對正向設計提出了迫切需求,為此各大設計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資源研發(fā)BIM軟件[6-8]。MicroStation是一款優(yōu)秀的圖形軟件,具備強大的幾何繪圖、建模功能[9],但是它本身僅有線、面、體等純幾何對象,沒有鐵路線路、路基邊坡、路基支擋、地基處理、橋梁、隧道等工程及措施對象。在MicroStation上開發(fā)BIM設計軟件,需開發(fā)出一系列具備鐵路專業(yè)屬性、行為特征和工程關系的措施實體對象,進行有機整合,形成一套具備BIM正向設計功能的系統(tǒng)。那么如何滿足該需求,就需要探索出一種方法,能基于MicroStation定義工程措施實體并進行組織管理。
經研究提出一種基于MicroStation的工程措施實體定義及管理方法:設計數據版本兼容模式,通過字符流轉換讀寫XAttribute與ECXAttribute(擴展屬性與EC擴展屬性),將工程措施的屬性與關系,存儲于Micro-Station元素,形成工程措施實體,結合分散存儲與按需讀取的方式,融入專業(yè)行為的算法,科學、靈活地管理工程措施實體,形成一套系統(tǒng)的具備工程屬性和行為特征的BIM模型。
XAttribute是MicroStation中最底層的一項技術,稱為擴展屬性,可通過MDL方式開發(fā)[8]。其存儲于元素(Element)之上、非元素之內。且XAttribute并非元素數據的一部分,而是關聯于該元素。相對的,data linkage則是元素數據的一部分。XAttribute與ECXAttribute具備以下特點:
(1)通過SDK的函數:StatusInt EditElement Handle::ScheduleWriteXAttribute(XAttributeHandlerIdCR h,UInt32 xAttrId,size_t dataSize,void const*data)存儲。
(2)每個XAttribute數據的大小不能超過100 000個字節(jié),即(1)中的data不能超過100 000個字節(jié),否則會導致程序崩潰。
(3)1個元素上可以存儲任意多個XAttribute。
(4)XAttribute的身份碼,通過XAttributeHandlerId與XAttributeID確定唯一性,XAttributeHandlerId又由MajorID、MinorID兩個合成。常規(guī)運用方法是:1個軟件對應1個XAttributeHandlerId,XAttributeID作為同一個軟件內部區(qū)分不同用途的XAttribute。
(5)ECXAttribute作為一種公開的XAttribute,由MicroStation平臺提供的一套較復雜的機制去定義與讀寫[10],可以被Bentley公司的各款軟件識別。ECXAttribute會在MicroStation原生的屬性界面中展示,比如元素或文件上的General、Geometry、Extended、Locks、Grid等屬性均為ECXAttribute,其展示示例見圖1。ECXAttribute的ID號固定為XAttributeHandlerId(22271,0),在讀寫其他XAttribute時,需注意不能占用該ID號。
圖1 ECXAttribute示例
(6)其他XAttribute僅是一串二進制數據,二次開發(fā)中讀寫起來比ECXAttribute簡易很多;但若無二次開發(fā)的源程序,則無法解析其數據結構。
基于以上特點,設定工程對象的存儲方式如下:
(1)軟件中所有需要存儲的數據,包括一些過程數據,轉換成void const*data存于XAttribute中,而要公開的屬性數據,相對于前者要少很多,則寫于ECXAttribute中。
(2)當某個數據特別大,超過100 000個字節(jié)的限制時,可分解成多個XAttribute,存儲于一串連續(xù)的XAttributeID中。
(3)定義所有類共同的屬性集TSYID,做成ECXAttribute,定義屬性集ECClass TSYID代碼如下:
其中,以關鍵字“Name”命名的屬性值,附在Micro-Station元素時,該元素將顯示成“Name”所賦予的名稱,示例見圖2,圖中2個“Name”屬性值分別賦值為“左側溝平臺”“路塹擋墻A”。
圖2 自定義ECXAttribute示例
類對象的基礎數據由int、double、wstring等類型組成,為方便讀寫,該方法采用了字符串流來讀寫數據,并轉換成字符串,再將其以二進制數據形式存儲于XAttribute,具體實施方法見圖3。
圖3 字符串流讀寫XAttribute的流程
在基類TSYLJRoot定義了4個虛函數:
virtual void write Out Stream(wostringstream&out);
virtual int read In Stream(wistringstream&in);
virtual wstring write WStr();
virtual int read WStr(wstring ws);
前2個函數是將類中的各種數據通過字符串流wostringstream、wistringstream進行讀寫,各派生類需要重載該函數:先調用基類的函數讀寫基類數據,再補充自身讀寫的數據。
后2個函數則是將字符串流wostringstream、wistringstream與字符串進行轉換,一般不重載,只在某些讀寫精度有變化時需要重載。
軟件在使用過程中需要不斷地開發(fā)升級,必定涉及類的數據結構的調整變化。當軟件版本持續(xù)升級時,也需要讀寫不同版本的數據,可采用以下方法:
(1)每個類,包括各層級的基類、派生類,都設定自身的版本號。
(2)writeOutStream中存儲數據:調用基類write-OutStream>>存儲自身最新的版本號>>存儲自身數據。以CptSection為例,其代碼如下:
(3)readInStream中讀取數據:調用基類readIn-Stream>>讀取該數據的版本號>>按版本號讀取自身數據。以CptSection為例,其代碼如下:
1個工程設計單元包含眾多繁雜的工程措施對象,相互間有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且層次結構復雜。若將1個設計單元的數據全部存儲于一處,則數據量過于龐大,該軟件以面向對象思想,將各工程措施的屬性數據及其對象關系,分散存儲于各自的措施對象。在進行設計時,再按不同的行為需求,從某個工程措施開始,溯源讀取所使用到的各個關聯措施的數據,組成一套有機整體,完成設計行為,步驟如下:
(1)1個dgn文件包含多個模型空間(dgnModel),1個模型空間又包含眾多元素。所有工程措施對象都是1個元素,那么1個dgn文件中的1個工程措施對象的唯一身份碼,由ModelId與ElementId組成,故定義ModelElementID作為工程措施對象在MicroStation中的唯一身份碼,其代碼如下:
(2)擴展屬性中存儲工程關系,也就是存儲相關對象的ModelElementID,以邊坡面對象為例,其包含關系見圖4。
圖4 邊坡面包含關系
以邊坡面與邊坡防護為例,邊坡面有父部件LjSlopeCpt和一系列邊坡防護子對象2類關系,父部件ID定義于基類LJSideCpt的ModelElementID sideId,子對象ID定義于vector
邊坡防護LjSlopeProtectCpt有父構件和一系列的子構件2類關系,父構件ID定義于ModelElementID parId,子構件定義于vector
(3)擴展屬性中存儲關系與自身數據,但是并不存儲子對象的數據,到執(zhí)行用戶行為時,再根據需要讀取分散的子對象數據。
仍以邊坡面LjSlopeCpt為例說明,LjSlopeCpt類中定義了子對象邊坡防護指針vector
在設計邊坡面時,點擊邊坡面后,讀取數據流程見圖5:①先讀取邊坡面LjSlopeCpt擴展數據;②通過LjSlopeCpt.ChdSPCIdAr找到所含子對象邊坡防護LjSlopeProtectCpt,再將分散在對子象中存儲的數據讀取出來;③在有需要時,通過LjSlopeProtectCpt中的ChdI-dAr,進一步讀取邊坡防護子構件(踏步、吊溝等)的數據;④通過sideId讀取父部件數據,再根據需要讀取父部件的其他子構件數據;⑤將這些讀取的數據構成有機的整體開展設計行為。
圖5 由邊坡面讀取數據
在設計邊坡防護時,點擊邊坡防護后,讀取數據流程見圖6:①先讀取邊坡防護LjSlopeProtectCpt擴展數據;②通過LjSlopeProtectCpt.ChdIdAr讀取邊坡防護子構件(踏步、吊溝等)的數據;③通過LjSlopeProtectCpt.parId讀取父構件邊坡面的數據;④在有需要時,讀取父構件邊坡面的父部件數據,再根據需要讀取父部件的其他子構件數據;⑤將這些讀取的數據構成有機的整體開展設計行為。
圖6 由邊坡防護讀取數據
MicroStation是款優(yōu)秀的圖形軟件,但并不具備工程專業(yè)特性,因此,提出一種基于MicroStation的工程措施實體定義及管理方法,可開發(fā)出一系列具備鐵路專業(yè)屬性、行為特征和工程關系的措施實體對象,進行有機整合,形成一套具備BIM正向設計功能的系統(tǒng),可讓工程師只需專注于專業(yè)本身,降低BIM學習成本,提高BIM設計的質量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