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蘭 劉 敏 夏春蘭
自貢市婦幼保健院婦科 (四川 自貢 643000)
卵巢癌是女性較為常見的惡性疾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1]。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段。其中以上皮性卵巢癌最為多見,該類卵巢癌以50歲以后婦女居多,最高發(fā)病年齡為60~65歲[2]。卵巢癌患者早期無典型的臨床癥狀,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3]。僅有25%的患者在Ⅰ期發(fā)現,而Ⅲ、Ⅵ期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則由Ⅰ期時的95%降至20%~25%[4]。對婦女的生命造成嚴重的威脅。故早期診治對患者尤其重要[5]。磁共振成像(MRI)因具有分辨率高、多方位成像等優(yōu)勢,可清晰顯示出卵巢的解剖結構及分期的判斷。對鑒別診斷卵巢腫瘤有重要的價值[6]。故本研究通過收集卵巢癌患者的臨床資料,以探討MRI在卵巢癌術前中的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本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41例卵巢癌患者的臨床資料。患者年齡28~70歲,平均年齡(49.27±7.28)歲。納入標準:均經病理穿刺或術后病理確診;具有完整臨床資料;無MRI相關檢查禁忌證;意識清晰、溝通無障礙。排除標準:過敏體質者;二次手術者;精神病、孕婦等特殊人群。
1.2 方法設備:西門子3.0T磁共振,選用腹部8道相控陣體部線圈。掃描參數:常規(guī)自旋回波(SE)序列T1WI參數,射頻脈沖重復時間(TR)550ms,回波時間(TE)10ms,掃描視野(FOV)36cm,層厚5mm,間距1mm。T2WI序列采用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掃描參數:TR/TE為3000ms/108ms,FOV為36cm,層厚5mm,間距1mm。DWI序列參數:b值為600s/mm2,掃描層數為36層,TR/TE為4225ms/67ms,層厚6mm,FOV為40cm×40cm,間距1mm(采集4次)。SPGR序列參數:TR/TE為150ms/最小值(Min-imun) 。常規(guī)平掃+Gd-DTPA增強掃描。
1.3 觀察指標將MRI檢查的診斷結果進行討論和分析;以病理診斷為“金標準”,分析卵巢癌的MRI定性診斷結果及手術病理診斷與MRI分期結果。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本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描述;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病理結果41例卵巢癌患者中,卵巢漿液性囊腺癌16例,黏液性囊腺癌7例,卵巢未成熟畸胎瘤8例,透明細胞癌4例,顆粒細胞癌6例;Ⅰ期患者6例,Ⅱ期患者8例,Ⅲ期患者20例,Ⅵ期患者7例。
2.2 卵巢癌的MRI檢查定性診斷結果經MRI檢查,診斷符合率為92.68%,與病理檢查相比無差異(P>0.05),見表1。
表1 卵巢癌的MRI檢查定性診斷結果[n(%)]
2.3 卵巢癌患者手術病理診斷與MRI分期結果MRI分期結果為:Ⅰ期患者5例,Ⅱ期患者7例,Ⅲ期患者19例,Ⅵ期患者6例。與病理結果比較,分期符合率為90.24%(37/41),與病理檢查相比無差異(P>0.05),見表2。
表2 卵巢癌患者手術病理診斷與MRI分期結果(例)
2.4 典型病例分析典型病例影像分析結果見圖1~4。
患者女,29歲,右卵巢低級別宮內膜樣腺癌合并低級別漿液性腺癌,MRI平掃及增強示:右側附件區(qū)囊實性異常信號占位,以囊性為主,形態(tài)不規(guī)則,可見分隔及多個壁結節(jié)(圖1~2)。動態(tài)掃面部分實性結節(jié)及囊壁輕度不均勻強化,病灶大小約8.4cm×8.7cm×9.6cm,囊內結節(jié)最大者徑約2.5cm×2.7cm(圖3~4)。
目前有關卵巢癌的具體發(fā)病機制尚未十分明確,但認為可能與內分泌、環(huán)境等因素有關[7]。卵巢解剖結構較為復雜,且深居盆腔內部,早期多無特異性表現,使得臨床早期鑒別診斷存在一定難度。據相關資料顯示,約75%的卵巢癌患者確診時已錯過最佳治療時間[8]。死亡率較高,對女性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影響。因此需尋找一種可早期有效鑒別診斷該病的方法。
近年來,MRI檢查在臨床上診斷卵巢腫瘤的應用越來越多。MRI檢查是斷層成像的一種,它利用磁共振現象從人體中獲得電磁信號,并重建出人體信息[9]。對卵巢癌有著較高的敏感性。高梅[10]研究結果顯示,MRI掃描對卵巢腫瘤準確診斷率為92.64%。本研究通過對41例卵巢癌患者進行MRI檢查,結果顯示,MRI定性診斷符合率為92.68%,與任明達等[11]研究結果相似。卵巢癌的MRI表現主要為:(1)盆腔內可見不規(guī)則腫塊,腫塊直徑不超過4cm,與子宮分界不清;(2)T1WI上呈中等信號,T2WI上呈不均勻高信號;(3)患者腫塊可呈實性、囊性或實性,可伴有“棉絮樣”鈣化斑塊;(4)增強掃描實性部分不均勻強化,囊性部分囊壁可見不規(guī)則強化,壞死區(qū)無強化。臨床上可根據其影像學表現有效鑒別良惡性卵巢腫瘤。
卵巢癌采取的治療方案、臨床療效和預后與腫瘤分期密切相關。手術病理分期在卵巢癌患者術前分期較常用,主要是根據在手術中看到的腫瘤大小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及早診斷,可通過治療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12]。MRI檢查可有效診斷腫瘤轉移情況,在卵巢癌分期中具有較高的價值[13]。但是該檢查分期不能取代手術病理分期,在檢查過程中會出現分期過低或過高的現象。本研究結果顯示,MRI分期與病理分期結果比較,分期符合率為90.24%,與符福文[14]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其中1例患者,病理分期診斷為Ⅰ期,MRI分期診斷為Ⅲ期。MRI分期相較于病理分期高主要是當卵巢表面有纖維性粘連現象時,臨床上容易誤診為腫瘤已經侵犯包膜。而且當卵巢表面有纖維性粘連會使邊界模糊。并且當患者腹水較少時,MRI檢查到的盆壁脂肪組織也較少[15]。
綜上所述,MRI檢查具有創(chuàng)傷小、組織分辨率高、圖像質量好等優(yōu)點,可清楚顯示卵巢癌的影像學特點,準確評估腫瘤臨床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