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市林業(yè)發(fā)展中心 孫序磊
保護地科 董 葉
野生動物是重要的生態(tài)資源,是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野生動物,對于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tài)平衡,促進綠色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每年11月是全國“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為了傳播生態(tài)文明理念,增強廣大市民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聊城市圍繞“全國野生動物宣傳月”活動重點,抓關鍵、攻難點、凸亮點、出實效開展各項工作,亮點紛呈。
一是抓好關鍵少數,強化責任擔當。陸生野生主管部門業(yè)務人員等“關鍵少數”能否發(fā)揮關鍵作用,事關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順利進行。打造“知識型、技術型”的專業(yè)隊伍對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將起到事半功倍效果。聊城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集中市縣兩級業(yè)務人員共同學習了總書記“生物多樣性”的重要論述和野生動物保護相關文件,學習收容救護專業(yè)技術知識、領會保護管理政策法規(guī)。同時,針對目前陸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的現狀,按照管理重心下移的原則,各級進一步明確任務、強化責任,一級抓一級,一層抓一層,理順管理體制,將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落地生根。
二是攻克普法難點,加強教育引導?;鶎尤罕娙藛T量大、結構復雜、學識差異大,一直是普法難點。聊城市根據八五普法規(guī)劃要求,結合“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活動,以多種方式開展野生動物保護普法宣傳。在11月1日“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啟動儀式現場,通過畫板展示、標語橫幅、組織簽名、散發(fā)宣傳冊、發(fā)放宣傳布兜、志愿者向群眾講解等方式,向群眾宣傳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意義,呼吁廣大群眾珍愛野生動物、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現場發(fā)放宣傳頁2000 余份、布兜1500余個,市電視臺全程報導;為引導學生從小樹立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該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宣講進校園活動,為聊城市北順小學和陽光小學的學生們送去了關愛和保護野生動物的生動一課。課堂上,工作人員以詳盡的資料、精美的畫冊、生動的宣講,介紹了常見的野生動物種類、生活習性、保護野生動物的意義及法律法規(guī),并講解了遇到受傷、迷途的野生動物如何展開救助。教室外,展出了20 多個常見野生鳥類科普展板,并向學生發(fā)放科普宣傳彩頁、布兜300余份?!鞍l(fā)現需要幫助的野生動物要及時救助”“我們要拒絕食用野生動物”,同學們紛紛發(fā)表了自己的感想。宣傳活動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一顆愛護野生動物的種子,并將以“小手拉大手”的傳導方式,讓保護野生動物意識擴散到學生身邊的每一個人,呼吁全社會關愛野生動物,增強野生動物保護意識,山東省電視臺、聊城日報、聊城日報客戶端給予了報道;為多方位解決普法難點,聊城市還強化輿論引導機制,充分利用電視、報紙、微信公眾號、網站等新聞媒體開展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guī)和科普知識的宣傳。在聊城日報推出“關愛野生動物 共建美好家園”專題報道和“哪兒環(huán)境好 鳥兒最知道”攝影專版,多層次、全方位地多角度地展示野生動物保護成果,普及野生動物保護知識,提高了全社會自覺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為依法行政和依法保護野生動物資源安全營造良好氛圍。
三是凸顯救助亮點,營造和諧氛圍。今年以來,聊城市共成立了5處陸生野生動物收容救助站,多數是在動物園的基礎上設立的,具備完善的救治條件和醫(yī)療設施,規(guī)范了野生動物收容救護工作,解決了群眾撿到受傷的野生動物,不知道送往哪里救助的問題。宣傳活動期間,通過聊城日報、電視臺、網站、公眾號、宣傳彩頁等多種方式,對救助站的有關救助事項和聯(lián)系方式進行了詳細介紹,使廣大群眾對野生動物保護和救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宣傳月期間,聊城市成功救助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禿鷲現正在聊城市野生動物收容救助站進行治療,待傷愈后擇機進行放飛。該救助經市電視臺、省臺“拉呱”“生活幫”、央視“新聞直播間”“朝聞天下”等多家新聞媒體宣傳報道,社會反響強烈,群眾愛鳥、護鳥、救鳥熱情高漲。目前,全市5 處陸生野生動物收容救助站今年共收容救治野生動物達70 余只,對救助后體況良好、具備野外生存能力的野生動物,已按照有關規(guī)定,選擇合適的野外環(huán)境放歸自然。
四是多措并舉開展保護,精準發(fā)力出實效。野生動物棲息地的環(huán)境與質量直接影響著野生動物的生存與繁衍安全,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是保護野生動物的前提和基礎,也是保護野生動物的關鍵。聊城市結合實際,多措并舉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打造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聊城樣本”。以自然保護地優(yōu)化整合為抓手,構建科學合理、符合聊城實際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通過整合優(yōu)化,保留了13 處自然公園,把生態(tài)價值高和生物多樣性較為豐富的大型濕地、國有林場等納入了自然保護地體系,促進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然修復。在做好棲息地保護為野生動物生衍繁育提供了良好條件同時,聊城市還積極開展“清風行動”等野生動物保護執(zhí)法工作,重點加強對野生動物經營利用單位監(jiān)督檢查和野生動物棲息地等重點區(qū)域開展野外監(jiān)測巡護。通過從業(yè)機構自查、縣級排查、市級抽查的方式,對全市野生動物從業(yè)機構開展全面排查。今年以來,全市共出動檢查人員150 人次,檢查場所數量20 個,發(fā)現安全隱患及問題5 個,均已下發(fā)限期整改通知書。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成立專項工作組,督促各縣(市、區(qū))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執(zhí)法行動,嚴厲打擊亂捕濫獵濫食野生動物和非法經營野生動物產品的違法犯罪活動。依法制止和懲處非法獵捕野生動物、干擾野生動物生息繁衍活動的行為,收繳或清除獸夾、獸套等非法獵捕工具。
經持續(xù)不懈努力,全市生物多樣性顯著提高,全市野生動物野外種群和數量快速增長。以鳥類為例,全市鳥類物種總數,從上世紀80年代記錄的15 目36 科77 種增長到目前記錄的18 目55 科225 種,近幾年的觀測顯示,白頭鵯、銀喉長尾山雀、環(huán)頸雉、斑嘴鴨和白鷺等鳥類的數量明顯增多,對生存環(huán)境要求極高的震旦鴉雀等也在聊城頻繁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