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君偉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開元院區(qū)感染科,河南省洛陽市 471000
肺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導致的一種慢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比較高的傳染性,對肺結核積極地進行防治,可以控制疫情以及提高預后[1]。肺結核以細胞免疫功能低下為主要臨床特征,尤其是復治肺結核和重癥肺結核患者表現(xiàn)更加明顯,給治療增加了一定的難度。胸腺肽是一種臨床常用的免疫增強劑,臨床已經(jīng)證實胸腺肽對肺結核患者有較好的效果,但是尚未見其對外周血T淋巴細胞Rho激酶活性影響的報道。本研究在2HRZES/6HRE方案的基礎上聯(lián)用胸腺肽,以分析其對復治涂陽肺結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Rho激酶活性及血清sTREM-1、PCT水平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124例復治涂陽肺結核患者。納入標準:(1)均符合肺結核的診斷標準[2];(2)無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等其他種類的呼吸系統(tǒng)疾??;(3)在本研究開展前 1個月沒有服用過影響免疫功能的藥物;(4)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 具有外周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和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2) 對本胸腺肽以及2HRZES/6HRE方案過敏和有用藥禁忌證的患者;(3) 合并自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4) 合并惡性腫瘤、癲癇、精神疾病、結核性胸膜炎和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的患者;(5)合并肺部其他真菌和細菌嚴重感染的患者。用抽簽法將其隨機分為兩組,每組62例。觀察組男36例,女26例;年齡25~69歲,平均年齡(42.18±13.74)歲;病程1~14年,平均病程(5.72±1.39)年。對照組男37例,女25例;年齡25~69歲,平均年齡(42.07±12.29)歲;病程1~14年,平均病程(5.49±1.28)年。兩組的基線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2HRZES/6HRE方案治療,具體給藥方法和劑量如下:H(異煙肼)0.3g,頓服,1次/d;R(利福平)0.6g,頓服,1次/d;Z(吡嗪酰胺)1.0g,頓服,1次/d;E(乙胺丁醇)0.75g,頓服,1次/d;S(鏈霉素)0.75g,肌注,1次/d。服用2個月后,給予HRE連續(xù)治療6個月,其中H(異煙肼)、R(利福平)、E(乙胺丁醇)用法用量同上。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胸腺肽(白求恩醫(yī)科大學制藥廠,國藥準字H20044066)聯(lián)合治療,胸腺肽的用法用量:口服,1次/d,10mg/次,連續(xù)治療6個月。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治療2個月、治療半年和治療8個月的病灶吸收率以及痰菌轉陰率。病灶吸收的標準:胸片示肺部結核病灶完全吸收鈣化;痰菌轉陰的標準:治療后復查痰涂片,連續(xù)3次痰涂片檢查示抗酸桿菌陰性判定為痰菌陰轉。(2)治療前后,抽取外周靜脈血10ml,采取免疫印跡法測定兩組的復治涂陽肺結核患者的Rho激酶蛋白表達,采取ELISA法檢測血清s TREM-1水平,采取免疫熒光法檢測血清PCT水平,試劑盒均購自國藥集團。
2.1 兩組治療2個月、治療半年和治療8個月病灶吸收率對比 觀察組治療2個月、治療半年和治療8個月的病灶吸收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2個月、治療半年和治療8個月病灶吸收率對比[ n(%)]
2.2 兩組治療2個月、治療半年和治療8個月的痰菌轉陰率對比 觀察組治療2個月、治療半年和治療8個月的痰菌轉陰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2個月、治療半年和治療8個月痰菌轉陰率對比[ n(%)]
2.3 兩組血清s TREM-1 及PCT 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的血清s TREM-1 及PCT 水平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的血清s TREM-1 及PCT 水平明顯降低(P<0.05),且觀察組的血清s TREM-1 及PCT 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清sTREM-1及PCT水平對比
2.4 兩組外周血T淋巴細胞Rho激酶活性對比 治療前,兩組外周血T淋巴細胞Rho激酶活性相比無明顯的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外周血T淋巴細胞Rho激酶活性均明顯降低(P<0.05);且觀察組Rho激酶活性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外周血T淋巴細胞Rho激酶活性對比
結核病是一種嚴重的慢性傳染類疾病,人體的器官因為受到結核分枝桿菌的感染,造成干酪樣壞死、纖維性增生包裹、巨噬細胞吞噬細菌以及炎癥滲出等一系列的臨床病理學反應[3]。當結核桿菌經(jīng)患者的氣道到達肺部后,先于局部導致滲出性變化,當細菌的毒力較低或者患者的免疫功能正常時,病變能向增殖方向發(fā)展或者向吸收方向發(fā)展;當細菌毒力較高或者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時,病變向干酪樣壞死、支氣管播散、液化溶解形成空洞方向發(fā)展。復治涂陽肺結核的病程時間比較長,在治療過程中具有比較大的難度,長時間用藥開展治療發(fā)生毒副作用的可能性比較高,患者的耐受性相對比較差。
胸腺肽作為細胞免疫調(diào)節(jié)劑,能有效促進骨髓生成的干細胞轉變成 T 淋巴細胞,而且可以明顯增強機體內(nèi)的成熟 T淋巴細胞對抗原刺激的反應,從而使機體的細胞免疫功能增強。胸腺肽以前常被用于治療各類原發(fā)性T 細胞缺陷病或繼發(fā)性 T 細胞缺陷病,在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和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結果發(fā)現(xiàn),聯(lián)用胸腺肽能更明顯地促進病灶吸收和痰菌轉陰,主要是由于腺肽可以全面增強細胞的免疫功能,使患者對結核分枝桿菌的免疫反應增強,與2HRZES/6HRE方案的化療藥物之間具有協(xié)同作用。與辛朝雄等[4]的研究結果相一致。
研究發(fā)現(xiàn),Rho 激酶表達活性的增加,可以進一步激活機體中多個Rho 激酶的下游信號通路,最終導致平滑肌功能異常、蛋白合成異常和炎癥反應加重等[5]。本文結果發(fā)現(xiàn),胸腺肽能有效降低Rho激酶活性,其具體的機制還需進一步的研究。健康人的血清PCT含量較低,當機體受到細菌感染后,細菌合成的內(nèi)毒素和炎性細胞可以刺激機體內(nèi)多個組織細胞合成大量的PCT。在細菌感染的早期,患者的血清PCT含量會快速升高,嚴重感染者的血清PCT含量甚至可以達到100μg/L。細菌性肺炎患者和肺結核患者的血清s TREM-1含量顯著升高,且其表達水平與預后有一定的相關性。s TREM-1、PCT可作為復治涂陽肺結核患者評估療效及監(jiān)測病情的重要指標。本文結果發(fā)現(xiàn),聯(lián)用胸腺肽能明顯血清s TREM-1及PCT 水平,減輕肺結核患者的病情。其原因為,胸腺肽不但可以增加相關受體的表達含量,增強機體內(nèi)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而且可以促進輔助T淋巴細胞的成熟和進一步分化,還能有效促進Th1細胞的分化和細胞因子的合成,增強細胞的免疫功能,增加NK細胞的活性、增強其吞噬功能,繼而可以明顯增強抗結核治療的效果。
綜上所述,胸腺肽聯(lián)合2HRZES/6HRE方案治療復治涂陽肺結核有顯著的效果,能有效促進病灶吸收以及痰菌轉陰,降低外周血T淋巴細胞Rho激酶活性和血清s TREM-1、PCT 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