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瀟
在2021年7月舉行的東京奧運會上,由于卷入興奮劑丑聞,俄羅斯的國名、國旗和國歌被禁止出現(xiàn)在比賽中。當俄羅斯選手站上冠軍領獎臺時,響徹全場的則是一段很多人耳熟能詳?shù)男伞窨煞蛩够兜谝讳撉賲f(xié)奏曲》。
在每一次的國際體育競技中,我們都能聽到參賽國的國歌,這些歌曲飽含著國民的自豪感和愛國熱情,鼓舞著運動員為國家榮譽而奮斗。但是,你們可曾知道,這些國歌背后都隱藏著一些令人驚嘆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國歌的背后,究竟隱藏著什么樣的秘密。
最“老”的國歌
荷蘭的歷史歌曲《威廉·凡·那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歌,也是最早反映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歌曲之一。這首歌曲產生于16世紀,是當時尼德蘭反對西班牙統(tǒng)治的革命群眾所唱的一首“乞丐歌曲”?!捌蜇ぁ笔?566年“貴族同盟”向總督請愿時,西班牙大臣罵他們的話,但“貴族同盟”卻以被罵為乞丐而自豪,并把“乞丐”作為自己的別名,把乞食袋和討飯碗的圖樣作為自己的標志。后來,革命群眾也自名乞丐,在起義隊伍中經常可以聽到“乞丐萬歲”的口號。這首歌曲的歌詞創(chuàng)作于1568年前后,是按照尼德蘭革命時期貴族派革命領袖威廉·凡·那騷的口氣寫的。“我威廉·凡·那騷出身日耳曼血統(tǒng),我一心忠于祖國,直到我的生命告終。奧倫治親王自由而無所畏懼,對西班牙皇帝我一定永遠效忠……”
威廉·凡·那騷的出身是奧倫治親王, 1568年革命發(fā)動后,他領導北方起義軍反抗西班牙的鎮(zhèn)壓,但矛頭指向壓迫尼德蘭人民的西班牙官吏,對西班牙統(tǒng)治者則采取妥協(xié)的政策,這從歌詞中“對西班牙皇帝我一定永遠效忠”一句可以看出來。歌詞共有15段,把每段歌詞的第一個字母連起來,就是威廉·凡·那騷(William van Nassau)的名字。這種“析字”形式,在中世紀歐洲的民間詩歌中是很流行的?!锻し病つ球}》的曲調產生于1572年以前,歌詞和曲調的作者都已無從查考。
在世界各國國歌中,歌詞最古老的是日本國歌《君之代》,歌詞選自延喜五年(公元1565年)醍醐天皇敕選的《古今和歌集》卷第七,是平安時代(794年—1185年)的一首賀歌。但日本國歌的曲調產生較晚,是明治十三年(1880年)宮內省雅樂部伶人林廣守創(chuàng)作的。
不得已的沉默
當有些國歌奏起的時候,你是永遠看不到該國運動員跟著唱的,這并不是他們不愛國,而是因為沒詞可唱。世界上有3個國家的國歌是沒有歌詞的,它們分別是西班牙、圣馬丁諾和波黑。
這些國家的國歌歌詞,像其國家一樣命途多舛。以西班牙為例,西班牙國歌《皇家進行曲》歌詞經歷了數(shù)次填寫,又數(shù)次更改,直到今天都未能達成一致,所以變成了沒有歌詞的國歌。
哈布斯堡王朝時期的西班牙建立起“日不落帝國”。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最后一位國王查理六世死后未留下男性子嗣,王位出現(xiàn)空缺。宗親奧地利王室和法國波旁王朝(查理的侄孫)都覬覦西班牙王位,于是,奧地利和法國之間爆發(fā)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戰(zhàn)爭(1701年—1714年)。這場戰(zhàn)役中,法國波旁王朝繼承了西班牙王位,西班牙進入了波旁王朝時期。西班牙國歌正是在波旁王朝統(tǒng)治時期創(chuàng)作的,它的前身是創(chuàng)作于1761年的《投彈兵進行曲》?!锻稄棻M行曲》的創(chuàng)作者是軍人出身的作曲家埃斯皮諾薩,創(chuàng)作初衷是為了給西班牙軍隊行軍時打氣,這首軍樂因其節(jié)奏感強、富有生機活力,在1770年被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三世升為《榮譽進行曲》,成了西班牙的“準國歌”。埃斯皮諾薩沒什么文化,寫不出歌詞,因此,這首進行曲流傳甚廣,但一直沒有歌詞。多年之后,人們將它當作國歌,因為皇室出場時常用這首進行曲,它被命名為《皇家進行曲》。
1869年的革命之后,普里姆將軍舉行了面向全國征集新國歌的活動,但征集結束后,評選委員建議仍將原來的《皇家進行曲》作為西班牙國歌。
有很多人也嘗試著為國歌寫詞,里維拉獨裁時期、佛朗哥統(tǒng)治時期,包括2007年西班牙奧委會也都為西班牙國歌編寫過歌詞,但是都無疾而終。2007年6月,西班牙政府批準該國奧委會為國歌征集歌詞,并希望以此支持西班牙申辦2016年奧運會。最后,現(xiàn)年52歲的失業(yè)工人保利諾·庫韋羅寫的歌詞被選中,不過一些政治家對歌詞并不滿意,所以,西班牙國歌至今沒有歌詞,只能演奏,無法演唱。
同歌不同國
有些國家的國歌,是采用別國的國歌填詞的,比如西德的國歌,采用了奧地利舊國歌的曲調,南斯拉夫國歌采用了波蘭國歌的曲調,贊比亞和坦桑尼亞的國歌也用了同一個曲調。其中,同一首國歌的曲調,填上不同的歌詞,用作其他國家的國歌次數(shù)最多的是英國國歌《天佑女王》。
《天佑女王》創(chuàng)作于1745年,是第一首由當時的英國國王認可的國歌。這首歌在英國處于輝煌鼎盛時期的時候,影響力很大,曲調具有十足的國家主義色彩,所以當時歐洲不少國家在18世紀至19世紀中葉期間也借用或模仿該歌的曲調,在1788年到1974年間,澳大利亞一直用的國歌都是《天佑女王》;1931年,在美國采用《星條旗之歌》之前,由塞繆爾·史密斯根據《天佑女王》的旋律填詞的《我的祖國,為了你》曾是美國國歌;沙俄在1815年至1833年的國歌用的是同樣的旋律;瑞士也曾將它改成國歌《祖國請你召喚》,直到1981年才換成列昂哈爾德·維德美爾寫的《瑞士詩篇》;在今天,列支敦士登的國歌在節(jié)奏和旋律上幾乎就是參照《天佑女王》的模子“克隆”出來的,只是歌詞改成了《在年輕的萊茵河上》,以致每當足球賽中列支敦士登與英國對決,都會制造相當大的混亂。
窮人的游戲
如果你創(chuàng)作了一首傳唱百年的歌曲,那么你能得到多少報酬呢?生活又會有什么改變呢?事實上,大部分作者的酬勞都是少得可憐的,也并沒有因此而過上好的生活。
烏干達國歌的創(chuàng)作者喬治·卡庫瑪,這位音樂教師的作品是在1962年烏干達獨立時從全國征曲比賽中脫穎而出的,但烏干達政府只付了他2000烏干達先令,按如今的匯率不到2美元,還把版權占為己有,雙方因此打起了官司,但卡庫瑪沒過多久就去世了,至死也沒要到他的酬勞。
同樣倒霉的還有波斯尼亞國歌《連音符》的作者杜三·塞斯,他本來應該獲得6000波斯尼亞馬克(相當于2500歐元)??上У氖?,波斯尼亞國會經過數(shù)年的討論,否定了這首詞,最終決定拒絕支付這筆酬勞。
世界上最年輕的國歌是2011年南蘇丹正式確立的《南蘇丹萬歲》,是由音樂人米度·塞繆爾寫的。他寫這首國歌也沒有賺到錢,但是,在這個鋼琴也難找到一臺、手機充電得等一個月的國家,他覺得能為祖國做出貢獻已經非常驕傲了。這首歌是無價的,這讓他感到自豪。
法國國歌《馬賽曲》以其激昂的曲調聞名世界。這首歌誕生于1792年,是為馬賽志愿軍所作的歌曲,在1795年被定為法國國歌,曾經一度被禁,1830年七月革命后再次被定為國歌并被傳唱。這首歌的作者是克洛德·約瑟夫·魯日·德·利爾,當時他被要求寫一首慷慨激昂、能激勵士氣的歌曲。數(shù)小時后就寫出了這首歌,但是這并沒有為他帶來成功,當時投效軍旅的他,后來因為理念不合被開除軍籍,還一度被打入監(jiān)獄。在之后的44年中,他持續(xù)創(chuàng)作,但再也沒有寫出過其他令人記憶深刻的曲子,死時依舊窮困潦倒。
略去的樂章
絕大多數(shù)國歌剛開始的時候都很長,有6個或更多的章節(jié)。到了現(xiàn)在,一般只有兩個章節(jié)常常唱起。但是,那些被略去的部分往往最能反映這個國家的歷史。
一些南美洲國家的國歌,比如阿根廷國歌《祖國進行曲》,歌詞充分抒發(fā)了國民對擺脫殖民統(tǒng)治的歡欣鼓舞,直接稱呼西班牙人是“血腥的暴君”“卑鄙齷齪的侵略者”,把擋在面前的人都“像野獸一般一口吞下”。1900年,這些章節(jié)被略去不唱,以防止引起不必要的糾紛。
當尼泊爾國歌《百花盛開的國度》奏起,該國運動員高唱“我們是個百花錦簇的花環(huán),尼泊爾人”的時候,你可能會以為這首歡快優(yōu)美的曲子是首鄉(xiāng)村民謠。事實上,這首歌背后講述的是尼泊爾近10年的血淚革命史:王室的內部大屠殺、尼泊爾共產黨對政府的圍攻、尼泊爾人的示威和罷工、君主制的廢除……都包含在短短幾段歌詞中。為國歌填詞的詩人比亞庫·麥拉受到過極為嚴苛的審查,為了證明他不是?;逝桑襟w和官員把他的身世背景翻了個底朝天,對他的朋友和親人進行了大量訪問,對他本人也像審訊似的嚴格盤問。這一切只是因為他編輯過一本詩集,里面一首詩跟前國王有關。盡管通過了審查,這首歌還是受到很多革命者的質疑,他們覺得國歌應該更為激昂、壯烈,因此不少人在重要時刻更喜歡高唱《國際歌》。
越來越長的趨勢
如果說多年后,以色列國歌會有什么變化,那就是它可能會變得越來越長,以增加它的容納性。在以色列,有呼聲要求更換國歌《希望之歌》,使它既屬于猶太人,也屬于阿拉伯人。但是,很難說多長的國歌才是合適的。根據奧林匹克規(guī)定,國歌不可超過80秒,因此新增加的語句,很有可能因為這項規(guī)定而無法在奧運賽場唱出來。
拉丁美洲國家的國歌,大多表達了他們通過艱苦斗爭獲得獨立時的歡欣鼓舞情緒,篇幅比較長。像烏拉圭、圣薩爾瓦多等國家的國歌,都在90小節(jié)以上。全世界最長的國歌,要數(shù)孟加拉人民共和國的《金色的孟加拉》,長達142小節(jié)。
《金色的孟加拉》的詞、曲都是印度大詩人泰戈爾創(chuàng)作的,泰戈爾寫這首歌曲的時候,孟加拉是印度的一個邦,泰戈爾就出生在孟加拉的首府加爾各答,今屬印度,《金色的孟加拉》的歌詞意境清新、情辭真切,透過引人入勝的詩情畫意,流露出對祖國深厚的愛。歌曲的第一段是這樣的:金色的孟加拉,我的母親,我愛你。我心里永遠歌唱你的藍天,你的空氣。金色的孟加拉,我的母親,我愛你。
18世紀和19世紀之初,希臘處于土耳其的統(tǒng)治下。1821年,希臘人民發(fā)動起義,土耳其用盡殘酷鎮(zhèn)壓、瘋狂屠殺的手段,都沒有使希臘人民屈服。希臘杰出詩人索洛莫斯在獨立戰(zhàn)爭期間寫了著名的《自由頌》,號召希臘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而戰(zhàn)斗。全詩包含158段,索洛莫斯1823年開始寫作,到1824年5月才完成。詩成后被廣泛傳誦,對希臘民族解放斗爭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1828年,希臘作曲家曼查羅斯為《自由頌》譜了曲,1863年由國王喬治一世定為國歌,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