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逸
陰天,烏云無聲蔓延。我坐在桌前,跟我的冬奧海報草稿眼對眼。畫稿呈現的畫面雖然技巧豐富、內容充實,但是元素雜糅,強行拼湊,導致毫無美感。我搖了搖頭,拿起橡皮打算減去一些含義重復的圖案,比如運動員。只需要一個主體放大就好了。在我的修改下,畫面不再混亂擁擠,突出了一個動態(tài)的、神采飛揚的運動員形象。我用同樣的思路減去了代表“一起向未來”口號的各國國旗,只留口號本身;減去了奧運會徽,留下本次北京冬奧會的徽標,以突出本次是冬季奧運會。復雜的東西并非比簡單的東西要好,看來我是減對了。
不知不覺間,外面烏云已化為綿綿細雨,如我面前逐漸簡約的畫面,天空本身的湛藍一點一點漏出。我凝望著畫面,卻覺得還要繼續(xù)減。我想抓住的到底是什么?我審視畫面,發(fā)現吸人眼球的是那個綻放活力的運動員。我茅塞頓開,不再拘泥于那些看似重要的元素,我減去了吉祥物等象征性的、但拖住畫面協(xié)調的圖案,用加深勾線,添加背景板的形式突出畫面上那動感的身影。如此一來,我想要的主題:“冬奧會上所展現出的運動活力”就凸現出來。減對了!減可以突出特點,避免喧賓奪主。
窗外,雨漸漸小了,水滴無力地從窗上滑落。這時是可以開窗的,手一推便有泥土和雨水的清新氣味。但這離真正天晴還有時間。上色的時候,我又有了新的想法。如果把“減”貫徹到極致,會是什么樣呢?我果斷摒棄了過去那套多色水粉套裝,只把三原色擠在調色盤里。我根據畫面選定并調好了幾種顏色,也不再使用管用的漸變、渲染之類的技法,單純地用這幾種顏色填圖幾何體做背景,人物也是用一種顏色加上留白完成。在整體調節(jié)畫面后,我發(fā)現這次的畫作和之前的感覺很不一樣,顯得高級又簡約。
我放下筆,向外面看去。此時的天正晴朗,大地因烏云的退去重新沐浴在陽光下?!皽p”,不算個好詞,因為它意味著我們精心所想的被去除。但正如這次繪畫,“減”意味著更好的布局、更出挑的主題、更高級的感觀。所以在生活中要學會“減”,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