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時琴
摘要:隨著教育教學的改革及深入,對小學語文老師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已無法滿足學生們的學習需求和發(fā)展。基于此,小學語文老師想要提升語文學科的課堂教學質量,就需要不斷更新教學方法,跟進時代的腳步,不斷改善和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對此,本文結合統(tǒng)編理念下小學語文教材內容,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統(tǒng)編版教材;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思考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統(tǒng)編版教材是在人教版教材基礎上由教育部組織進行編寫的,針對人教版中的一些經(jīng)典課文進行了保留,但是調整了順序。但是相較人教版小學語文而言,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教材更加注重小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基礎掌握和積累,展現(xiàn)了“現(xiàn)代化”氣息,讓小學語文更具有“語文生活感”??v觀小學語文統(tǒng)編版的教材,其中的素養(yǎng)體系比其他版本的教材展現(xiàn)的更為淋漓盡致。
一、落實課前的準備工作
1、將課前備課工作做好
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當中,備課屬于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活動期間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老師一定要對此環(huán)節(jié)加以重視。還可以利用集體備課這種形式,讓老師之間展開互相性學習。另外,老師需要認真研讀課本,并要結合小學生們當前學習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小學生們的學習方法。除此之外,語文老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期間,不但要重視內容方面的教授,而且要側重培養(yǎng)小學生們自身的學習能力。
2、學生們進行課前預習的環(huán)節(jié)
在目前的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期間,絕大多數(shù)的小學語文老師都未曾對語文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加以重視。由于小學生們的預習效果會和課堂教學效果產(chǎn)生最為直接的聯(lián)系,重要程度也就不言而喻。
比如,在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時,我應引導小學生們有效利用課前的時間,對文中的新生字以及主要的學習內容進行預習,并嘗試將課后的練習題完成。這樣,我在開展課堂教學期間,可以利用檢查小學生們完成練習題的實際情況,來了解學生們通過預習環(huán)節(jié)掌握知識的情況,進而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以及教學進度,以此來推動語文教學有序進行。
二、調動學生們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
1、結合學生們的實際生活,調動學生們的情感體驗
比如,當我在教授《我的暑假生活》一課時,可先從小學生們的生活體驗入手,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我可先讓小學生們運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討論自己在暑假里都做過哪些有意義的事,接著再要求每個小組都要選出來一個代表,與全體學生們來分享暑假中最有意義的事情。隨后,我很自然地就能將教學內容引入到課堂中,同學們跟著我去看看作者在課文提到的暑假生活是怎樣的?進而在激活小學生們思維的基礎上,引導小學生們在最短時間融入課堂學習當中。
2、結合背景音樂,不斷豐富情感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教師通常采用講解課文的形式來組織課堂,然而課文中的描述是生硬的,教師可以將音樂元素巧妙加入其中,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情感共鳴。教師不但要注重給學生講解課文中的知識內容,還應當注重將學生聽覺、視覺激發(fā)出來,讓學生能夠去想象課文中描述的場景。
三、進行有效教學互動,提升教學質量
語文老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期間需要充分了解小學生們的興趣點,并合理利用學生們的興趣點,在教學期間融入小學生們感興趣的元素,以此來開展互動式教學活動。
例如,我在教學統(tǒng)編版《海底世界》一課的內容時,可借助對文章內容進行描述,以此來引導小學生們盡情發(fā)揮自身想象,并畫出相關景象,要在培養(yǎng)小學生們對課文的理解的基礎上,提升小學生們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除此之外,對部分內容較為戲劇化課文,我也可選取角色扮演的模式,引導小學生們對課文進行演繹,使學生們能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將自身的情感帶入到課文當中,在此基礎上不斷加強師生互動交流,進而把課堂教學活動有效地開展起來。
四、根據(jù)教學效果及時反思
在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科教學工作中,要想成為合格的語文老師,就需要結合課堂教學及時進行課后反思工作,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和課堂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總結和反思?;诖?,老師應結合學生們學習的實際情況適當對教學方法進行調整,教學方法不能千篇一律、一成不變,這樣會使小學生們產(chǎn)生疲勞感。
除此之外,語文老師還需要側重對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生們所喜歡的教學方法不斷進行探索,及時對每一堂課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總結,以此方式對下一次的教學活動進行改善。語文老師還需要重視學生們課后練習情況,通過課后練習來掌握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同時還要想辦法幫小學生們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進而優(yōu)化語文教學,最終才能落實提升教學質量的教學目的。
五、從學習興趣入手,打造全新的教學思維
在小學階段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相對較弱,教師的教學方法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要打造高效課堂,教師必須要擁有全新的教學思維,能夠在教學活動中為學生建立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及學習方法,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快速理解教學知識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以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蝙蝠與雷達》為例,傳統(tǒng)教學教師根據(jù)教學大綱來為學生一一講解,教學知識點,但在新時期教師必須要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學生喜歡的方式來展開教學。本篇課文講解的是仿生學和自然生物科學,學生本身會對這些知識產(chǎn)生強烈且濃厚的興趣,此時教師應該抓住學生的興趣點讓學生通過課文標題去首先想象雷達與蝙蝠究竟有什么樣的聯(lián)系,隨后讓學生去自主閱讀課文尋找答案,這樣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積極性將會融入到課堂教學中,隨之學生對于課文內容的理解將會更加深刻。教師也在教學活動中與學生構建了更加友好的關系,從而有利于學生在未來的教學活動中更加配合教師的教學。
結束語
總而言之,作為新時代的一名小學語文老師,要想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就要對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加以重視,并要結合小學生們的實際學習情況,開展充滿趣味的、適合小學生們的語文教學活動,同時還要緊跟時代的腳步,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在課堂當中和學生們展開有效互動,及時進行教學反思,不斷總結和改善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使小學語文課堂得到優(yōu)化,只有這樣,才能循序漸進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單建英.統(tǒng)編教材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基礎教育論壇,2021(35):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