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倩倩,魏 華,李姝姝,李可樂
1.1.1 落實國家科學選材政策的需要
2017年6月,國際奧委會和國際自行車聯(lián)盟(UCI)將BMX公園賽正式納入2020年東京夏季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同年8月,國家體育總局下發(fā)了《關于開展攀巖、沖浪、滑板、小輪車四個奧運項目跨界跨項選材工作的通知》,面向國內外跨界跨項選拔國家隊運動員,促進四個項目普及與提高。這一舉措足以證明國家對競技體育的發(fā)展的重視,為極限運動合理進行人才資源的再配置、實現(xiàn)人才轉項的有效性、加速轉項人才的成長,提供了政策導向和選材依據(jù)。
1.1.2 推動湖北省小輪車運動穩(wěn)健發(fā)展的需要
湖北省小輪車運動隊于2018年5月正式建隊,湖北省首個小輪車訓練基地在潛江市少年兒童運動學校建成,2018年底湖北省小輪車基地正式成立。在“省隊市辦”共建模式下,湖北省小輪車項目從零起步,實施跨界選材、加快場地建設、積極承辦賽事、提升競技水平,2019年湖北省小輪車運動隊累計參加了10次全國賽事,斬獲佳績。作為新興的體育項目,雖成立時間較短,但是進步有目共睹,更加堅定了湖北省小輪車運動不斷發(fā)展壯大的決心。
1.1.3 完善湖北省小輪車運動科學選材的需要
運動的科學選材作是運動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證明,有“天賦”的運動員最終才能登上國際體壇的頂峰。小輪車運動在我國起步較晚,早期我國小輪車運動員的選拔有的是從小輪車業(yè)余愛好者中挑選,有的則是從自行車運動員中選招。2018年7月和2019年7月,湖北省小輪車隊依次納入兩批運動員。主要通過業(yè)內人士引薦,以實地考察的方式,采取簡易的身體基本形態(tài)指標、身體機能指標、運動素質能力數(shù)據(jù)作為選材依據(jù),選材的途徑及結構單一,缺乏科學合理全面的選材手段。
1.1.4 填補湖北省小輪車運動人才儲備的需要
2003年6月國際奧委會將小輪車運動中的泥地競速項目納入夏季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后,中國才真正開始小輪車運動,2008年泥地競速首次成為夏季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2017年6月新增BMX公園賽為2020年夏季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目前我國有12支省級代表隊,全國小輪車專業(yè)運動員近百名,湖北省小輪車專業(yè)運動員僅9名,后備人才不足。
小輪車(Bicycle motorcross,簡稱BMX)即自行越野車,它是一種車輪直徑為20英寸的自行車,在20世紀60年代起源于美國,70年代風靡歐美國家,是一項非常具有觀賞性和藝術表現(xiàn)力的運動,同時伴有高度危險,運動員需要在1分鐘內完成踏跳、騰空飛躍、越過障礙物等一系列高難度技術動作,對運動員的體能和技術要求甚高。BMX小輪車泥地競速項目在2003年6月29日召開的國際奧委會執(zhí)委會上,正式被列為2008年奧運會比賽項目,共將產(chǎn)生男、女兩塊金牌。2004年,國家體育總局將小輪車設為我國自行車項目下屬分項,我國才真正開始小輪車運動。
研究對象為湖北省小輪車運動員,其中男運動員6名,女運動員3名。
根據(jù)研究內容,實地走訪湖北省小輪車運動基地,對運動員選材、訓練狀況等進行實地調研。對湖北省小輪車運動隊主教練、體能教練進行訪談。并制定相關問卷,對湖北省小輪車運動員選材的測試方法、運動比賽成績進行充分了解。對湖北省小輪車運動員選材時進行測試,包括身體形態(tài)指標、身體素質指標。
3.1.1 當前湖北省小輪車運動員選材現(xiàn)狀
3.1.1.1 運動員身體形態(tài)指標
由表1可知湖北省小輪車男運動員6名,女運動員3名。進入湖北省小輪車隊集訓運動員平均年齡為15.33歲,其中男運動員最大年齡為18歲,最小為12歲,女運動員年齡均為13歲,男運動員平均年齡大于女運動員,可見小輪車運動員的年齡普遍偏大;男運動員的平均身高為164.67±5.03cm,女運動員的平均身高為155±5cm,在自行車運動員初級選材中,男運動員平均身高要求為178.50±2.60cm,女運動員平均身高要求為165.50±1.5cm,可見小輪車運動員男女身高均低于自行車運動員男女身高10cm左右;男運動員平均體重為57.33±8.64kg,BMI值為20.8±0.75,女運動員平均體重為46.67±4.08kg,BMI值為19.02±1.08,可見小輪車男運動員體脂率高于女運動員。
表1 運動員身體形態(tài)指標(N=10)
3.1.1.2 當前湖北省小輪車運動員來源情況
由表2可知湖北省小輪車運動員主要來源于年齡偏大的男性業(yè)余愛好者和其他運動轉項而來,其他來源項目分別是:田徑2人、足球1人、賽艇1人、舉重1人;入隊集訓前運動員運動年限尚短,平均不足2年。湖北省小輪車隊目前缺乏自己培育的后備人才運動員。
表2 運動員來源情況
3.1.2 當前湖北省小輪車運動員選材方法
由表3可知:湖北省小輪車運動隊的9名運動員,集訓選拔時進行了身體運動素質的測試,身體素質的測試不僅反映運動員基本運動能力,也是教練員衡量運動員進入專業(yè)隊集訓的標準。
表3 BMX小輪車運動員入隊集訓測試
3.1.2.1 30米計時跑
30米計時跑是反映運動員起跑后加速度能力的重要指標。小輪車項目需要在1分鐘內完成技術動作,需要運動員有極強的爆發(fā)力和無氧工作能力,因此用短距離限時跑進行選材測試尤為重要。30米計時跑男運動員的平均值為5.3±0.6s,女運動員的平均值為6.8±0.1s。男運動員林功飛揚、女運動員周鈺薇測試成績最高。
3.1.2.2 垂直縱跳
垂直縱跳是人體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控制下,依靠身體各環(huán)節(jié)的協(xié)調配合,發(fā)揮下肢肌群最大爆發(fā)力,從地面垂直向上起跳時,能夠達到的高度,它是體現(xiàn)下肢肌肉爆發(fā)力和全身協(xié)調用力能力的一個指標。小輪車項目在比賽中,選手是以站立在車上的姿勢完成踏蹬、快速滑行、騰空等技術動作,都需依靠下肢肌肉力量完成。垂直縱跳男運動員平均值為45.5±4.5cm,女運動員的平均值為45.3±1.6cm,男女運動員的垂直縱跳能力差異不大,男運動員林功飛揚、女運動員彭思宜測試成績最高。
3.1.2.3 杠鈴深蹲
深蹲是被認為增強腿部和臀部力量和圍度,以及發(fā)展核心力量最常見的練習方法。杠鈴深蹲是以肩負重的垂直深蹲來體現(xiàn)大腿肌肉發(fā)達程度以及心肺功能能力的一個指標,深蹲越重,表明大腿股四頭肌力量大、肺活量深、心臟功能強。小輪車運動不僅對選手下肢肌肉力量要求高,也對選手心肺功能要求甚高。杠鈴深蹲男運動員平均值為82±19kg,女運動員的平均值為56±9kg,男運動員林功飛揚、女運動員彭思宜測試成績最高。
3.1.2.4 閉眼單腳站立
閉眼單腳站立是通過測量人體在沒有任何可視參照物的情況下,僅依靠大腦前庭器官的平衡感受器和全身肌肉的協(xié)調運動,來維持身體重心在單腳支撐面上的時間,是反映機體平衡能力的一個指標。小輪車運動在比賽中,運動員在車上靜平衡狀態(tài)下,做出前后輪點地跳、定車、跳躍等動作,身體的平衡能力至關重要。閉眼單腳站立男運動員平均值為84.5±13.5S,女運動員的平均值為69±2S,男運動員林功飛揚、女運動員周鈺薇測試成績最高。
3.1.2.5 平板支撐
平板支撐是一種類似于俯臥撐姿勢,主要鍛煉腰腹肌群穩(wěn)定和協(xié)同性的練習方法。雖說是一項靜力性練習,卻可使背部、腹部、下背部、臀部等處的肌肉群,以及內收肌、膈肌等核心肌群都能得到一定的鍛煉,它是基礎的核心訓練手段,是檢驗測試者核心穩(wěn)定性的簡易方法。在小輪車項目中,核心穩(wěn)定性的能力決定了運動員是否能高規(guī)格、高標準、高水平完成技術動作,說明了核心在此項目中的重要性。平板支撐測試男運動員平均值為94±7.5,女運動員的平均值為80±2.5,男運動員林功飛揚、女運動員雷珊珊測試成績最高。
3.1.2.6 腰肌耐力測試
仰臥蹬腿是一項可以保持腰椎及小關節(jié)部位的穩(wěn)定,主要測試有氧工作能力、簡易鍛煉核心控制能力的方法。仰臥蹬腿是測試者上半身呈仰臥位,重心位于中背部,兩腿并攏懸空,膝關節(jié)向后正常微彎,借助大腿及小腿的力量進行3分鐘交叉蹬腿,是對腰腹肌肉耐力能力的體現(xiàn)。在小輪車項目中,運動員全程需要借助腰腹肌肉完成一系列高難度動作,因此對腰部肌肉的耐受能力尤為重要。腰肌耐力測試男運動員平均值為403.67±24.5,女運動員的平均值為331±15,男運動員林功飛揚、女運動員周鈺薇測試成績最高。
3.1.2.7 背肌耐力測試
被測者俯臥在長凳或跳箱上,軀干懸空,髂前上棘置于長凳或跳箱邊緣,雙手交叉放在胸前,用皮帶固定住小腿,或者由同伴幫助固定小腿保持身體在一個平面上。記錄運動員保持身體位置的時間,如果身體不能保持在一個平面時,進行一次提醒,如果仍然無法達到要求,即測試停止。在小輪車項目中,運動員全程也需要借助背部肌肉完成一系列高難度動作,因此背部肌肉的測試不容忽視。背肌耐力測試男運動員平均值為91.83±2.5,女運動員的平均值為86.67±1.5,男運動員林功飛揚、女運動員周鈺薇測試成績最高。
由表4可知:當前湖北省小輪車男子3名運動員在2019年比賽中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并在當年獲得了運動員等級稱號。3名運動員均是2018年7月進入集訓隊,莊奇凡和周建華入隊集訓前有1-2年業(yè)余訓練經(jīng)驗,李昌亮從足球轉項經(jīng)過1年專業(yè)訓練就已取得優(yōu)異成績。
表4 運動員優(yōu)秀成績一覽表
2019年省小輪車運動隊共參加了10場全國賽事,在年度錦標賽上成年組有3人進入全國前8名,其中1人獲得第3名,青年組上1人獲得第3名。在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上,我省自由式小輪車隊共派出9名隊員參賽,且全部進入決賽。最終取得了男子甲組第2名、第3名、第5名以及團體第3名的成績。
4.1.1 湖北省小輪車運動員的甄選模式有待改進
湖北省小輪車是以代訓—集訓—試訓—入隊的模式甄選運動員。因小輪車屬于新興運動,首先將運動員進行小輪車相關項目的代替訓練,表現(xiàn)優(yōu)異運動員會進入第二集訓階段,在進入試訓環(huán)節(jié),最后正式入隊。我們對運動員選材的測試方法主要在第二集訓階段,在入隊前提前進行測試。雖然避免浪費運動員轉項選擇的時間,但是這種甄選模式運動員訓練時間較短,對項目熟悉程度有所缺失,運動員項目水平能力未得到完整的開發(fā)。
4.1.2 湖北省小輪車運動員的后備生源渠道狹窄
湖北省小輪車項目初步選材時,男運動員平均年齡16.5歲,女運動員平均年齡13歲,對運動員身體形態(tài)指標、身體素質指標進行分析后,可以得出身高對其運動項目影響不大、身體核心素質是關鍵所在。選材的本質就是選拔后備人才,而目前為止,湖北省小輪車運動員9名,人數(shù)少、且均為跨項選手,后備力量薄弱,生源渠道狹窄。
4.1.3 湖北省小輪車運動員的選材訓練形式單一
教練主要從測試運動員的速度、爆發(fā)力、平衡和耐力素質四個方面來進行小輪車運動員項目選材。男運動員林功飛揚在選材測試中,身體素質能力最好,女子運動員較平均,但是湖北省小輪車隊在2019年參加的賽事中,男子莊奇凡和周建華表現(xiàn)突出,取得國家一級運動員稱號。在集訓選材測試中,湖北省小輪車對基礎核心素質能力尤為重視,針對性地對腰部、腹部、背部進行測試,可得出這些能力素質對小輪車這項運動的重要性所在,選材以身體機能測試為主,檢測方法形式單一。
4.2.1 甄選跨界跨項,兼顧專項培養(yǎng)
國外運動員從4-6周歲就開始進行小輪車業(yè)余訓練,我們要培養(yǎng)專項運動員必須在幼兒期提早進行運動干預,才有所謂得“童子功”。但是由于我國小輪車起步晚,所以我們小輪車運動員均是已過少兒黃金年齡跨項過來,后期轉項培養(yǎng)成材。小輪車屬于技能主導類項目,因此我們在借鑒國外進行早期專項培養(yǎng)模式的同時,可從短跑、足球、舉重、體操、跳水體育項目中來跨項選拔,也可從雜技、舞蹈其他項目中跨界選拔。早期專項培養(yǎng)是未來BMX運動員的方向,屬于長遠發(fā)展,跨界跨項是目前我們甄選運動員的主要手段,屬于實際情況,不能顧此失彼,我們要進行跨界跨項選材時同時也要兼顧早期專項運動員的選拔,這才是我們小輪車運動后備人才壯大的根基和源泉。
4.2.2 加強能力測試,提高綜合素質
小輪車在運動過程中,需要大腦神經(jīng)對肌肉高度的控制和支配能力,通過身體上下肢運動鏈協(xié)調發(fā)力,完成騰空、跳躍、滑行、飛越障礙物等一系列動作,需要人車合一的同時手腳同時也要配合,對身體靈敏性和協(xié)調性要求甚高,可在選材時加入障礙跑、折返跑、口令反向跑、跳繩等簡易測試方法。小輪車在出發(fā)啟動、快速加速、空中動作時,需要手部給予強大的力量和爆發(fā)力,可在選材時加入單杠高抓懸垂、杠鈴硬拉等測試方法,更加注重身體靈敏性、協(xié)調性、抓舉能力的測試。
4.2.3 納入生理指標,注重心理干預
生理機能指標是運動員競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運用人體生理數(shù)據(jù)進行科學的運動監(jiān)測方法。湖北省小輪車隊成立時間尚短,生理機能監(jiān)測設備欠缺,我們可進行心率、肺活量、最大攝氧量簡易生理指標來進行選材依據(jù)。另外,小輪車是一項觀賞性極強,對身體體能和技術要求極高,同時也要求運動員富有冒險、大膽、沉穩(wěn)的性格特征。在湖北省小輪車運動員中,林功飛揚在選材測試中表現(xiàn)最好,但是在比賽中缺乏冒險精神,不夠興奮,成績表現(xiàn)一般,所以在選材初期,教練可采用交談、問卷的方法進行心理活動的測試,加強心理層面的干預,對后期訓練可對癥下藥,縮短成材周期。
運動選材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小輪車在體能方面要求運動員無氧能力強和有一定的有氧基礎,在技能方面要求運動員反應靈敏、爆發(fā)力強,所以制定適合亞洲人的選材方法對教練的專業(y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練員在訓練中總結經(jīng)驗、把總結經(jīng)驗放入選材中,多參與教練職業(yè)技能的培訓,創(chuàng)建規(guī)范合理的選拔系統(tǒng),對提高小輪車運動員成材率有著實際效益。
4.2.4 加大項目普及,拓寬選材渠道
在市級學生運動會、美育節(jié)、群眾體育活動中,因地制宜地將小輪車以街頭技巧表演融入其中,讓更多人了解小輪車運動,從身邊開始推廣在慢慢輻射周邊其他縣市。社會上很多幼兒平衡車訓練基地,呈現(xiàn)出學員多、訓練基地分散現(xiàn)象,可成立幼兒平衡車俱樂部,進行幼兒平衡車比賽,也可組織小學生校園自行車比賽,讓比賽和選拔工作齊頭并進。從校園里、社會中為湖北省小輪車人才提供生源支持。
4.2.5 培育項目市場,推動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
4.2.6 培育專業(yè)教練,提升執(zhí)教水平
小輪車運動與其他傳統(tǒng)項目相比,有極強的視覺沖擊力和觀賞價值,它體現(xiàn)了人類回歸自然、放飛自我、勇于挑戰(zhàn)的精神,一定會引發(fā)大家的關注并受到喜愛,奧運的契機也昭示著小輪車的市場潛力巨大。政府各級部門應協(xié)調配合,成立相關競賽部門,建立健全小輪車競技運動管理體制,隨著小輪車的普及大力宣傳,勢必會帶動小輪車相關其他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促進小輪車運動呈飛速跨越式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