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富人,自己會買一套豪宅,但通常不會像中國富人那樣炒房。美國制定了一系列的規(guī)定,使得炒房的投資或投機成本很高,風(fēng)險很大。
在美國,假設(shè)一套房子為100萬美元,買房費用如下。
貸款:80萬美元,利率6%。月供5731.45美元。12個月,須付68777.40美元。
地產(chǎn)稅:以房價1.5%計,一年須付15000美元。
過戶費(包括各種費用):約為房價1%,須付10000美元。
一年下來,不算首付20萬美元,一共約投入9萬多美元。
一年后,假設(shè)房子漲到120萬美元,賣房費用如下。
過戶費(包括各種雜費):約為房價1%,須付12000美元。
賣房傭金,約為房價6%,算5%,須付6萬美元。
房子增值20萬美元,要交個人所得稅。擁有產(chǎn)權(quán)未滿1年即賣掉的房屋,稅收比例可高至33%左右;擁有產(chǎn)權(quán)超過1年的,賣房時須繳付20%左右的稅。那么,交個人所得稅至少4萬美元。
房子漲了20萬美元,但買賣房子的費用和所得稅也接近這個數(shù)字。換句話說,如果漲幅達不到20%,就要虧錢了。
通常,房價的正常升幅是3%到5%。美國人如果不打算在一個地方住5年以上,是不會買房子的。(摘自《美國民生實錄》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 圖/CFP)